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大国茶匠”肖时英:音容犹在 丰碑永存 我辈承遗志 云茶展新姿
2022-08-18 17:09:30   作者:普洱杂志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纷纷为肖时英老先生的离去发出唁电或致以缅怀之言。

大国茶匠肖时英

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纷纷为肖时英老先生的离去发出唁电或致以缅怀之言。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院长王白娟教授携学院全体师生对肖时英先生的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肖时英先生的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大国茶匠肖时英

回忆肖时英先生

2005年在一次学术会议的茶歇中一位神态和穿着都非常朴素的老人主动走过来,表扬我关于茶马古道是一个交通网络的报告,说这个主张帮他解决了很长时间的困惑:茶马古道怎么可能只是一条路、两条路呢?张静红当时在旁边,于是介绍我们认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肖时英先生。

2007年3月,我随木霁弘教授到思茅,请来肖老师、侯建荣先生聊天,两位茶学的专业人士对普洱茶界的“黑话”,如”霸气”“糯”等等提供了很多极有启发的见解。

午饭后由我陪肖老师午休,他表扬我的《云南茶史考误》写得好,云南茶界应该多点这样的正本清源的工作,现在不顾历史胡编乱造的东西太多了,对云南茶业的健康发展会留下很多隐患。第二天肖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他的“时木茶园”,请我们喝他做的茶,为我们讲解他的立体生态茶园的思想。他一直在认真、具体地研究为云南茶叶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方法。

此后和肖老师又见过几次,也多次听人谈到他的近况。2015年,肖老师出版了《我们亲历的云南茶》,胡皓明兄知道我一直敬重肖老师,特意买了一套签名本送给我,我因此对肖老师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2019年11月,我和陈静涛去普洱,在《普洱》杂志社罗洪波社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和肖老师一起喝茶、吃饭,听他聊天。那天我向他请教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三个很值得说一说。其一肖老师讲述了自己在1954年到勐库调查冰岛茶的经历,他认为冰岛茶因为品种纯,所以味道独特、好。肖老师说还保留着当年的调查资料,可是资料太多了,一时翻不出来。我自告奋勇,可以在假期去帮他整理。不过遗憾未能实现。

其二,澜沧邦崴大茶树是过渡型的判断,出自肖老师。肖老师说:所谓的“过渡〞是指这棵茶树是栽培型茶树,但又有野生型茶树的特点,因此在茶树的形态上是过渡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处于茶树的进化链条上晚于野生茶树同时早于栽培茶树的位置。这段话与他和人共同发表的《云南邦歲大茶树》(《中国茶叶》1992年3期,并见于《我们亲历的云南茶》)表述有所不同,我有些疑惑,肖老师说:文章是共同署名的嘛,当时大家的意见不同,所以发表的时候就写成那个样子了。

第三,据说,一种植物的变异中心往往就是这种植物的起源中心,这个理论流传很广,甚至语言学界也有人据此立论,但没人说这个理论是谁提出来的。我问过很多植物学、生物学领域的专家,都不得要领。那天偶然提起,肖老师说这是一个苏联人提出来的,时问在1930年代,上大学时听老师讲过,对了,那个苏联人好像叫吴鲁夫。我后来找到吴鲁夫的书来读,感叹肖老师的提示真是太有价值了。

肖老师这一代的读书人,亲历和见证了云南的现代茶史,由于茶在中国经济、文化中的独特性质,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和中国文化逐渐找回自己的历史。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夸夸其谈而不学无术的茶界前辈,每一次都让人后悔跟他坐在一起,因为太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我每一次跟肖老师在一起,都能学到不少东西,我很遗憾像肖老师这样有真才实学而又实事求是、从不瞎吹的长辈太少,而他们正在逝去。也许这样的遗憾对他们并无多大意义,但对后人的意义就太大了。

肖时英先生于1933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1953年从武汉大学茶学专业(后并入华中农学院)毕业后,和同学张木兰分配到云南,开始了他们选育优良茶种的生涯。这对夫妇付出大量心血,选育了在云南广为种植的“云抗10号”“雪芽100号矮丰云梅〞〞云瑰〞”木兰一号”等5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对云南茶业贡献极大。肖时英研究出“以苗育苗”的新方法,又解决了云南大叶种不易发根的难题,将大叶种的扦插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使大面积推广台地茶种植成为可能,在茶界被称为“云南无性系茶叶之父〞。2022年8月16日夜间,肖时英先生在普洱市去世。

——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 杨海潮


我和肖老先生不熟悉,仅仅一面之缘。但从1989年全省茶叶(良种)工作会议后,肖老和张木兰老师即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那时全省都在兴建茶树良种场,推广无性系良种,我亦带领临沧农校茶叶专业的师生,加入到了以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云瑰、云梅等为主体的“现代生态茶园”建设中,他们夫妻的事迹,他们为改良云南茶树品种结构做出的杰出贡献,响彻在云茶科技队伍之中,影响并牵引着包含我在内的一代茶人。

记得有多次在朋友与我的家庭聚会中,我们为此慷慨陈词,激情燃烧,时任临沧县茶叶局局长的唐登崇先生(“香归银毫”品种选育者)、获得省政府表彰的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卫宗成先生,都献身到了临沧县和临沧地区茶树良种场的建设和无性系良种推广应用之中……

惊悉肖老仙逝,悲痛之余,除了深深缅怀老一辈茶人,留下和激励我的是对他们的敬重,对事业的敬畏。

肖老永垂!

张木兰老师、唐登崇老师、卫宗成老友永垂!

