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消费商,别幻想谁来兜底了,一切都是想当然 2024-11-01 13:44:53 作者:小杨 来源:茶空空 浏览:
接近年底,似乎大家后知后觉的感受到这个茶叶市场实打实的冰冻寒气。批发(整件茶以上)和零售(零散茶)的动销情况,大部分都是只进不怎么出,更甚是不进不出。这对于一个商品来说,没有流通交换,那么它的价值何在?或者价格能绷住多久?
好消息是云南市场监管部门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普洱茶广告乱象治理行动。大家也可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留意治理实时动态。
从炒茶到金融理财茶,从一直打击的假冒伪劣茶品再到广告乱象治理。
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关注上限,也就是脱离建议零售价的普洱茶价格。但是否注意到价格的下限。击穿以前行情(出厂价)为标地的下限。
商品的流通价值很重要,没有流通交换的价值也就没有商业价值。普洱茶是一个商品,自然逃不出这个逻辑。
商品要流通,就必须在流通过程中附加价格。也就是像一条小河,河水流过的区域,它的水量是必然会被吸收(消耗掉)一部分。普洱茶消费商,就是普洱茶这条河水流通要经过的一些地方。
所以,传统普洱茶厂牌,在制定茶品价格体系的时候,一般是会有多层级价格,以前一般出厂价是建议零售价的2~3折。这样,参与的普洱茶消费商依据层级的价格才会有一个合理的商品经营利润。而现在厂牌主流的是普洱茶消费商层级取消(统一一个价),只在购买数量上有一定的限制,但出厂价是建议零售价的4~5折,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消费商会觉得厂牌割渠道。
那么,在原料上,一般便宜的茶原料批发价是成本的50%,也就是批发卖100,收购制作是50成本。批发是靠量赚钱,只有卖得数量大才能赚得更多。而上百吨级别的利润空间压得更低。至于高价原料,就不可能按这个比例,一般合理是在成本价的30%内,比如一个茶每公斤1000元,卖到1300元是很合理的,23%的毛利。
但这些都只是以前的或者说理论上的。商业行为和获利都会改变一些人的想法,买卖双方随时在博弈变动的。有其它人抬价或者压价,供应方会在茶料上进行“找补”。原料的品控需要盯着就是这样来的。
而在普洱茶流通交换困难的这几年,厂牌的定制的合理茶品价格体系都在不断崩塌。轻松能在以前的行情价之下和出厂价之下购买到茶品。
那么原料端会一点影响没有?收料定制的普洱茶的其它中小厂牌出品商和消费商会没有影响?
这种因茶品(原料)在流通交换减缓或者停滞的深厚影响,会穿透消费市场直抵生产加工端。而未来可能当地zf会对产地有一些托底政策。这种事情在2006-2007年的普洱茶行业发生过。但是对于消费市场中的普洱茶消费商,能期待的就是尽快找到新的能出货的渠道平台和模式。能完成茶品(原料)的流通交换。微小的商贸茶企是没有谁会来兜底的,就算是加盟的知名厂牌的授权茶商,他们现在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茶品不流通不消费。毕竟,想拖住底价维护价格体系是需要真金白银来的,不是一个通知性的公告文解决得了的。
而同为市场中普洱茶消费——回收商,他们能收货,但你甘心那个价甩卖还好,不甘心就继续堆仓库里。毕竟,现在的市场形势,早不是行情好时候有人炒有人捂着茶价格哗哗在建议零售价基础上涨的时候了。
原料茶也是如此,你认为自己的茶值这个钱,行情也是这个钱,但你的茶不是知名茶山或者知名品牌。掏钱的人也这样想吗?消费者看不见所有成本,也不关心你的运营成本。但担心买贵了买假了买品质差了。
从厂牌的体系价格统一再到(村寨)原料的茶价统一,呈现到普洱茶消费商的一个现象也是价格统一。
这种统一抹平了批发和零散零售价格,以及体系之外的市场行情价格。必然的一个结果是公平统一的价码,会在同行存量激烈竞争之下,逐渐的失去利润。简单的茶品售卖转向融合了服务的售卖服务一体。
也就是传统的一些行内规矩逐步被法律赋予的消费者权益取代。从交易(事实)合同成立到售前售后服务,对于普洱茶消费商,如何服务或者是否做好服务的准备,这很重要。
结尾,附组有意思的数据,原料均价稳定在约40多元每公斤,但它的原料sku种类数量非常多。懂税务的应该能算出总销售额是多少?
作者:小杨,图文来源:茶空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上一篇:普洱杂志:秋说团茶
下一篇:普洱茶市场中的那些伪劣茶品,存在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