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刊丨我们走进茶树的理想国 2022-12-10 00:05:05 作者:刘谋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普洱茶的生态价值一直是它的核心魅力所在,从乔木野放到森林高杆,普洱茶的“生态位”总能轻易挑动爱茶人敏感的味蕾。人们越是推崇普洱茶的山野韵味,越是发乎本心对造就了普洱茶的土地、山川、森林萌发出一种生态自觉,并付诸言行。本刊的基本立足点便是从茶源地理、生态价值的角度反复撰文以述,唤醒人们对普洱茶的生态意识,并发起倡导过“普洱茶伦理”。民间同样不乏志趣相同之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来表达这份共识。
资佰和鸿雁便是两位身体力行者,他们多年来行走于生养普洱茶的山山水水,一叶皆关情,所过尽留心。以装置设计、森林拓印、影像艺术等独具一格并多样化的视角,足迹所至,以艺术化的行走播撒着人文的光华。在云南省内普洱、昆明等地多次开办过系列展览,亦将这样的艺术形式推向国际。两位艺术家的笃行坚定本身即具有莫大的感召力,他们的作品借由网络、媒体发酵,引发我们及业内关注。他们的艺术更具视觉冲击,更有现场感,更富感染力,更有独创性的表达,和传统的平面媒体相容但视域更为开阔,水到渠成地促成了与本刊的合作。
我们秉持对普洱茶同样的生态情怀,同样长期受益于普洱茶的健康价值,同样对茶山地理持续的关注,在经短暂的碰撞和交流后,很快就达成了一种契合当下艺术潮流和传统形式的表达,于是有了这样一期别开生面的选题。资佰老师长达十余年对茶树的定点关注拍摄,记录了它的生命旅程,土壤采样、土层垂直剖面,田野考察般的写实风格,和我们的文字天然具有一种共鸣,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成了这期杂志的一大亮色。
平心而论,在一种抱有敬畏之情的俯伏姿态下,无论哪一种样式去审视普洱茶的生存现状、价值形态,都是一种值得肯定与赞赏,具有未来价值的表达。我们保留了杂志一贯的记录风格,并欣然于两位艺术家的创造带来的更为艺术化的激发。两者的表达虽说形式有差异,初衷却一致,尽力做到了并行不悖,当然,如果以语言解构艺术,永远无法企及其每个细微之处。因此,可说我们和资佰、鸿雁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采用了一种互文模式,两者互为诠释,但都各具创作内涵。
这次的合作在本刊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亦是一次探索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因对普洱茶的共有情怀,心悦嘉木,乃有阐发,我们双方都恳切于这样的表达能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和肯定,形成一种共有的价值情怀,呵护生养茶树的这片土地,我们曾呼吁过“大地安好生命安好”,那我们以此联名的方式作再一次的呼吁。
作者丨刘谋
//本期精彩内容//
//新刊封面//
//本期目录//
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藏茶者》:温故而知新,为大众藏茶者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