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2023共话“中国茶·新格局”|第四届景迈山论坛圆满落幕 2023-02-25 17:08:54 作者:普洱杂志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五年共襄,齐聚于此,三年疫情洗礼,我们共克时艰,一路跨越了种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重新高扬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风帆。
由普洱日报社、《普洱》杂志社、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景迈山论坛,以“中国茶·新格局”为主题,于2023年2月23日下午2点23分,在云南昆明滇池宋品酒店盛大举行。
后疫情时代里,中国茶的未来在哪里?茶产业将如何发展?
承续景迈山论坛赋能产业、输出观点的风格,第四届景迈山论坛邀请到了财经学者、战略营销专家、成功企业家等知名人士,以主题演讲、对话等方式,分析分享了他们对茶的理解、对茶产业的希冀以及对于中国茶新格局的展望。
大咖论道碰撞思维火花,这是关于展望中国茶行业未来“如何破局”的头脑风暴,洞见趋势,彻照未来,从思想到实战的落地,开启了中国茶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铸就了中国茶思想的新高地,令到场来宾和直播间的朋友们都受益匪浅。
这是一场堪称“三年来最为隆重盛大的茶界聚会”,许久未见的好友们相聚在这里,畅叙茶缘,共话中国茶的美好未来。超过300余位嘉宾、朋友亲临论坛现场,同时进行的线上直播热度持续攀升。截至目前,腾讯直播观看人数59.5万、微博2769万阅读、获得新浪额外曝光185.8万。视频号直播1.2万人观看,获赞超过20万。在此,特别感谢茶友们和媒体朋友们的鼎力支持。
论坛结束后,新华网、中新网、云南网、环球时报等众多媒体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面向社会形成了一轮二次传播的热潮,引发了更多关于中国茶新格局的探讨。
本届论坛还得到了协办单位勐海深山老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书剑茶叶有限公司、昆明古韵流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品院茶馆·品毓教育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
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培先生宣布
第四届景迈山论坛正式开始
普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平先生致辞
共探中国茶的新趋势与新格局
在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步复苏,中国茶产业大势向好,作为茶产业的参与者,自然对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经济环境、产业发展尚处在逐步恢复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作论坛开题演讲
正如《普洱》杂志社长罗洪波在演讲中所说的:“2023,中国茶和全球所有行业一样,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一场革命已经到来。所幸,我们底蕴深厚的中国茶,与中国经济一样,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百折不挠的韧性。在这个背景之下,作为每一个茶产业的参与者,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发展,需要更精准的战略,所以更要洞悉这些新的变化,才能在现在做好准备,制定好策略,赢在未来。”
开题演讲之后,论坛主题演讲依次展开。
第一位主讲嘉宾是常年为各大知名品牌制定战略营销策略和产业整合的专家蒋同先生。他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中国茶的文化传承和商业创新”的演讲。
演讲中,蒋同与大家认真分析了中国茶的影响力和文化内涵,以及重塑景迈山以及重新评估景迈山价值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关于未来普洱茶在中国茶的格局中所处地位,如何演变等相关观点。他着重分享了如何重塑景迈山的价值,提出中国茶叶板块理论和对澜沧江板块的期望,令人向往。
而知名财经作家、知名品牌路演营销战略咨询专家付守永先生,则在以“中国茶破局之战:新消费环境下茶企增长破局的20字战法”为题的精彩讲演中,给在场的朋友们带来了拓展思维边界的全新想象。
付守永的演讲围绕实战展开,直言疫情之后中国茶企所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同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还提醒企业家朋友们2023年做到5个“守住”——守住核心业务、根据地、超级客户、核心团队、核心合作伙伴,方能在新的一年实现破局重生。
最后一位上台的主讲嘉宾则是来自云南茶产业的翘楚——澜沧古茶集团,她就是澜沧古茶集团总裁王钧女士。她围绕着“中国茶:品牌不止于品牌”的话题展开演讲,娓娓道来,澜沧古茶是如何从景迈山生根发芽并发展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的历程。她说,优秀的企业,诞生于顺境,而每一个伟大的企业,则都是冬天的孩子。
面对寒冬里的动荡,王钧谈到了澜沧古茶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抓住机遇建立品牌,同时,又如何从品牌的消费场景中驱动品牌增长的。这段演讲,是回忆,是总结,更是反思,一个能够代表景迈山的品牌背后,王钧认为,更多的是企业所承载的社会责任,这些关乎品牌背后的所有茶农生计以及一整座景迈山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对话:新格局·兴茶局
茶产业大树的枝繁叶茂,离不开发达的根系和涵养它的水土,更依赖每片绿叶的互相扶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茶的旺盛生命力。论坛接下来的环节中,特邀几位普洱茶界各板块的代表茶企,围绕着如何在新格局之下,实现产业振兴、企业发展这一话题,在现场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
