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镶古道:不该被人遗忘的历史「老包说茶」
2021-06-04 18:22:21   作者:包忠华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茶马古道已成为国家级文化遗址保护,在国家乡村振兴的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是我们尊重历史、缅怀先人的举措。千百年来在云岭大地上的“古道文化”“马帮精神”代代薪火相传

补远老寨

补远老寨

勐旺乡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东北部,距景洪市府120公里,北部与思茅区接壤,东部隔小黑江与江城县为邻,西部与该市普文镇相邻,南部以小黑江为界与勐腊县相望。全乡辖勐旺、补远、大平掌、瑶家4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4万余人,有汉族、傣族、瑶族、基诺族四种世居民族。从普洱市主城区经过倚象镇的菠萝村到勐旺乡有66公里。

景洪市国有林场

2021年5月29日一早,王文贵、李琨、苏盈莲我们四人前往勐旺乡,进入勐旺坝四周群山环抱,数十个连片的鱼塘、千亩稻田、茶园、村庄、牛群等一幅田园风光画映入眼帘。成群结队的钳嘴鹳在稻田里觅食,一点也不胆怯,车到了跟前也不飞走,时而聚在树上,形成一树“白花”,很是和谐生态。钳嘴鹳(鹳科动物),体型很大,体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至灰色,冬羽烟灰色,原分布于印度及东南亚,在沼泽地和沿海滩涂觅食软体动物为主。2006年10月3日在中国云南大理洱源西湖发现,为中国首次发现纪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年来大量的钳嘴鹳在普洱市、版纳州等地安家,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景洪市国有林场

景洪市国有林场

景洪市国有林场勐旺管护站的张永林站长在家里等候我们,他介绍从勐旺街到“石镶古道”还有十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骑摩托车进山。因只准备了一辆摩托车和骑手,我们决定兵分两路,由王文贵老师去“石镶古道”考察拍照,我们负责考察了解其他历史文化,下午在勐旺普天河管护站点吃中午饭。

唐代的樊绰于公元863年著《蛮书》,其第六卷载:“开南城(今景东文井开南村)在龙尾城(今下关)南十一日程,管辖柳追和城(今镇沅)、又威远城(今景谷县)、奉逸城(今宁洱县磨黑)、利润城(今勐腊易武),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茫乃道(今西双版纳景洪市)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这是普洱、版纳地区最早的有关历史文献记载。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据公元766年的《南诏德化碑》记载,在唐时的南诏国为巩固、开发国土,于公元764开始修建刊木通(古)道。刊木古道起点为南诏国首都大理,通往银生节度、开南节度,全长五百余公里,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和骡子,主要运输以粮食、食盐、茶叶、木材及军事运兵等。南诏国修建刊木古道从太和村(今下关)为起点—巍山—南涧县庙山—公郎—景东县安召(分岔达景东)—保甸—景福—大驮—镇沅县振太—景谷县抱母井—宁洱—那柯里—思茅。从思茅分江城路、易武路、景洪路、澜沧路四条。

蜈蚣桥

蜈蚣桥

发源于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的曼老江,进入景洪市勐旺乡后叫补远江或小黑江,进入勐腊县勐仑镇后称罗梭江,罗梭江全长307公里,流域面积7187平方公里,注入澜沧江,是澜沧江中下游的最大支流。

小黑江大过口

小黑江大过口

小黑江大过口

小黑江大过口

我们在菠萝村的小坝子小组巧遇下田归来的刘正奇大哥,他过去走过这条古道,这条路当地人称为“石镶路”,意思很直白,用石头镶成的路,关于“石镶古道”的研究是一个历史的空白,也没有人说得清楚这条古道修建于何时?当地老人讲这条路过去马帮、行人比较多,现在没有人走了,临近村子和公路的石头多被人取走,只有深山中的石镶路还保留完整。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石镶路从思茅倚象镇的大寨—拦门山(兰梅山)—鱼塘村—阿里河—菠萝村的小坝子后山卡房—进入勐旺乡金家湾—半坡寨(南门口)—蜈蚣桥—科联—补远—小黑江的大过口—象明乡的茨菇塘—倚邦—曼拱—曼松—达易武镇。

