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市场突然爆火,是人为还是…… 2022-05-14 21:27:45 作者:侨宝君 来源:丽宫侨宝陈皮产业链 浏览:
近几年,随着大健康的环境氛围下,新会陈皮市场势如破竹,突然火热。不乏有人觉得新会陈皮是突然火爆的,新会陈皮的价格在不断攀升,在不断被炒起,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历史长河中的新会陈皮,究竟新会陈皮是异军突起还是静水流深。
陈皮的药用历史
陈皮,自古以来都是药食两用的佳品。陈皮作药用具有理气健脾、燥湿何为的功效。最早以“橘柚”出现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距今1900多年,药用历史悠久,而广陈皮盛名于明清时期,新会陈皮作为广陈皮的上品,距今700年。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的“橘柚”
同时,陈皮作为食物与多种食材、药材搭配,制成汤、粥、茶、甜品等多种陈皮佳肴。最早在唐代的《食疗本草》中就有对陈皮作为食物使用的养生功效记载。
唐代的《食疗本草》中陈皮
从药用拓展到可佐食物而用之,到后期发现陈皮也具有茶的甘、香、醇、甜的要素,单独冲泡到后期与普洱茶结合,成为后期的柑普茶、陈皮白茶等。
陈皮与茶叶搭配
新会陈皮的跌宕起伏
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新会陈皮的生产经营是新会独有长盛不衰的的行业。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到了明代,有新会商人利用运销葵扇之便将新会陈皮销往外省。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新会葵商在重庆、成都等地相继开设德隆、悦隆等9家“隆”字商号,主营葵扇又大量经销新会陈皮。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新会乡土志》记载,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
光绪年间的《新会乡土志》节选
在1912年前后,会城有经营陈皮的专营店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5-6间,它们集中在会城河以南贤洲街一带(今冈州大道中原贤洲路段),其中的一些大户还在上海等地开设批发店,这些大户不少是经几代人的传承,而小户在本地或广州卖货。
当时,新会陈皮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到全国各地,1936年全县的种柑面积30623亩,产量40383吨。
抗日战争前,新会每年产新会陈皮量约700吨,仍未能满足全国各地需要。根据县志记载,1945-1949年间,经营陈皮的大户有刘怡记、林恒利、伍合盛、履和等15户。
清道光《新会县志》部分节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缘故,新会陈皮的生产销售一度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陈皮产业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陈皮药用量亦大增,而广陈皮产少价高,供不应求,各地配方逐渐以使用陈皮为主。
大批量的新会陈皮,由各商号向小贩收购后,再行分销、批发和零售,而小贩则到全县各乡村作零散收购。每到冬至前后,小商贩就携备片糖,按质论价与人换购柑皮,叫“柑皮换糖”。
抗战胜利后,有些小贩,更携备花生油下乡换购柑皮,叫“柑皮换油”。还有带备火柴、牙膏等生活用品的小贩,下乡换购陈皮,称作“柑皮换生活用品”等。
文革时期,陈皮的产业经营复又受到了很大影响。广陈皮这一道地药材似乎被淡忘,现在大多数地区不复经营。除广东本地使用及出口境外的仍以广陈皮为主要品种外,仅有老字号同仁堂、陈李济、胡庆余堂等大药厂长期采用地道新会陈皮。
改革开放后,这一行业方又逐渐兴起,新会柑种植面积、加工经营新会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日渐增多。
新会陈皮的发展历史
随着柑橘种植业不断发展与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兴起,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会区产业结构也不断完善,乘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东风,作为传统产业之一的新会陈皮产业再次焕发生机。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新会陈皮在抗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及,陈皮等多种中药材被搭配成不同的中药制剂,可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发挥治疗作用,新会陈皮市场进一步扩大。
了解《援港中医专家张忠德:中医药发挥积极作用,治疗效显著》文章详情
新会陈皮以药用食疗见长,数百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两陈皮一两金”,新会人对新会陈皮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新会陈皮也成了旅外乡亲时刻不能忘怀的乡情。清末《新会乡土志》记载:"(新会陈皮)岭北人甚重之,盖经北方霜雪地,香倍于常。"
新会陈皮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张果皮,而是新会人生活的一个缩影,浓浓乡情凝聚其中。新会陈皮的历史可谓是跌宕起伏,好陈皮恰逢遇上了好时节。
参考文献:
新会陈皮的研究与应用[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20,梅全喜,杨得坡.
广东新会陈皮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南方农村,2015,6:39-43,曾艳,陈金涛,方凯等.
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广东中药志(第一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539-544
作者:李昱龄,图文来源:爱随茶香,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当谷雨遇上陈皮白茶「二十四节气·谷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