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茶文化讲习所:蛮砖正山寻茶记 2020-03-18 00:02:44 作者:马哲峰 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浏览:
长久以来,我都在反复的追问自己:蛮砖茶,到底好在哪里?
“六山之茶,以倚邦、蛮砖味较胜!”古书中对古六大茶山中的蛮砖茶评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最早接触到的云南名山茶,一个是易武,另一个就是蛮砖。2011年春4月份,与好友李洪同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访茶古六大茶山,扺达的第二座茶山就是蛮砖。傣历新年过后,4月的太阳,正如同《古六大茶山史考》的作者高发倡老师所说的那样:辣!晒在皮肤上火辣辣的,生疼。在象明乡曼庄大寨,一位老人用童车推着自己的孙子就站在太阳底下。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为了让尚且不会走路的孩子早些适应么?
在一户茶农家里,看到他们一家正忙活着压制茶饼,随口询问:“有蛮砖的大树茶吗?”主人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只有架子上面晾着的那一片1公斤重的大饼是蛮砖茶山的古树茶,其他的茶都是从别处拉来的原料。”当时叫价1000元的大饼,下意识觉得有点贵,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下手。很久以后,当我重新认识的蛮砖茶山古树茶价值的时候,每每想起,都懊恼不已。
在当时的蛮砖茶山曼庄大寨,既没有看到连片的古茶园,也没有见到高大的古茶树,加之当时以为江内六大茶山价格昂贵,于是2012年、2013年将访茶的重心都转移到了江外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相比,新六大茶山连片的古茶园,动辄宣称数千上万亩,每个山头都有茶树王,树龄号称数百上千年,令人心醉神迷。直到2013年下半年,闲来无事,拿出一片2008年的蛮砖茶山古树茶,撬下一块,漫不经心的扔到壶里,随便泡来喝,只一口下肚,登时怔在那里。茶汤入口,滋味浓醇,甘冽香甜,苦而不涩,入口即化,迅急回甘生津,从口唇到舌尖再到齿颊,弥沦乎整个口腔内;香气馥郁,幽雅细腻,泌人心脾,芬芳若兰;完全就是《新普洱茶典》作者杨中跃老师所说的山野气韵,强烈持久。回想起益木堂主王子富所说:“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新茶香味清幽、滋味淡雅,存放日久,滋味愈浓。”当真行家里手,深有见地!于是,从内心深处再次萌生对古六大茶山的强烈渴望!
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3年,春秋两季,一次又一次重访古六大茶山,愈发爱上了这里的古树茶。尤为喜爱曼庄古树茶,2015年春天,茶友丰云梅特意带领我们深入蛮砖茶山么莲寨古茶园,终于一窥蛮砖古茶树的真容。喜出望外,没有料想到,穿着半袖裸露在外的胳膊,被一种不起眼的毛毛虫刺了一下,登时感觉到火辣的痛,过了一夜,情况更加严重,急忙前去诊治。医生瞟了一眼我问道:“去茶园了吧?”我点点头,看起来散漫且态度敷衍的大夫,随手包了几包药,扔了一管药膏过来。嘱咐我:“药内服,药膏外用。“”几天过来,慢慢好转。心下思忖:这也反向证实了这茶园的原生态之好。
回想起与普洱茶专家杨中跃老师聊天:“蛮砖茶山的古茶树,大都生长在森林里,不太容易长得太大。”以我们连年到访,抽样测量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2016年春天拜访曾云荣先生,先生也曾提到:“同样的品种,生长年限相同,有的长的粗壮,也有的纤细。”连续这4年来春秋两季在古六大茶山各村各寨实地考察,也常听到茶农这样的说法:“那个茶树看起来并不太大,树龄却很老,有多久却很难说得清楚。”2016年春天再访蛮砖茶山各村各寨,抽样测量树围,大的多在60公分以上,多属大叶种、特大叶种。只是听到茶农在喟叹:“今年的茶树,疲得很,比往年晚发了20多天......”
