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峰:倚邦老街子行纪
2022-12-28 23:56:27   作者:马哲峰   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浏览:

过往的十多年间,连年赴倚邦寻源问茶,我们无数次感叹茶山的广袤,同时也燃起了雄心壮志,早就在内心许下愿望,期待能够有一天遍倚邦茶山的村村寨寨,亲自领略一寨一味的古树茶风韵。

倚邦老街子

过往的十多年间,连年赴倚邦寻源问茶,我们无数次感叹茶山的广袤,同时也燃起了雄心壮志,早就在内心许下愿望,期待能够有一天遍倚邦茶山的村村寨寨,亲自领略一寨一味的古树茶风韵。

相隔多年,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我们是在涂俊虹先生的带领下,首次涉足倚邦老街子的。人们总是会为眼前的景象所迷惑,不自觉地以为这一切早就如此。殊不知,最近这些年,茶山上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仅仅只是在数年前,从象明乡政府驻地的大河边往返倚邦,都是让久居城市的人们觉得十分遭罪的一件事。坑洼不平的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山上的食宿尤其难以解决,每次都只能是晨起早早的出发上山,当天晚上再下山回到象明街上的招待所住宿。每次往返倚邦,都让人深感疲惫。直到后来结识了涂俊虹先生以后,去倚邦寻茶的经历,有了渐显美好的感受。涂俊虹先生扎根茶山多年,尤为钟爱倚邦的茶,在距离倚邦老街不远处,建造了一处名为宏庐的茶院。宏庐里酌意留了几间客房招待朋友,看起来有些简陋的住所,在当年的我们看来,不缔于一处世外桃源。由此,再也不必遭受当天往返倚邦的奔波之苦。而是可以白天消闲惬意的在各个寨子闲逛,晚上悠然自在的在宏庐品茶,头顶明月星辰,伴随山风鸟语入眠。涂俊虹先生谙熟倚邦各个村寨,尤为钟爱老街子的古树茶。饶是正逢忙碌的茶季,依然特意抽出时间,带领我们前往老街子寻茶。

倚邦老街子

涂俊虹先生的眼中,大自然的秘密,都隐藏在一草一木中。正是在他娓娓道来的诉说中,眼前的景象也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跟随他的脚步,我们沿着山坡上的小径,跨过潺潺流淌的小溪,穿行在老街子的古茶园里。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位于森林深处的初制所。旱季的阳光炽热,工人们正在忙着晒茶。涂俊虹先生自然而然地伸手接过一个绑了两个羊角辫儿的小丫头,一面请大家俯身去闻闻毛茶的香味。工人们似乎深受他生活情趣的感染,树枝上挂着的鸟笼里,驯养了几只画眉,声声鸟鸣,婉转悠扬,回荡在山谷林木间。

倚邦老街子

此番前来倚邦,时值壬寅年冬月。忙碌的茶季过后,茶山上复归日常宁静的生活。除了茶园的除草活计外,人们享受着一年中难得的清闲时光。

位于山脊上的老街子,在行政划分上,隶属于倚邦村委会老街子村民小组。小组的社房就在路边上,简陋的瓦屋平房,如果不留心的话,几乎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周围都是茶农们的小洋楼,里里外外透露出茶农们生活的富足。老街子村民小组长彭增红家紧邻着社房,靠着路边建造了新居,却也保留着旧日的老屋。看到我们一行的到来,彭增红组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喝茶。他还唤来了老街子村民小组的白有兴先生,老先生精神矍铄,浑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做过许多年的草药医生,深得当地老百姓的信赖。更令同村人称羡的是教子有方,小儿子已经成为主政一方的官员。据彭增红组长介绍:老街子村民小组有三十三户人家,一百二十八口人。拥有古树茶园八百九十多亩,乔木生态茶园一千八百多亩。

