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茶同古今、明心性
2024-07-29 18:28:39   作者:三胡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普洱杂志:茶同古今、明心性农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而茶叶作为最为广泛地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它给人们的启示在现代生活

普洱杂志

农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而茶叶作为最为广泛地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它给人们的启示在现代生活的表现形式上则是多方面的。人们因循四季的更替春耕秋实,从自然的节律中找到了各地喝茶的最佳方式。人们对于饮茶的时令,最大限度地发挥茶性,不仅总结出妥帖的养生之道,还把茶作为培养生活情趣的天然介质。

郑板桥“寒窗里,烹茶为雪,一碗读书灯”,寒宵兀坐,茶可成为斗室之中最为盎然的生气,幽居苦读因茶香而变得雅致高远。

人事俱往,不过今人却为此创造了许多场景,以供我们最大程度地接近古人的茶事。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在茶的画卷之中,茶的诗文之中,一次次与古人共时序、同日月,茶给予人们的共情不只在今人之间,更古今同慨,既然书卷如良友,好茶亦是岁月的佳侣。

普洱茶越来越多在城市白领间普及,大概也是因其厚重却利于收放的气度,迎合了当下都市的节奏,的确不失为一种如乐章里跳脱自如的休止符。你在海滩沐浴日光,在街头吧台小坐,在露台的阳光下会客,当普洱茶天然自成的山野之气应手在杯中绽开,这其中展现的故事并不只局促于此时此地,而是你的阅历、足迹、阅读、思维、你的交际,而茶本身也不只有温度,还有携带的时光刻度和自然的纬度。

普洱杂志

若以茶龄而论,10年普洱退青味,犹孩童乳臭初褪,20年茶去寒气,30年方可品,50年的茶方始入老味,70年臻陈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妙悟学问三境界,分别是“立”“守”“得”,茶亦给我们同样的人生启示。十年普洱正步入“而立”之年,良才美质加以锻造,正如普洱茶制作之初在核心产区精选优质原料,辅以正确工艺,这才为下一步厚积薄发的仓储之路夯实基础。此阶段茶味如人初试啼声,尚显青涩,而又颇负自诩,踌躇满志。

长者言,青稚未退,不宜多饮。待得30年之茶,正是择地善藏,仓储陈化的嬗变时期。涅磐洗礼,静待羽化。第二境界,对于做学问来说,初窥门径,正待登堂入室。越过这一阶段,自此精修,循序渐进,必臻于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这阶段的,就茶来说,可说是货真价实,老而弥坚了。

以人生而论,好饮之士和好书之人,日日对酌,手不释卷,久经浸润,必不至于面目可憎,这是自然之理经由茶叶给予人的教导。茶者,可以明心见性。

普洱杂志

本文节选自《活态文化,说不完的普洱》

文丨三胡,图|段兆顺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2年2月刊

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普洱杂志 普洱茶

上一篇:普洱茶所有的价值将会在消费市场进行重构
下一篇:直播凶猛,“做小”才是茶业大趋势|谢付亮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