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艺蘅《煮泉小品》:茶,是明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媒介 2021-03-28 03:33:12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茶,在唐代以前,是作药用的。到了唐代,工艺成熟,成了士大夫们喜爱的饮品。陆羽著《茶经》,自此“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大概是“茶道”一词的来由。陆羽的茶道求真,极力甄别茶品种的优劣,烧水的火候,烹茶的分寸,以及茶具的必要陈设,追求以高超的技术,还原茶的自然真味。他作《六羡歌》云: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在陆羽心中,自然之味,天地大美,胜过任何功名利禄的价值,所以“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道,追求的是品饮茶的真味。纵观整个唐代茶史,虽然偶有常伯雄之流追求形式奢华的做法,但整体上,求真一系是主流的,为文人士大夫所认可。
今天留世的唐宋茶书约30余种,诸如陆羽《茶经》、蔡襄《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大多走《茶经》科学家式的路子。就是贵为天子的宋徽宗著《大观茶论》,也老老实实遵循这一传统,把采茶、蒸茶、焙茶、碾茶、点茶诸多环节一一细究,唯求还原出茶的真味,对那些类似今天茶艺的花架势,半点也不提及,唯恐辱了茶的“清尚”。实际上,检阅整个中国古代110余种茶书,在“求真”这一大原则上也毫无例外。
求真,犹如饮了一杯好茶,浊气下降,驱散烦闷,整个人落到了实地。但浊气下降,清气必然上升,在如同科学家一般求真的基础上,还能不能再进一步,激发属于人的审美和道悟呢?
审美,是人面对自然、对自身,返照出的真实存在感;道悟,是人在体会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开创自身生生不息的修为体系。这是个承前启后的工作,《茶谱》做到了。
因此,说朱权是中国茶道的集大成者,实至名归。
朱权(1378-1448),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一生很有传奇色彩。他从小体貌魁伟聪颖过人,深受朱元璋的喜爱,14岁封宁王,16岁就藩于大宁(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一带),“带甲八万,军车六千”,兵精马壮,且很有军事谋略。史称“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然而他政治经验不足。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争取帝位,兵马不够,想要吞并朱权手下的军队,就假作逃难来到大宁,演出一场兄弟情深的戏份。私底下,则策动朱权的军队改投自己。此后,朱棣在大宁城外告别时亮出底牌,索性胁裹了朱权一家加入到家族战争之中。据说朱棣曾许诺朱权“中分天下”,但朱权人在刀俎,早已大彻大悟,遂转而韬光养晦,在朱棣即将攻下南京的时候请辞离去。朱登基后,朱权封地南昌,仍称宁王,以隐忍的智慧安度一生。
劫后余生,朱权把精力都投向了文化,在音乐、戏剧、诗歌,以及古代科技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大和正音谱》、《神奇秘谱》,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绕不过去的大作。没有他的发据整理,中国古代大量的戏曲、音乐将埋没在液滚长河之中,再难找寻。朱权又是制琴的名家,他制作的中和琴,号“流云飞瀑”,是闻名退迩的旷世宝物。朱权自幼好道,中年后对生命独有一番感悟,自称“仙”,即瘦仙人的意思,其审美的指向上,则完全归于道家的返璞归真、自然清逸。
《茶谱》提出以茶悟道,领会造化的大法则。大道造化,即万物生生不息的内在法则,是中国文化最高的、神圣的字眼。朱权公然提出来,是要在文化传承上给与茶以形而上的地位。
既然要以茶悟道,《茶谱》便极为重视茶人的品质,此事前人偶有论及,但终不得突破儒家道统的影响,遮遮掩掩。《茶谱》公开说茶道是“林下一家生活,物玩世之事”。因此,这茶人身份地位全可不管,却须得志向高绝,心胸豁达,“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以副内练之功”。只有那摆脱了世俗观念桎梏的茶人,方能与之论道。
《茶谱》对悟道的内容有明白的交代:“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虚玄,是道家特有的理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切有形、具体结构的事物,都是从无形的混沌中产生出来的,而又终将归于混沌。人生于尘土,又将复归于尘土,万事万物总处在不停地虚实转换和吉凶变化之中。因虚玄而有造化,若这世界是那永恒不变的实在,岂不是死水一潭,再无变化之灵妙!