茶叙期间,我们向白有兴先生询问了一个问题,位于老街子入口茶园里的遗址,究竟是个什么庙?白有兴先生回答说:观音庙。还讲起在过往动荡的岁月里,庙里的雕像遭受到了暴力破坏,有的还被推滚到深深的沟壑里了。虽然偶尔会有人提及,想要找回失落的雕像。但是一眼望去,全都是茂密的森林。就不自觉的摇摇头,眼见并非一件易事,一年年的过去,就这么搁置了下来。想起早前在曼拱,同担任过村主任的彭群章先生谈及此事,年近八旬的彭群章先生回忆起了儿时的经历。他们称老街子入口处的那片林地为竜山,四十年代末期的时候,还是孩童的他,跟着长辈参加过一次祭竜。期间,简易的围栏昭示人们不得进出。那是他记忆中最后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从此便进入了新时期,这种传统的风俗彻底消声匿迹,成为一种遥远又模糊的记忆。

亦如现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样,既对其抱有仰慕敬畏之心,却又怀有淡漠疏离之意,概因无法究其详情。素日里,老街子村民甚少有人涉足旧日庙宇的遗迹。约同曾经担任过多年倚邦村老主任的徐辉棋先生,还有现任倚邦村委主任彭东海先生,老街子村民小组长彭增红,德高望重的村民白有兴先生,还有负责拍照的茶农兄弟陈云杰一起去实地考察。

从老街子步行出发,走出去没多远,就到了岔路口,进入到茶园里,顺着山坡往上走,几分钟后,众人就来到了遗址上。环顾四周,全部都是打理的整整齐齐的茶树。唯有这一片,上有一棵硕大无朋的大青树荫蔽,下面杂草丛生,几乎几处下脚。彭东海主任、徐辉棋老主任、彭增红组长,还有茶农兄弟陈云杰,大家一起动手,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砍掉杂草灌木,将这片遗址清理了出来。

倚邦老街子

倘若仔细观察,便不难看出,这里就是一处庙宇建筑遗址。可以看出大殿、天井院、厢房的位置,支撑立柱的石柱础尚在。残存的一段石挡墙上,曾经遭受过破坏的雕像摆放其上。最大的一尊雕像,矗立在天井院里,上肢都已经残损,可以看出雕像有多个手臂,大家都猜测是千手观音的雕像。大家低头寻找,不一会儿功夫,就找到了好多块雕像的残肢。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辉棋先生从泥土中挖出了一个小小的雕像,他用双手捧着小巧玲珑的雕像,围观者无不惊叹,云杰用相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倚邦老街子

半天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遗憾的是没能找到建庙的功德碑,也许还埋在土里,也许被推滚落下山去,究竟是何去向,目前尚未确定,或许未来会有新的发现,能够解开这个谜团。大家都倾向于认为,这个地方就是观音庙。当地人的传说,过去的岁月里,会有人去求子。同时也是过去多元化的民间信仰的所在,残存下来的较小的雕像,看山去接近于山神、土地的形象。倚邦众多姓氏的村民,代代相传说是江西人的后裔。回望过去,不难想象,伴随着移民的到来,他们的信仰与习俗一并被带到了茶山上。看似平凡无奇的遗址,以及残损的雕像,都是外来移民开发茶山的文化遗产,也是波澜起伏的普洱茶发展历程的实物见证。彭东海主任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将这里作为民俗文化景观逐步恢复起来,以后来到老街子寻茶的人们,也可以前来参观。既可以品尝古树茶的风韵,也可以实地感受文化的变迁。

倚邦老街子

倚邦众多的村寨中,老街子无疑是幸运的。不独有先辈遗留下的古茶园、观音庙,口口相传的故事,还有一块碑刻。如今这块珍贵的碑刻就存留在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内。为了进一步探究老街子的历史,我们一行人离开老街子,驱车前往倚邦村委会驻地,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就位于倚邦村委会办公楼的二层。从九十年代初起,曾经担任过多年倚邦村干部的徐辉棋先生,就自发担当起守护倚邦文物的职责,如今更是肩任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馆长的重任。