古道在倚象镇的大寨分岔一路去江城县方向,另一路去勐旺、易武、勐腊等地。从大寨过拦门山,因古道上有一座山门拦着而得名,后来改为兰梅山;在小坝子小组后山有个叫“卡房”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是个关卡,是进入思茅前收税和检查过往行人的要塞关卡;过了卡房沿着山梁走,发现一个普洱市与版纳州的保护区一棵界桩,这里的海拔1470米,从界桩再走十公里左右就到了勐旺坝。从金家湾进入半坡寨,半坡寨村口有个地方叫南门口,是石镶古道进入勐旺的入口。过去勐旺坝有瘴气,居住在坝子里多为傣族人,瑶族、基诺族等民族多居住在山上,传说山里人来这里买东西都不敢下马,怕染着瘴气。古代的“勐旺古驿站”设在半坡寨,这里也形成了集市。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清雍正皇帝以后,随着普洱府的成立,清廷推行“戎边种茶”的政策,大力开发了易武、象明等地的茶叶,使这条古道成为一条非常重要的商贸通道、茶叶之路。在勐旺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桥,人称蜈蚣桥,桥高约七米、宽约六米,为目前刊木古道、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石拱古桥之一。只可惜在维修时使用了大量水泥,破坏了古桥的神韵。在蜈蚣桥的一端有一棵大榕树,古朴的傣族寨子里建有白色的佛寺、佛塔,成为这里的地标建筑,勐旺城子二组依然保存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民居。这里有古道、古桥、佛塔、古寨、美丽的田园风光,完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佛寺

佛寺

佛塔

佛塔

从勐旺街继续前行,来到补远村,现在的补远村是个移民新村,是1997年从30多公里外的补远老寨搬迁而来。我们到了勐旺普天河管护站点吃中午饭已经是下午二点多,吃过午饭我们走土路到补远老寨,公路基本上是沿着原来的石镶古道修建,不时在公路中间还保留一小段石镶路,到了补远老寨遗址,这里曾经居住过五百多户基诺族人家,从现存的老照片看,一座山头都布满茅草屋。若保留着可以同被大火焚烧前的翁丁古寨相媲美。今天难以再现古寨的影子,只是石镶古道两旁留存的茶树和竹林,非常庆幸的是补远老寨的茶叶成为勐旺乡最知名、最贵的茶叶。

勐旺古寨

勐旺古寨

勐旺古寨

勐旺古寨

补远老寨的山下就是小黑江,小黑江上的“大过口”是曾经古道上的一个涉水过口,也是小黑江最平缓的地方,江面宽近200米,江水最深处不超过一米,是个天然过口。过了“大过口”就进入勐腊县象明乡的大黑山、倚邦,通达易武镇等地。

我们到下午四点多才与王文贵老师一组的人车汇合,王文贵老师讲:“这是一生中坐过最艰难的摩托车道路,古道上长满杂草、铺满落叶,石头上长着厚厚的苔藓,像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与辉煌。有枯死的大树横躺在古道上,仅仅是护林员每年防火季节骑摩托车去几次,显得非常荒凉。但生态环境非常好,古道保存比较完整、古朴,假如地方政府稍加维修保护,将会成为云南省境内最有价值的古道之一。”

石镶古道

石镶古道

茶马古道已成为国家级文化遗址保护,在国家乡村振兴的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是我们尊重历史、缅怀先人的举措。千百年来在云岭大地上的“古道文化”、“马帮精神”代代薪火相传,今天对“石镶古道”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可有效助推地方文化、旅游等经济发展。

蜈蚣桥

蜈蚣桥

古道上的摩托车

古道上的摩托车

勐旺茶园

勐旺茶园

补远老寨的野芒果

补远老寨的野芒果

遗落在古道上的马掌

遗落在古道上的马掌

景洪市国有林场

作者:包忠华,摄影:王文贵,包忠华,本图文由包忠华先生提供并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石镶古道 老包说茶 茶马古道

上一篇:思茅:一个名字源于竹子的地方「老包说茶」
下一篇:老包说茶:困鹿山“世界小叶种茶树王”石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