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味现代仓储,面向万千风华 2024-10-04 22:29:06 作者:吴家康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普洱茶陈化现象的渊源有许多传说,有人说这是在茶马古道上漫长颠簸过程中的偶然发现,也有人说这是古代云南茶叶在进贡朝廷路上的无意之举。
这些传说或许不完全准确,却反映出普洱茶那种自然发酵而来的独特风味令人痴迷,让人们不由地想去一探究竟:
怎样的条件才能得到如此美妙的茶香?
又是怎样的条件才能将如此茶香持久地保存下去?
随着普洱茶在20世纪末的复兴,以及三十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已经没有人不认同仓储对于普洱茶的重要性,
因为它给了普洱茶第二次生命。
1、触发普洱茶的内外生态
仓储带给普洱茶第二次生命,也让普洱茶生命始终处于一种进行时态。一方面,仓储触发了普洱茶在后发酵阶段微生物生态的内在活力。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内含成分极为丰富,在晒青工艺的温柔呵护下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这些内含成分,而仓储与这些内含成分的结合,便造就了普洱茶的升华与蜕变。
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如同茶籽发芽一般,生长、变化、融合,给普洱茶带来极其多样化的内含物质。
另一方面,仓储也触发了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发展与繁荣。现在大家都认可:“无仓不成普洱茶”。其实普洱茶仓储概念、仓储潮流的形成不过是近三十年间的事儿,也就是随着普洱茶的现代复兴才真正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普洱茶和仓储相辅相成,因为普洱茶的复兴,人们开始打造仓储概念,发展仓储技术,也因为仓储的发展,普洱茶才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闻名的茶叶品牌。
现在再看普洱茶仓储,从最早的“干仓”与“湿仓”之别,到后来香港仓、广东仓、大马仓和北方仓的四足鼎立,再到“养普”“窖藏”“酵藏”等仓储新观念的出现,普洱茶仓储在不断地争议、实践与研究中,从自发的松散行为逐渐转变成自觉的技术体系。
这种向时光寻觅茶香的仓储行为,已经成为茶企、茶商、茶客乃至茶农们的共同意识,它不仅仅是普洱茶生产的最后一道工艺,而且向下进入消费领域,驱动着消费者更加注重普洱茶品饮的体验感,甚至向上回到原料产地,成为茶农们应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手段。
随着仓储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茶企甚至宣称能够对仓储进行精准调控,让茶叶达到相应的口感与风味。这样的仓储技术探索值得期待,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极其复杂的普洱茶微观生态面前,科技往往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对更多的普通茶客来说,仓储不过是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制茶、购茶、藏茶、品茶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切身体验,就像那“一千个哈姆雷特”,早已化身万千,融汇在他们的普洱茶生活中。
2、不断探索的仓储自觉
提到普洱茶仓储,几乎绕不开早年间那桩“湿仓”与“干仓”之间的公案。虽然市场发展至今,“干仓”普洱茶已经成为主流,但从后见之明来看,持续多年的“湿仓”“干仓”之争也促动了许多业内人士对普洱茶仓储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什么才是真正好的普洱茶仓储。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从这种争论中走出来,达成这样的共识:“世界上的茶只有干净与不干净的区别,没有干仓与湿仓的区别。”
仓储的本质,是在有益菌群的作用下,将茶叶中非水溶性物质降解为水溶性物质的过程,因此不管是原来的自然仓储,还是现在的“销区四大仓”,以及云南仓、高原仓等原产地仓储,实际上恰是从业者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下对普洱茶内含生态的积极探索。
也就是说,仓储的地域化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域的普洱茶仓储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反而是促进了我们对于普洱茶仓储乃至普洱茶本身的可能性的追问。普洱茶的世界是如此丰富,你或许钟情于这一地的高山峡谷风,却不可断然否定那一方的江河湖海景。
不仅如此,所谓“仓”,本来是贮藏谷物的地方,给人的印象往往就是硕大空旷的仓库。但对普洱茶而言,人们所追求的极致风味体验,引发诸多茶企将普洱茶仓储推向精细化、专业化。
随着仓储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之仓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注重仓储体系的打造。所谓仓储体系,并非茶叶原料或成品的自然堆放,而是在技术手段的加持下,通过营造科学的仓储环境,将普洱茶的内在陈韵更为充分的激发出来,形成普洱年份茶随时间而变的独特茶香与风味。
