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全面了解抗疫茶饮“陈皮”「津乔普洱」
2020-06-12 15:56:45   来源:津乔普洱    浏览:

“津味陈皮”每一片都是津挑细选,确保“原料正宗、仓储干净、年份真实”,以品质好茶守护茶友健康。

津味陈皮

“一两陈皮一两金,十年陈皮赛黄金。”从这句民间谚语就可以知道,新会陈皮的养生功效颇多,老少皆宜。

今年,因为疫情,“陈皮”可以说成为了一个“当红茶品”,但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新会陈皮并不是太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陈皮的常见问题。

一、基础知识

1、什么是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选用正宗新会茶枝柑柑苗,在新会当地培育种植,并必须存期足三年及以上的才能称之为新会陈皮,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在良好的仓储环境下,陈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

津味陈皮

2、新会陈皮主要产地有哪些?

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包括西甲、天马、梅江、东甲、茶坑。

津味陈皮

3、新会陈皮的历史来源?

我国用柑橘外皮作中药之用已有约2000多年之久,一直以来都有柑橘并用的习惯。唐代陆羽《茶诗》也有提到以橘皮煮茶,不过真正提到“陈皮”一词的是宋代严用和在其撰写的《济生方》一书中,其历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

津味陈皮

4、陈皮随年份增长越来越轻?

(1)随着年份的增长,陈皮的内囊开始有浮松脱落情况,呈立体感。

(2)随着时光的流淌,氧化作用之下,陈皮也开始变轻。

(3)随着陈化的过程,陈皮的水分随时间而蒸发。

津味陈皮

二、专业辨识

1、鉴别新会陈皮6要素

鉴别新会陈皮与外地陈皮,可以从外皮、内囊、汤色、气味、质地和滋味6个方面进行区分,仔细辨别,外地陈皮是不具备新会陈皮的这些特征的。

津味陈皮

2、如何识别劣质新会陈皮?

好的新会陈皮外皮呈深褐色,皮瓤薄,对光照视,油室透明清晰,重量轻盈易折断,气香浓郁,新皮微酸,甘而略甜,重要的是汤质洁净诱人。

而劣质的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冲泡有仓味或麻袋味,滋味寡薄、汤色浓厚浑浊。严重的甚至有洒水、染色造价。对身体无益。

津味陈皮

3、小青柑,大红柑,陈皮的区别?

小青柑:指立秋至寒露之间,在柑果尚未成熟时的柑皮与普洱熟茶做成的茶。

大红柑:成熟的新会柑果壳,结合普洱熟茶做成的茶。

陈皮:冬至后从柑果基本着色到全数阶段采摘的柑果,以“两刀三瓣”开壳,自然晒干,储存三年以上为陈皮。

4、如何简单辨别陈皮的年份?

陈皮因其各自陈藏的条件不一,所以陈化出来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大致的年份可以从陈皮的颜色、手感、香气以及茶汤口感作出大概的判断。年份较短3-10年的新会陈皮,茶汤呈浅金色,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柑香味。陈化10年左右的新会陈皮,茶汤呈深黄色,气味清澈,醇厚,略有回甘。

津味陈皮

5、十年陈没有新陈皮香气高?

新陈皮(三年)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含量高于十年的陈皮,因为闻起来果香味较为浓烈,超过十年的陈皮香味会转变成一股陈香味。三年陈皮是外放的果香,十年陈皮是沉稳的陈香。

津味陈皮

三、使用贴士

1、陈皮都有哪些喝法?

专业品鉴:选料6-8g,头道浸润10s,将陈皮润开,茶汤倒去。第二道沸水高冲,20-30S可出汤品味。之后每道适当延长冲泡时间,浅黄色茶汤为准,保持一定滋味浓度。

推荐调饮:可搭配普洱熟茶、生茶或白茶,2-3g陈皮+6g茶,呈现不同的品饮效果。

其他食用:个人日饮:2g-3g;烹调煲汤:6g-10g。

津味陈皮

2、陈皮可以每天喝吗?

当然可以。过去陈皮常作为食材、药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来日常品饮。与饮茶相同,每天正常饮用(平均3g),不过量摄入,有百利而无一害。

3、新会陈皮的功效有哪些?

①陈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可用于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

②陈皮分挥发油富含柠檬烯有助于治疗祛痰、平喘并且防雾霾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消化,健脾益胃的功效。

③陈皮所含有橙皮苷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微血管出血等作用。

津味陈皮

4、家里的陈皮要如何存放?

三年以上的陈皮,可以存放在密闭玻璃罐中(按照国标要求,津味陈皮水分低于13%,不用再每年翻晒)。玻璃罐可以隔绝空气,防潮防虫。

津味陈皮

正宗新会陈皮从树种、制作、晒制,到如何干燥保存、避免发霉,都困难重重,所以才如此珍贵。

市面上不少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真正能陈年10年以上的好陈皮,并不多。

“津味陈皮”每一片都是津挑细选,确保“原料正宗、仓储干净、年份真实”,以品质好茶守护茶友健康。

津味陈皮

图文来源:津乔普洱,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陈皮 陈皮普洱茶 津乔普洱 津乔普洱茶 津味陈皮

上一篇:柑普茶市场解读:为什么说2019年是买小青柑的好时机?
下一篇:茶叶知识:柑普茶的保存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