柏联集团董事文旅事业部总经理马蓉女士围绕“探索云南茶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这一话题展开分享,她分享了柏联集团多年来在茶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还坦言未来柏联集团将继续突破传统茶产业模式,在跨领域合作、联名合作模式中开启新的道路。不断探索后疫情时代、元宇宙时代市场需求,打破市场对传统茶行业的认知,文旅融合、茶旅融合、时尚需求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与蜕变。走出新的产业融合路径。擦亮“景迈山”这个品牌,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第二位来到台上的嘉宾是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太俊林先生。作为来自传统行业的老牌企业,太俊林却对积极“触电”很有心得,他围绕着“企业如何抓住直播经济打造核心竞争力”展开阐述。
我认为,直播属于一种兴趣电商。很多人都是从兴趣爱好过度到喝普洱茶的,并且,普洱茶的属性也非常符合直播。普洱茶是喝的,它有功效和口感,同时,茶是讲体验的,体验又分为汤色,香气和口感。通过直播对粉丝的讲解,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茶文化的传播。我们在直播过程中,能够将喝茶的场景做到从“茶山到茶杯”,让很多从来没有到过茶山的人有了对茶山的兴趣与喝茶的渴望。主播喝茶的口感说明,加上主播对茶叶知识的分享,这样更让消费者增加信任感,并提高成交概率。
古韵流香董事总经理凌俭先生带着深耕消费品行业20余年的经验和心得,走进普洱茶的世界,作为第三位对话嘉宾,他从传统企业的坚守与突围出发,阐释了对当下品牌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正所谓大浪淘沙,适者生存。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最能适应环境的竞争者才能生存。然而,作为传统茶企,我们依旧坚持高品质高品位的品牌定位不动摇;坚持以线下高品质的体验和服务不动摇。在认知自身的边界和局限性的同时,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确定性,笃定普洱茶圈层长期扩大的确定性,坚定优质健康的茶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的确定性。2023年,茶依旧是国饮,普洱茶依旧会越陈越香,淬炼中的市场主体依旧会愈发坚强。
来自江苏淮安的章君先生创立了“茶友天下”茶楼,在这里他不仅藏茶品茶,更为重要的是分享茶,让更多人感受到茶的美好。所以,他以“面对市场格局的改变,茶馆经营之道”为题,与大家分享。
过去的三年疫情,所有的体验都不容易,这个期间所有的经营调整,目标都是为了活下去。自古,茶馆里有众生相,茶馆经营之道有点狭隘,单纯就看道,道分为变和不变。茶馆需要有个活下去的“变”,所谓的不变,我们生活的茶馆,有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这是不会改变的。而现代社会对于茶馆提出了更多的经营要求,不能以老的经营方式来应对新的时代。新的一年,茶馆也将重新迎来曾经的茶客,在不变中寻求“变”,继续完成着承载与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最后,论坛特别邀请了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厅茶产业工作组专职副组长王兴原先生来到台上,为大家解读“云南省茶产业未来规划及布局中值得关注的重点”。他指出,云南茶产业这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实现了千亿产业,面对现在新的形势,我们对这个产业有些发展方向的建议。第一,发展的方向是高质量发展,我们完成第一阶段千亿云茶产业,从产量向质量转变,科技的转变来全面的提升茶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围绕一二三产业如何做优做强等相关问题,我们要和茶企共同发力,提高所有云南茶类的加工中心,形成茶产业集群。第一个阶段我们已经成为了茶叶大省,第二阶段要向茶叶强省努力。
我们的论坛特别邀请了云南省原副省长、原政协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普洱》杂志顾问陈勋儒对本次活动发表了总结,他说道:“普洱杂志历时17年,克服很多困难,承载着产业的重托。希望大家向普洱杂志致敬。
经过三年疫情的磨难,我们一定要坚持以茶文化为茶铸魂,以质量为云南品牌赋能。普洱茶是茶种的瑰宝,茶山不可复制的生态,更是全世界都不可复制的财富。普洱茶将给人提供健康的身体和生活方式。我深信,普洱茶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携手同行十七载
共创未来新辉煌
17年来风雨兼程,我们伴随着普洱茶的全面复兴,持续深入构建和传播普洱茶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不开众多业界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读者和茶友们的厚爱。
对话环节结束后,第四届景迈山论坛也进入活动的尾声。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原云南省农业厅厅长、《普洱》杂志顾问王敏正、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普洱》杂志顾问董胜和《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共同为到场的部分《普洱》杂志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证书,感谢这些年来,他们和我们一起,始终与产业并肩同行。
论坛现场我们还收到了来自各位专家委员们给茶产业发展的寄语。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专家学者们对茶行业的真切的热爱,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投入到茶产业之中,为茶产业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力。
第四届景迈山论坛圆满落幕
嘉宾合影留念
美好相聚总是短暂,
这个春天让我们茶山见
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真知灼见,余音绕梁:景迈山论坛更多精彩分享3月刊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