2015年春天,从曼庄村委会么莲寨荔枝园古茶园回来的路上,茶友丰云梅顺手一指:“那边就是去瓦竜的路!”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伸向不知尽头的远方。隔日,结束象明乡革登、莽枝、倚邦、蛮砖四座古茶山的访茶行程,回程前往易武,路过前往瓦竜的岔路口,从未涉足过的地方,燃起了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仗着胆子驱车前往,才走出不数公里,前方乌压压的黑云密布,眼见大雨将至,只得调转车头,与瓦竜擦肩而过。
2016年的春天,从易武前往象明,再度路过前去瓦竜的岔路口,天气晴好,于是驱车径直前往。导航在这深山里彻底迷失了方向,不停的召唤我们调头回转。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到了瓦竜,这里是隶属于曼庄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
在一户茶农家里喝茶,热情的男主人听闻我们是第一次到访,主动提出来带着我们去看古茶园。随口问道:“有多远?”主人回答:“不远,走路半个小时。人多,还是开车吧!”结果我们驱乘越野车开出去40多分钟,接下来又走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到古茶园。古茶园隐藏在山坳里,若非有人带路,绝难找到这里。即便是经历过砍伐,仍然可以看到残留的树干基部围径粗壮,60公分以上的四下可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尚有部分古茶树保存完好,也许是路太远,地处太过偏僻,才侥幸逃过了一劫。
回到茶农家里喝茶的功夫,忽然发现三辆越野车中,有一辆车的轮胎忽然瘪了。关键时候,5位身强力壮的男司机派上了大用场,分工协作换轮胎。这才发现,租来的越野车,居然有一辆的工具不全,这可真是吓了人一跳。如若只有一辆车,在这荒僻的山村出现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好在有惊无险。
2017年的春天,再度到访象明乡蛮砖古茶山。想念瓦竜古树茶的特殊风韵,仗着驱乘的大排量越野车和熟门熟路的老司机,直奔瓦竜。今年春天,是这连续7年云南访茶以来,春茶时节最多雨的天气。前几日刚刚下过雨,从柏油路乡道转入么莲寨的弹石路面没多远,又驶上通往瓦竜的土路,一路虽然坎坷泥泞,总算顺利扺达瓦竜。继续前往相熟的茶农家里喝茶,许是来人多了,泡茶的不独有当地的山泉水,茶农还专门备的有农夫山泉,而我们还是习惯用当地的水泡当地的茶。古人云:“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瓦竜的茶极富特色,同属于蛮砖茶山曼庄村委会,曼庄、瓦竜的茶风格迥异。瓦竜的茶阳刚,入口苦、回味甜;曼庄的茶柔美,入口甜,回味甜。两种茶原本都是极好的,具有深远的喉韵,强烈的山野气韵!
闻讯从茶园里赶回来的主人,一身泥浆,勤劳的茶农,风雨无阻,在忙碌的茶季,辛苦釆茶、制茶,难有稍许的闲暇。婉言谢绝了主人带我们前去茶地探看的好意,在这样的天气,留在室内喝茶,好过在野地里看茶,安全总是最紧要的。
站在茶农家的楼顶上四下环顾,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庄,有趣的是周围都是巨石高耸的山峰,与其他地方绝然不同。伴随古树茶价格的高涨,村子里旧貌换新颜,传统的老房子日渐消失,代之以一栋栋新建的楼房。今年头春古树茶的报价,比之往年上涨了40%,山头茶热度不减,由此可见一斑。
远远望去,远方的山头乌云压顶,大有山雨欲来之势。于是召唤众人返程,谢绝了主人邀请共进晚餐的好意,匆匆往回赶。行至半路,大颗的雨滴就开始敲打玻璃窗。倾刻间,道路开始变得泥泞湿滑,饶是越野车也如老牛般喘着气,艰难的往前跋涉。终于上到了么莲寨的弹石路面上,如注大雨瞬间模糊了视线。于是放慢车速,踏上返回象明街的归程。一天,就这样又过去了!
于喝茶来讲,钟意就好。苦也好,甜也罢,有回甘的都是好茶。于评茶来讲,香气和滋味乃是茶叶品质的核心和灵魂。于品茶来讲,一山一味,任谁又能不心醉于古树茶那山野气韵呢?
马哲峰老师简介:云南西双版纳益木堂茶仓高级顾问,湖南安化连心岭茶业公司高级顾问,广西梧州市广生祥六堡茶有限公司顾问,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宋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郑州马哲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所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安阳工学院客座教授,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茶匠张保兴:古法制茶的传承守护者
下一篇: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曼林寻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