那么,茶为什么能够助人悟道呢,这是因为茶对人有三重功效:“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朱权的茶道里,茶是一种助益身心,营造悟道氛围的途径。对茶本身,朱权重视的是它的性味,即全茶的天性,而茶具、环境、仪式所带来特殊审美氛围,则都在其次。只要能全了茶的天性,给人以体悟,用什么烹饮,在哪里喝,都是不必拘泥的事情。朱权设想的茶礼是极为简洁的,主客互相寒,饮茶破除孤闷,其后,不过是抚琴弈棋罢了。有时索性坐在林中石上,随意品饮,两两相忘。真是清逸飘然之至。
《茶谱》对茶的点泡、茶的礼仪、茶的制作方法、制茶与烹茶的工具,主要是参照蔡襄的《茶录》,作了简明扼要的探讨。探究造化,也要从烧水烹茶,甚至是采摘烘焙开始。大道虚玄,本身是不可直接认识和测量的,只有从实的、具体的事物去观察和推测。这接续了陆羽《茶经》以来中国茶道的求真本色,其中,又蕴含了道家有关虚实有无的深刻证思想。
自然之味,是茶的天性,虚玄造化,要人去体悟。大道是平等的,不可能为任何人所占有和控制,与贫富贵、身份地位一概无干。如此一来,饮茶就有了普遍的生活价值文人士大夫饮得,贩夫走卒亦饮得,好茶粗泡,粗茶细喝,各遂天性,一派天然。到朱权《茶谱》为止,中国茶道完成了从“求真”向着“道悟”的转变,完成了从体会自然之味向着体悟自然之道的升华。自然、社会、人生纷纷扰扰的聚散变迁,都融入一杯茶里,尽在不言之中。
中国茶道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文化形态,它宽泛自然,好像天地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人们日日受用,而不知其所作用。这种“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于一切众生平等的精神,正是中国茶文化能够跨越宗教、种族、民族的隔阂,在全世界普及的根本原因。它直指身心体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广大、平等、和谐、深远的精神贡献。
在《茶谱》之外,我们又选了田艺蘅的《煮泉小品》。
所谓“水为茶之母”,要烹得一壶好茶,水质的选择,火候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古来论水的著作不在少数,唐代有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廙的《十六汤品》,宋代有叶清臣的《述煮茶泉品》、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明代有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徐献忠的《水品》、陆树声的《茶寮记》、屠隆的《茶笺》等,可谓论茶难免辨水。
辨水的茶书中,最早的是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若论系统深入,则当推田艺蘅《煮泉小品》与徐献忠的《水品》。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说是记录了陆羽当年水的结论,名声很大,但古来质疑者众多,连欧阳修也不免考证一番,并专门作《大明水记》批驳张又新之说“与羽《茶经》皆不合”。因此,水的方面,最终选择了《煮泉小品》。
《煮泉小品》是一部オ子之作。作者田艺蘅(1524一?),明代钱塘人士,诗オ早发,其父田汝成在朝为官,也颇有文采。田艺蘅“性放诞不羁,嗜酒任侠”,在考场上的运气不好,“七举不遇”,只是做了几年徽州训导,也就回家休养,常讲学于杭州各大书院,著作颇丰,有《留青日札》等存世。
田艺蘅生性极好游山玩水,自称患了“泉石膏育”,相当于今天的驴友综合症。他不随古语,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煮泉小品》中所记的各种泉水、井水,多为作者亲尝,绝非坐而论道。他对水的点评涉猎宽泛,对水质的成因作了自己的考察,这是《煮泉小品》与古来辨水茶书的不同之处,获得不少好评。赵观赞他“考据该洽,评品允当,实泉茗之信史”,是比较客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大抵原本旧文,未能标异于《水品》、《茶经》之外”,想来是编纂者对茶书也是一知半解。田艺蘅在为徐献忠《水品》作序时就已说明,自己的《煮泉小品》作于《水品》之前,哪里有什么标异于《水品》的需要呢?另外,他称自己的看法,“其取栽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茶经》原是历代茶书宗奉的总纲,三分继承,也不能算是泥古了。
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是典型的根据水性来辨水,即根据水的清寒甘香等特征来辨别水质的优劣,他对这些水质的解释,在今天看来,虽不尽符合科学,也自有一番新鲜的灵感。
作者:黄明哲,吴浩,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中华生活经典茶书:《茶经》《茶谱》《大观论茶》
下一篇:普洱杂志:真好,我们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