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峰:曼腊茶山行纪
   作者:马哲峰   来源:易武茶叶协会    浏览:

马哲峰,茶文化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行知茶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已编著出版《普洱寻茶记》《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寻味普洱茶》,连年荣登茶媒体推荐阅读十大
曼腊茶山行纪

壬寅年菊月伊始,西双版纳的雨季行将结束,即将迎来秋茶的季节。此际,正是一年当中寻源问茶的好时节。

约同云南茶科所研究员罗琼仙老师,还有她的外甥女,一个爱茶的零零后小姐姐李媛媛,偕同易武茶叶协会办公室主任罗茜茜姑娘,摄影师兼司机吴福祥,连同自己在内,总共五人寻茶小分队,迎着朝阳出发,直奔此行的目的地曼腊。

车出易武大丫口,右转沿G219国道奔向江城方向。小吴专心开车,我们边走边聊,谜一样的易武,爱茶人聚在一起,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一个多小时后,车辆抵达曼腊街,这里是曼腊村委会的驻地。刚刚从车上下来的我们一行,迎面就碰上了曼腊村委会主任何能清先生,招呼我们去他的办公室小坐。相比近些年因茶而富的村民们建造的豪气又漂亮的新居,曼腊村委会的办公房十分简陋,有些办公人员就坐在低矮的塑料凳子上,将电脑放在小桌板上办公。正如何主任所说:“上级政府交待的各项工作压下来,村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易武镇下辖的六个村委会之一,曼腊因茶得名。“腊,就是茶的意思。”何主任特意解释了一下。室内空间局促,办事人员众多,连个茶台都没有。武装干事张文忠跑出去买了几瓶矿泉水,给我们每人面前都放了一瓶。何主任笑着宣称:“这老旧的办公房就要拆了,以后条件就好了。”

曼腊村的行政辖区极大,概因合并了原设的漫撒村委会所致。初来乍到的人大多是一头雾水,当地人的心目中分的清清楚楚,曼腊村原属地界内的各村寨,称其所在的区域为曼腊茶山。从原属漫撒村合并过来的村村寨寨,其所在的地域则是漫撒茶山。原来的曼腊村与漫撒村各有十多个村民小组,共同组成了现在的曼腊村委会。纵使合二为一已经成为事实,许多年过后,旧有的观念犹在。人文地理意义上的曼腊茶山、漫撒茶山,仍然是有着明晰的分界线,巍然并立的两座大茶山。

据何能清主任介绍:原曼腊村的属地,包括汉族丁家寨,张家湾,帕溪河,大多是石屏移民的后裔,拥有曼腊最多的古茶园;小房,大臭水,也是汉族,前者有部分古树茶园,后者就只有台地茶园;大坝,勐倮一组、二组,岔河,都是傣族,茶山毗邻曼松,就连所产茶的风格也与其近似;勐野坝近年竖起了华侨村的招牌,当地人称其为汉傣,没有茶地;朱石河是傣族寨子,正在修建的勐绿高速在此设有上下口,征地补偿后,没了稻田,余下了小树茶地;大寨有古茶园,现在有彝族等村民。

何能清主任是汉族丁家寨人,提起寨子里的情况如数家珍。寨子里总共有54户村民,除了户在人不在的7户人家,47户208人。古茶园面积超过3000亩,小树茶园500多亩。村里有集体公益林10000多亩,每年有20几万补偿金作为集体收益。赶上了美丽乡村建设,财政拨付给曼腊800万专项资金,毗邻高速公路上下口,古茶园面积集中的汉族丁家寨、张家湾和帕溪河,成了项目示范小组。“不干不行,完不成任务也不行。”虽然时间紧、任务重,畅想未来,何主任还是难掩眼角眉梢流露出的笑意。

出生于1969年,虽说只有初中学历,何能清主任以工作能力强而闻名。父亲何其宽曾经作过王少和的通讯兵,养育了六个子女。何主任的五个姐姐都有工作,如今都已经退休了。作为家中老幺的他,自然留在了村里。他的两个姑娘也都有正式工作,26岁的老大姑娘在勐腊县医院上班,24岁的小姑娘在象明幼儿园任教。都还没有给自家的姑娘举办婚礼。“我是党员干部,不能带头违反疫情防控的规定嘛!”