——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成员、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 徐亚和


2022年8月16日1时30分,普洱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大国茶匠”“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肖时英先生在普洱市逝世,享年91岁。

我正驾车由滇返粤途中,惊悉先生驾鹤西去,悲痛与惋惜之情无法言表。

2022年6月29日,我们一行3人从西双版纳驾车前往普洱市,与王乐观老师会合后前往肖时英先生住处拜访先生,历时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学习,让我对先生为云南大叶种发展现代茶园所作出的贡献,由衷的敬佩。分别时还相约先生择日一起去其现代茶园参观学习,不曾料到此次分离却成永别,空留遗憾。四海秋声同悲,神州茶界扼腕。

大国茶匠肖时英

回想与先生的相聚时光,是那么的开心愉快。先生精神矍铄,亲自用一大搪瓷茶缸煮茶给我们4人喝,并说这是景迈山茶农送给他的茶。每每谈到其成功培育出一个新品种时,先生更是神情欢快慈祥,和风细语的讲述,如同在述说自己的孩子一般。

交谈当中,我能感受到先生毕其一生对茶的钟爱。先生回忆,1953年他武汉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主动申请到云南工作,被分到了当时云南唯一的茶叶科研单位——勐海茶叶实验场(云南省农业厅茶叶科学研究所前身),是因为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拿来云南大叶种的茶叶标本,先生第一次看到云南大叶种,它比内地的小叶种茶叶叶面要大好几倍,芽头也有小叶种两三个芽头大,就是这片神奇的大叶子吸引住了先生,令其心驰神往,要一探究竟。而事实先生也为此奉献了毕生。

经过多年试验摸索,试验成功“以苗育苗”的扦插新方法,使云南大叶茶的扦插成活率提高到了80%以上,解决了云南大叶种茶扦插不易发根的难题,为云南大叶种成功应用扦插技术,发展现代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之前,只有白孟愚先生在南糯山种植的茶园被台刈改造成现代茶园管理,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实际性的现代茶园。

在六十余年的不断努力试验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痛苦煎熬中,先生先后选育出了“云抗10号”“雪芽100号”“矮丰”“云梅”“云瑰”“木兰一号”等多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云南大叶种茶树新品种选育和繁殖奠定了基础。1987年“云抗10号”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现已成为云南茶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园。

先生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云南大叶种茶树良种培育及推广工作,回顾他与茶叶共同经历的岁月,从茶学研究、育种种茶,制茶评茶、教茶写茶,我深感先生的一生,是与茶共舞的一生,是探索、开创、丰硕和幸福的一生!是我们茶人学习的楷模!

愿先生一路走好,在天之灵与茶同在。

——知名古树普洱茶收藏家、研究者,《云南山头茶探秘》系列书籍作者 韩子荣


来自普洱市的多家茶企也纷纷表示,将弘扬“匠人”精神传承“匠心”,继续努力,推动普洱茶产业走向新的辉煌。

传承匠艺茶魂,将有机茶进行到底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与肖时英的故事要从1999年讲起。

“开始种茶时,因为不懂技术,地里的茶苗成活率不高,产量也低,于是我开始四处拜访培育茶苗的专家,这让我接触到了肖时英老先生。”1999年,曾从事过木材加工、养猪、养鱼等行业的董祖祥在自家的30亩地里种茶,那时,他完全不知道“绿色、有机、生态”的概念,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茶苗成活率不高、茶叶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

“在和肖老请教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肖老对于这份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对于普洱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拥有清晰的思路,可以说祖祥能够一直坚守匠人初心,只为‘做出一杯干净好茶’的发展理念,深受肖老‘一生只育一株苗’的匠人精神影响。”据董祖祥回忆,一聊起和茶有关的话题,肖老总是精气神十足,值得后辈敬畏。

在肖时英的影响下,董祖祥对公司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极度严苛,在园内配植遮荫树、套种优良树种,太阳能杀虫灯、黏虫板等防虫治虫等设施,基本实现生态平衡。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祖祥


沿着前人足迹,感悟精神丰碑的力量

“这株茶树是1958年肖时英老师亲手种下的,是目前普洱市台地茶里树龄最大、树径最粗的一棵,到现在仍然枝繁叶茂。”在位于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农场的现代茶园里,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包忠华声情并茂讲述着他与“大国茶匠”“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云岭最美科技人”肖时英相识、相知的故事。

包忠华与肖老的第一次见面要追溯到1999年。“第一印象就是亲切、朴实、专业,肖老毫无保留地把知识都分享给我们,还亲切地叮嘱我要了解自己家乡的资源优势,用好这些优势发展好茶产业,那一晚的话让我受益终身。”包忠华说。

因为这次促膝长谈,包忠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带着无性系茶树良种回去景东彝族自治县开始了示范种植。“这直接加速了景东县台地茶规模化种植步伐。”包忠华说。

2015年,包忠华在担任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负责人期间,公司遇到关于茶树品种种植和加工方面的难题。在包忠华的牵线搭桥下,84岁高龄的肖老来到黄龙山基地,认真调研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在肖老的指导下,公司通过混采混加工,研发出了“36红”品种,直接推动了晒红茶在云南的发展。

“看到这一棵棵茶树就想到了肖老,他当年亲手种下的茶树已经根深叶茂,他指导开垦种植的这片茶地成了当地老百姓的致富产业。肖老扎根边疆、默默奉献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抚摸着肖老亲手种下的茶树,包忠华心情沉重地说,作为茶企、作为一名茶人,大家要传承和发扬肖老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工匠精神,为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包忠华

来源:本刊综合

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大国茶匠 肖时英 悼念茶人 大国茶匠肖时英

上一篇:【盘点】茶界中秋营销,又潮又会玩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