进到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里,从老街子抬回来的一块石碑静静地矗立在这里。殊为可惜的是石碑有些残损,为了更好地拍照,云杰搬来一把凳子,站上去调整屋顶的射灯,就在刹那间,让人激动不已的一幕出现了,原本漫漶不清的碑文,在调整后的灯光照射下,居然可以识读出一部分文字了。连忙搬来一个小凳子,坐在石碑前,掏出随身携带的笔和本子,大家一起尽力识读碑文,并将其誊抄了下来。

尝闻(缺字)西连关道,(缺字)如矢,未尝不羡路途之坦平,实足以便行人也。况当寨中之处,尤为往来之街(缺字),如慢拱寨,寓高阜,道属崎岖,(缺字)角见而忧履步之艰,火朝观,(缺字)往之街,心畏陡侧,情怀荡平,立愿捐金,同为畚筑,千夫万杵,辛勤严若鸣雷。(缺字)石撸泥齐赴,恍如集雨。虽无郑相舆梁,却有张公道路。集众善成一善,千秋盛事,修险道作坦途,何世巨观,见者鼓(缺字),闻者赞美,其依然王道荡荡、王道平平之二会也。功成告竣,持志首善之事,(缺字)望后人之补茸,聊以勒石谨志不朽。

落款为:管理茶山军功部厅曹捐银十两,碑文中捐资最多的当属曹奎光捐银四十两。捐资的不独有人名,亦有地名,如克梅寨、倮得、倮批、慢冈、慢拱等寨。

倚邦老街子

现在的老街子,当是过去慢拱的中心,也就是碑文中的慢拱。彭东海主任接话说:“碑文里的慢冈就是现在的曼拱一队、二队和高家队所在的地方。”而倮得、倮批则是竜得土便委下辖的竜得、竜批寨子。据老街子的人说:老街子过去有个桥老甫,后来读成了桥老铺。碑文中提到的克梅寨又是哪里?克梅寨的后面,紧跟着刻的就是老火头。过去在茶山上,本人寨子的首领名为火头,汉人寨子的首领名为客长。史志中描述茶山五方杂处,实际上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处的状况。双方不断的融合,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本人的克梅寨或者融入了汉人的族群,或者迁往他处谋生,一切都未可知。

联系碑文所记,残缺的碑额题刻的当是“永垂不朽”四个大字,据碑文可知,这是为修建道路所立的功德碑,途经中心为慢拱,惠及了慢冈、克梅寨、倮得、倮批等寨。修建道路历来是一件大事,时任的倚邦曹姓土司,周边村寨,外来的客商与本地的土著都被卷了进去。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修建道路。工程告竣之后,又请人书写了碑文述其缘由,并将功德芳名勒石为记。然而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除却漫漶不清的文字之外,由于石碑的残损,看不到立碑的年限。

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块石碑来历的介绍。庚子年冬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派驻驻倚邦村结对帮扶的驻村第一书记何树平先生与倚邦村委会领导干部成员彭东海、彭成刚、徐辉棋等人共同努力下,老街子村民白顺友将原存自家的石碑捐给了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

已近傍晚,在回去的路上,我们顺道前去老街子村民白顺有家喝茶。他刚从自家的茶地涮草回来,据他说:这块碑原本是在途经老街子的石板道边上,八十年代的时候,当时山上找石料很困难,就抬回去作为盖房的屋基。后来在翻修房屋的时候,重又被发掘出来,可惜被挖掘机损坏了一点。在驻村第一书记何树平先生劝说下,捐献到倚邦贡茶历史博物馆展出。

倚邦老街子

如今,茶马古道勐腊段已经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块清代遗存下来的功德碑,自然成为修建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正象老街子的村民所期盼的那样,希望前来倚邦寻茶的人们,能来老街子走走看看,这里不独有品质卓异的古树茶,还有历史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等待着爱茶人来品味。

作者简介:马哲峰,茶文化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行知茶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主编出版《普洱寻茶记》《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寻味普洱茶》,连续四年荣登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2022年度新书《读懂普洱茶》即将出版发行,敬请期待。

图文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马哲峰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倚邦老街

上一篇:马哲峰:倚邦河边寨行纪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