除了村里的公事,还要操心自家的事情。因为茶季总是忙于工作,总是顾不上家里的茶叶生意。自家有上百亩的古茶园,也是有不错的收益。“你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好?哪个会选你呢?”何主任笑着说道。

曼腊茶山行纪

自从我们踏进曼腊村委会后,一直忙前忙后的是武装干事张文忠。他来自张家湾,年轻的时候当过兵,现在的工作,恰如其分。张家湾有古茶园二、三千亩,小树茶园五、六千亩。村里有73户338人。1982年出生的张文忠,姊妹兄弟5个。家里分给他20多古树茶园,春茶一季有300公斤的产量,每公斤能卖到1000元以上。他自己还有60亩小树茶园,小树茶每公斤能卖到500元上下。“古树茶都忙不赢,小树茶不怎么管。”他大哥的古树茶园有30多亩,茶树的密度大,春茶产量有500公斤,加上500公斤小树茶,春茶能有一吨的产量。他二哥平常在景洪,春天的时候回来弄一下茶,也是他帮着卖。他自己今年都还有100多公斤古树春茶没有卖完。他们兄弟的古树茶园,原本是赫赫有名的陈云号家早前栽种的,后来分给他家。他习惯性地称为“老陈家茶园”。他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在易武中学读初二,小的在曼腊小学读二年级。

坐在旁边抽着竹筒烟的何能清主任插话说:“我总劝他们不要嫌工资低,有啥好的政策,还不是比别人先知道信息。”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午饭过后,何能清主任与武裝干事张文忠开一辆皮卡车头前带路,我们一行人驱车紧随其后,沿着G219国道直奔江城方向。行至毗邻漫乃村的地界,向右折向土路,从桥上跨过竜树河谷,紧接着穿越正在施工的勐绿高速,沿着曲折迂回的山路向上攀爬。四驱大马力的柴油版皮卡车显示出了澎湃的动力,饶是如此,驾车的吴福祥依然非常小心谨慎,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的路面。翻过一架山,下到河谷中,从已经坍塌了半边简易桥上再次跨过竜树河,相比河流下游混浊的泥汤,上游的潺潺溪流清澈见底。紧接着爬起上第二架山,完全进入茂密的森林中,道路变的非常陡峭,几乎是仰头看天。好在茶农在此修建了一段水泥路,才使得我们的车辆勉强通过。上到半山腰的平缓路段,又恢复到了坑洼不平的砂土路面。在过一个大坑的时候,司机吴福祥停车观察一下路面状况,才上车加大马力涉险过关。一路将车开至接近山顶的一块平整的茶地,才算是抵达了曼腊大寨的旧址。

曼腊茶山行纪

车辆停放稳妥,我们在何能清主任带领下前往大寨关帝庙遗址。纵使已经荒废了半个多世纪,当我们拔开草丛探看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敦实的挡墙,上方十分平整,接连数层的大平台,显现出是依山而建的数层院落。巨大的条石修筑的台阶与房屋基础,硕大的圆形石柱础,厚重的长方形与正方形青砖,精美的瓦当,无不体现出往日的风采。草丛里躺着一块功德碑,历经岁月风雨的浸蚀,已经完全无法识读碑上的文字。关帝庙上下接连出现的房屋旧基,诉说着往昔人丁兴旺的大寨景象。而今,就只有周遭连片的古茶园,以及在茶园中的农人机器割草的轰鸣声,提醒人们过往与现实的巨大变迁。

曼腊茶山行纪

曼腊茶山行纪

好不容易来一趟,司机吴福祥抓住机会,再次展现出专业摄影师的高超素养,升空小飞机俯瞰拍摄这难得一见的景象。

曼腊茶山行纪

下山的时候,何能清主任担负起驾车的重任。工作事务缠身的他,手里的电话响个不停,无奈信号不好,通话断断续续。一边帮我们联系釆访对象,一边安排村委会的工作。常年累月锻练出来的水平高超的车技,纵使行驶在这糟糕透顶的道路上,依然是游刃有余,一幅气定神闲的模样。

急匆匆地将我们送至公路边大寨的一户茶农家中,将联系人的电话告诉罗茜茜后,就汇同武装干事张文忠开着车往回急驰而去。

细心的罗茜茜在电话联系好之后,同吴福祥一道开车去接人。坐在茶室等待的时候,罗琼仙老师和外甥女李媛媛一起,将茶具全部重新清洗一遍,尔后又将茶桌台面重新整理的清清爽爽,这才安坐泡茶。

