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馆:饮一堂,月白风清 2021-08-06 15:02:10 作者:三胡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越发现代的城市,人们越能在人群中不断找到回归传统的向心力,而普洱茶是这种向心力的核心元素之一。甚至在最繁华的路段,一家新式又传统老派的普洱茶馆,使得国内的普洱茶藏客们都会不约而同去打卡光顾,因为“白水清”这个字号。
当湿热的暖流浸润的普洱茶文化逐步风行内地的时候,我们有幸认识这一风潮的引领者之一白水清先生。他虽已界古稀,尚还老当益壮,倾毕生精力为普洱茶这古董般的饮品注入新时代活力。在喝一杯老茶之时,我们会不由感慨时间不尽然便处于生命的对立面,而衰老也并非丧失活力,几乎所有热爱普洱茶的人都把时间当作良师益友。都说深圳是全中国最年轻的而富于朝气的城市,地铁穿行,熙来攘往,任意东西,南腔北调,交流无碍,在每一个生命背后仿佛都充盈拓荒者的创造之力。
城市未必就如是洗刷传统文化的台风天,相反地,在流光溢彩的华灯夜市,老字号招牌被它们擦得更加光亮。隐匿于霓虹纵横中的阡陌小巷,云片糕、老字号汤包、烧鹅铺、牛肉丸子的记忆还未曾远去。越发现代的城市,人们越能在人群中不断找到回归传统的向心力,而普洱茶是这种向心力的核心元素之一。甚至在最繁华的路段,一家新式又传统老派的普洱茶馆,使得国内的普洱茶藏客们都会不约而同去打卡光顾,因为“白水清”这个字号。
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区皇庭港湾48号铺,清颐堂就如同一位山野居士在林立闹市之间自酌自饮,自在风雅,简单的新中式装潢几笔勾勒,便见廊庑广大。如同隐者之居,茶室间的摆设除了必要的茶席、座椅,璧上也不着一物,叠石孤峭、画屏半掩,回廊转折之处,尚可更上层楼,虽是一室之内,也尽显简约宏深。
泉之清冽者,是为茶而生。白水清先生似乎就是生具使命的人,这也是普洱茶之幸,好饮者之福。在关于他的普洱掌故里,有香港半数以上的老茶尽入其手的传闻,印象中,和他挂上号的茶馆势必如同大内库房一般,各种孤品尽数陈列其中,然而,来此悠游,恐会满心失望,简约的茶架只是适当地陈立了一些新出品的茶,而2015年调配制作的“清颐堂宋聘号·三羊开泰”和“清颐堂红印·三羊开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清颐堂主要由他的两个儿子负责运营事宜,格调老派,后生掌舵,在这地方很难看到岁月的蛛丝马迹,既没有一副醒目的履历,写满白水清穷其一生的收藏品目,也没有好似山水画的条幅昭示他的茶山足迹,远看庐山,近无瀑布。这位老人在这繁华闹市寻一处隐迹之所,并不在于追求老来的功成名就,似乎只是还原一个老套而简单的道理,既来之,则安之,茶也是这般。
近年来白水清多涉足内地市场,和云南白药天颐合作出品的几款普洱茶,市价虽说不菲,然而仍然走俏,可见这三个字的影响力至今仍未削减,并通过父子传承,延续这份对茶的热爱。茶人到了这个地步,最大的乐趣也许不是满足于搜罗多少稀有名目,而是分享自己手上的优质茶品,还有半身的宝贵经验。而这份乐趣也是老于林泉之下无法达到的,这就是清颐堂闹中取静的意义。正如隐者陶潜,东篱之下,菊香千载,诗文并驰,隐者之名传之千古。多年后的普洱茶里,白水清三个字的含义也许你会在清颐堂的逗留之中欣然神会。记得有人略述其事迹:风当白水清茶饮,不问人间情话长。足见一家风范。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作者:三胡,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首发,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茶之美,与你修复生活
下一篇:普洱杂志:返观朗月,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