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样的学习作用——2007年“易武森林”(茗寿堂) 2024-08-04 21:30:24 作者:茶客老金 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 浏览:
这是一款“茗寿堂”堂主明洲兄近期于茶友群内分享交流的一款茶品,一款有瑕疵的陈年茶品,针对“氧化”这个话题让大家通过品饮该茶品去体会仓储藏养中存在氧化瑕疵的茶品会有何种品质呈现。
也就是下面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茶品:
这样才算喝懂老茶!易武老茶外柔内刚全程详细拆解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看文章,这里我就直接开始品饮,感受该茶品的表现。
由于不是正常销售的商品茶品,所以不做玩家级评级,只记录品饮感受和即时“六字评茶”的评价。
冲泡方式:
茶样约8克(散料),180ml厚壁紫陶小品,市政过滤水,保持95度以上沸水,快速洗茶一次,醒茶两分钟,初始以5~10秒速度缓注缓出,然后依滋味呈现适当延时冲泡,尾段沸水重闷。
品饮感受:
干茶,木质甜香、木质发酵糖香,散发阵阵木质甘醇气息;
洗茶,淡淡的好似花生芽的气息混合着木质糖香、木质发酵甜香,香气馥郁,香甜气息扑面而来,茶汤散发果糖甜醇气息,透着淡淡蜂蜜甜香,叶底木质发酵甜香、木质糖香、氧化气息(类似生花生、花生芽的“生艮”气味)、陈年木香,没有明显潮闷气息,挂杯木质糖香、淡淡蜜糖香;
冲泡品饮,木质氧化气息愈发明显,木质糖香也渐浓,隐透蜜甜香,淡淡陈年木香,茶汤入口醇甜,微苦,微涩,香气已经完全融入茶汤中,汤水含香,但是香气的愉悦感不高,木质氧化气息混合着木质糖香,氧化发酵气息形成一种复合杂气,茶汤绵滑,绵糯感凸显,顺喉而下,舌面苦感丝丝化开,上颚薄涩形成一层薄膜,苦涩化开速度快,生津回甘随之而来,苦韵于舌根处微聚,丝丝甘凉,齿颊间些许木质甘醇和草木清苦感留存,喉部木质醇香、果糖甜感回馈。
随冲泡,氧化气息逐渐减小,木质甘醇愈发凸显,以木质香为主,蜜香打底,结合丝丝陈年木香形成复合香韵,只是变化幅度不大,略显单调,舌面、上颚被涩感形成的薄膜包裹,舌根处苦韵略有累积,苦涩缓慢化开,生津回甘持续不断,口腔味感刺激性相对小,苦、涩、甜俱备,只是滋味含混且有生涩感留存,且不饱满也不浓郁,有寡薄感,喉部润甜,喉韵显且韵感律动持续并随品饮略有下沉,气感温润,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后背毛孔打开,微汗。
茶汤绵柔顺滑,略有粘稠感但有点“软趴趴”的,力量感偏弱,汤感绵厚度回落稍快,很快就必须长时间闷泡,进而进入尾水段。
耐泡度一般,尾水甜润,茶汤略有木质甘醇感,蜜香蜜韵,虽然汤感已经水薄,但是整体清晰度有所提升,气感渗透力犹在,有回韵,此时,品饮愉悦感反而有所提升。
总共泡茶八道,最后一道沸水重闷五分钟结束,氧化气息依旧于茶汤中隐隐残留。
(叶底,揉捻没有糜烂感,不是常年在高湿环境中仓储的状态,应该是在干燥区域仓储)
品鉴结论:
优点:甘醇,温润,苦涩低,生津回甘持续不断,喉韵显,气感通透,有回韵。
缺点:略有杂气,氧化气息明显,口腔有生涩感留存,滋味寡薄,茶汤温吞,韵短,欠回味,品饮愉悦感不高。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7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8分
6、韵(韵感表现):7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综合品质点评:
虽然有瑕疵,且品饮愉悦感不高,但这是一款很有学习价值的一款茶品,通过品饮这款茶品可以感受到仓储过程中有明显氧化痕迹的茶品会有什么表现,以后再遇到类似茶品就能有所判断,这也是学习茶样的意义,即使是学费茶也有其价值。
虽有氧化但没有过度,不像前几天喝的茶友分享交流的那款茶,至少能喝,仓储也干净且没有沾染明显潮闷气息,从叶底状态来看似乎还是在偏干燥的环境中仓储藏养的,苦涩感相对低且能化开,虽然化得慢但没有粘留附着感,甜醇感突出,只是品饮愉悦感不高且能明显感受到香气、滋味等茶质物质的流失,茶汤整体“软趴趴”的没有力量感,韵味留存也短,喝着让人有点乏味、无趣。
茶品仍能后陈,只是大概率会向传统老茶那种偏木质甘醇的“无味之味”的方向发展。
作者:茶客老金,图文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石一龙兄中茶定制茶品专场盲品对冲(2)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