开车接过来的是一位身着彝族服饰的老奶奶,目眼间透着慈祥。老人家名叫宋琼书,出生于1946年。年逾古稀的老人家,记忆力相当好,思维清晰,口齿伶俐,语言表达能力极佳。老人家就出生在大寨,在张家湾读到四年级,父亲不在了,同母亲与弟弟一起相依为命。直到她20岁的时候,大寨才从山上整体搬迁到现在公路边上,对于出生长大的大寨记忆犹新。

解放前的大寨有300多户人家,是个人丁兴旺的村落。寨子里最雄伟壮丽的建筑就是石屏会馆,老百姓都称其为关帝庙。庙门前建有影壁墙,大门楼非常漂亮,门口有一对石狮子。进门左厢二层楼,楼下空置,楼上设有粮仓,隔壁住着一个看庙的老道,此外还有客房。进门右厢也是二层楼,一层靠外边是马厩,二层可供住人。庭院中种有一公一母两棵白枝树,公树更大棵,被人砍掉后,母树也死了。院中还有一棵桂花树,一棵哈痒树,用手指挠它,树叶子会摇,后来被人挖走了。二进院也作为戏台,用来唱戏,唱歌、跳舞也用。左厢是个观音殿,右厢是个土地公祠。正对戏台的是大殿,门前左右有钟、鼓亭。房檐上有风铃,门前有香炉。大殿正中央供奉的是大殿老爷,左边是孔明,右边是关圣,四个战将分列左右两厢。大殿两旁都是两层楼,一层空置,二层可以住人。右边靠后的位置有厨房。

随着老人家的描述,曼腊大寨石屏会馆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在她的记忆中,每逢初一、十五,寨子里的人献斋吃素。从解放前开始就有部队驻扎在大庙里。解放后,曼腊乡政府、粮管所、供销社茶叶公司等都在大寨盖起草房子。从1966年至1969年,总共还有19户的大寨村民整体搬迁到山下公路边。不上三年,寨子里的草房子都烂掉了。青砖瓦房的大庙,也被人拆掉了,能用的材料,都拉走了。

年轻时候的宋琼书,名闻十里八乡的一枝花。周围寨子里上门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她谨守母亲的教诲,要找能上门的丈夫,家产与弟弟平分,谁家也不吃亏。最后是省外来修路的一个年轻人,成为了他的丈夫。夫妻俩生养了六个孩子,被认定违反政策超生,已经有30年工龄的丈夫失去了养护站的工作。已经长大成人的一个姑娘,不幸早逝。另外两个姑娘,一个嫁到橄榄坝,一个嫁给本寨。三个儿子都在寨子里。

回忆起以前,年轻时的她能歌善舞。在我们的央请下,老人清唱了一曲山歌:

我家住在山旮旯,茅草盖屋是妹家。心想叫哥到妹家,又怕茅草挂头发。

我家住在山旮旯,山上的条件也不差。山上会出好牛羊,到处鲜花开满山。

清早起来到妺家,要吃羊肉煮小瓜。羊肉还在羊身上,小瓜还不有开花。

清早起来到妹家,妹拿白酒煮粑粑。心想妹家吃顿饭,又怕妹家爹和妈。

乐呵呵的老人家,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罗琼仙老师放低声音说:“这首山歌的歌词,同老人家的经历是恰如其分,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心灵手巧的老人家,身上穿着的民族服装,斜挎在身上的小背包,都是自己动手缝制的,这可真是叫人惊叹。

曼腊茶山行纪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天色渐晚,罗茜茜和吴福祥开车送老人回家,我们也启程返回。行程满满的一天,收获满满的一天。疏香皓齿有余味的古树茶,慰藉爱茶人的身心。真情动人的茶山人家故事,书写出平凡世界里芸芸众生的动人篇章。

作者简介:马哲峰,茶文化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行知茶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已编著出版《普洱寻茶记》《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寻味普洱茶》,连年荣登茶媒体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

图文来源:易武茶叶协会,经作者“马哲峰老师”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马哲峰 曼腊茶 茶山行

上一篇:马哲峰:漫撒茶山行纪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