普洱杂志:日本京都的茶器和茶道
2020-06-19 20:50:36   作者:黎晓阳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相比起人性,日本的茶器却带着一种旧日的温情。千利休在革新和拓宽日本茶道内涵之外,也对日本茶器进行了深入的改良。茶碗可算作日本茶器中的典型代表。

日本京都茶器和茶道

锦天满宫内灯笼映照在取水处,让人生出几分温情。

茶器:骤雨松声入鼎来

台湾音乐人屠颖的钢琴专辑《古都漫步》将京都叙述得有些清冷。在琴键孤独的延伸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木屐在石板路上的敲击与回响。这无疑是日本社会某一个面向的真实,地域窄小决定了日本人必须克制内心情绪,彼此之间保持礼节,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更为有序和高效。然而,过分的客套和克制也会呈现出一种冷漠。

这是我与小林一路争论的焦点,对于我这般聒噪粗野的村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懂得喧哗和热络。在中华广袤的田地之间,沉默意味着另一种孤独,只有弄出些声响,在远处便呼喊问好,对朋友敞开怀抱、高谈阔论,或者近乎无礼的干涉生活,才能在痛苦无助时有些依靠和希望,才能让个体感受到人生和世界的美好。而永远保持理智的压抑,永远尊重别人的独立性,其实也是一种高端的冷眼旁观。

日本京都茶器和茶道

相比起人性,日本的茶器却带着一种旧日的温情。千利休在革新和拓宽日本茶道内涵之外,也对日本茶器进行了深入的改良。茶碗可算作日本茶器中的典型代表。而其中最知名的“乐茶碗”正是由千利休设计指导,著名陶工长次郎制作。

在京都的几日里,我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茶碗,从茶席中的高贵名品,到橱窗内的现代设计,甚至小旅馆房间中的标配,茶碗贯穿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某些茶碗拥有纯正的汉风元素,明显是在战国时由当时的中国本土或高丽传入,上面的纹饰端庄秀雅,让人仿佛听见远古皸钟磬之声;某些茶碗则拙朴深沉,它们的美学更多是源自于天目一派。

当时日本僧人多在天目山修行,那里几乎都使用福建建州窑生产的建盏茶碗。后来天目茶碗的内涵扩展到了所有黑釉碗。而日本乐窑茶碗却又是其中最契合茶道本质,也最符合“侘”茶的美学特征。厚实苍朴,似乎未经雕琢的质地加上纯黑的色泽,盛置着冒着水汽的茶汤,端在手中,细细品读,在浓郁茶香间,感受到身外的繁华美景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固守本心的拙朴,方能参透这人世的汹涌翻覆。正如《南方录》中所记:“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

日本京都茶器和茶道

橱窗里的铁壶与茶碗,透露出了日本茶道的古朴与静寂。

茶道:花笺茗碗香千载

肃寂静雅是京都街头随处可见的景致。茶道和佛学的那份美感似乎早已融入了日本人的血液之中。克制内敛的社会气质,也正彰显了传统人文中对佛学的尊崇和执守。我们行过京都的古寺与巷道,南禅寺的玄关上,写有“看脚下”的木牌;永观堂里的王国维故迹,某处仿佛还留下过他流亡时的墨印,而其方丈内的“回望阿弥陀佛”雕塑,竟然与万里之外中国安岳县圆觉洞的16窟雕塑如此神似。

和小林说起这些,并非刻意炫耀佛学知识,而是要从中更深地领略日本茶道“空寂”之境界。《南方录》开篇所言:“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亦自饮;立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举止也。”

这便也道出了日本茶道的真谛。除开从中国茶道继承来的禅佛意境和飘逸心态,日本茶道更建立了细致的反思和抑制的体系。敏锐地察觉人类个体的欲望、情绪、需求和生存,对其进行反省,同时融入整个茶道的程序和美感之中。身为茶道修习者,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社会角色和阶层的提升。

日本京都茶器和茶道

面馆里的漆器,也是日本茶器的一大流派。

这一切,都体现在了“茶事”之上。除了前述的高台寺茶席之外,我们也感受了小旅店、地铁站里的简单茶饮,烤肉馆、海鲜店内的爽口绿茶,还有遍街的宇治抹茶店以及在古寺和家中庄重的茶席。虽然层次不同,但日本茶道的那份自省与持重始终能令我们迅速抛开奔波行走的疲乏困顿,以严谨端坐的心态,去面对日本茶人的服务和分享。

一位茶主人向我们介绍了茶道在日本的发展,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茶道俱乐部和讲授班,学习泡茶程序,修习茶道细节。在熟练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对细节的把控和对他人的尊重。这也成为繁忙的现代生活一项富有意味的调剂。凭借着这项看似刻板的美学活动,日本人逐渐学会了去除琐碎动作和内心杂念,保持沉静与谦卑,让整个饮茶的行为呈现出令人愉悦的仪式之美。

以此引申开来,整个社会便能建立秩序,每位个体也能因此拥有坚定信念。以茶道之法门实现自己的人生修行。飞机从大阪关西机场起飞回程。我与小林意犹未尽地望着脚下的小岛,这个严谨有序又略显压抑的国度,让茶道展现出与古典一脉相承的静默气息。

京都的石阶和古寺在脑中浮现。我却又忆起千利休对“茶禅一味”的解释:“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舍小我而融入天地之中,其静寂无为,所示正是茶之正道。”茶道如人生,有了这份关于日本茶道的记忆,便可循此继续探寻罢。

作者:黎晓阳,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茶器 日本京都 茶道 普洱杂志 普洱茶 普洱茶道

上一篇:冲泡茶叶选什么器具好「六大茶山茶言观道栏目」
下一篇:普洱杂志:好水好壶烧,铁壶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