最直观的例子,莫过于现在市面上那些五年、十年、十五年乃至二十年的年份茶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意味着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普洱茶仓储的地域性差异带来的丰富体验,而是要利用比较科学的、成体系的仓储条件向普洱茶探求时光流淌过后的味道。
我们说普洱茶是一种“河流式的经营”,而科学仓储就是这条普洱茶之河的坚固两堤。那些在仓储领域耕耘多年的普洱茶品牌,他们或是自己摸索,或是与相关科研、学术机构进行合作,采用最新、最合理的科技手段来打造各自的仓储中心,因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没有好的仓储便很难有好的普洱茶。
普洱茶仓储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庞大的地域性仓储支撑着不同区域的消费者的日常需要,科学严谨的各种仓储体系既表达着茶企对普洱茶越陈越香核心价值的理解,也满足了消费者们对普洱茶品饮体验的极致追求。仓储对很多人来说,绝非还只是普洱茶生产的一个部分,它已经开始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茶生活里。
3、不断延伸的仓储意识
近些年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普洱茶消费的日益升温,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喝一杯有品质乃至有审美追求的普洱茶。大家也开始意识到,想要买到心仪的好茶并不容易,但好茶买回来却因为仓储不得当而失味乃至霉变更是得不偿失。前面我们说,好的仓储才能生产好的普洱茶,现在还应继续说,好的仓储才能让你喝到好茶。
双陈作为老牌的普洱茶仓储品牌,创始人陈永堂却认为:“做普洱茶,藏茶是最笨的环节。”这话里自然暗含着他在普洱茶仓储耕耘多年的底气,却也包含着对普洱茶仓储未来趋势的展望,即以藏促销。直白点说,也就是如何用仓储让消费者认可仓储,从而促进普洱茶的品饮与消费。对包括双陈在内的很多茶企来说,仓储已然从生产环节转变成消费环节。既然未来的趋势是以藏促销,那么过去那种只藏不卖或者藏而不宣的传统经营模式就会显得“笨拙”。
因此,消费体验感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仓储恰恰又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七彩云南的东莞酝化中心就不仅是个普洱茶仓储中心,也是集陈化、茶研所、文化体验、交易平台、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甚至可以为会员提供茶道定制培训、茶艺师上门、收藏沙龙、采茶体验等个性化服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天得茶业、昌兴存茶、岁月知味等等茶叶品牌都有类似的面向消费者的仓储服务中心。当然还有更为直接的仓储体验。古韵流香从2015年开始在每年的11月举行开仓节,同时举办“时间的味道”品鉴会,向广大消费者敞开仓储,拿出“新鲜出仓”的5年、10年和15年的普洱茶,让消费者在一泡又一泡的年份茶品尝中感受仓储的真切魅力。营造仓储场景下的普洱茶消费体验,无疑是未来利用普洱茶仓储促进普洱茶消费的发展趋势之一。
与此同时,仓储技术也已经开始出现向消费端普及的势头。正如华南农业大学的陈文品教授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提到的,中国茶叶贮藏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的良性发展生态圈已经成形。陈文品教授所言,针对的是整个中国茶产业,不过用来反观普洱茶行业也是可以成立的。在今年春季的广州茶博会上,一家曾以酒柜、冰箱、雪茄柜起家的科技公司也开始进军茶叶贮藏行业,推出了“逸茗居”这种专门的藏茶品牌,主打包括“光、温、水、气”在内的所谓“7维智能藏茶系统”,在茶博会上引起反响。各类面向消费者的藏茶产品是否实用似乎还有待消费市场的反馈,但这些产品不断出现的现象本身恰反映出仓储意识正在不断向消费群体延伸。未来的普洱茶行业或将迎来一条新兴的普洱茶仓储产业赛道,引来更多的茶企参与其中。
从消费端本身来看,如今众多茶馆开始附带藏茶服务。这是茶馆营销的新现象,也是仓储意识不断延伸的结果。对茶馆来说,帮消费者藏茶,既展现了服务意识,也似乎暗含着提高消费者黏性的打算。对消费者来说,茶馆藏茶既方便,似乎又能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喝茶品味。从茶馆藏茶里,我们能够看到现代茶馆如何打造自身的品牌与口碑,刺激消费者的喝茶热情,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现代人对于茶饮体验性与社交性的注重。
仓储意识的延伸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身在茶叶原产地的茶农们,他们也在进行仓储吗?茶农年复一年的采茶、制茶无不是与鲜叶打交道,当他们也开始向茶商们买点年份茶来换换口味,似乎也意味着他们开始了解仓储,认识到仓储陈化给鲜茶带来的独特风味。
然而,正如本期独家关注后续文章所了解的那样,要让以卖茶叶原料为生的茶农们深度介入仓储还是存在相当多的困难,除了少部分身兼茶商的茶农会有意识的打造自家茶叶品牌,留存少量茶叶加以仓储,大部分茶农依然会碍于茶叶市场的波动、技术条件的限制等不利因素,选择将茶叶原料尽快出手,而不是冒着茶叶坏掉的风险进行批量仓储。
节选自《普洱》杂志
2024年6月刊
《探味现代仓储,面向万千风华》
文|吴家康
图|朱力,族印部落,PEXELS
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普洱杂志:科技与体验的仓储二重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