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喝茶细节|谢付亮 2025-04-20 23:29:30 作者:谢付亮 来源:谢付亮国学茶馆 浏览:
为了同时提高泡茶和饮茶效率,我就准备了两个杯子。
一个用来泡茶,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倒入另一个杯子,慢慢喝。茶具不专业,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茶叶“溜出来”。
喝完了,不忍心把茶叶丢掉,就加点热水再倒回泡茶的杯子,和它之前的小伙伴们“团聚”。有时,索性让它留着,继续泡在后来的茶水里。
自己的这一细节,起初并没觉得什么,直到读了明恩溥的书,发现其中一个类似的细节——
有些人在喝完茶之后,还会把杯子里的茶叶渣倒回茶壶,以便多冲泡一些茶叶汁。
我很惊叹,100多年前的中国人如此可爱、如此节俭,对茶叶如此珍爱,尽管在现代人看来,有些不讲卫生。
当然,你可以说那个时候是因为物资短缺,才这么节俭的。
但不可如此轻率。
很久以前,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过,曾经的台湾首富王永庆喝完咖啡,会再加点水,晃一晃、涮一涮,随后喝掉。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想起小时候,奶奶喝茶的时候,若是有茶叶“溜进”嘴里,她多半会吃掉。
我跟着学,先是吃不下,吐出来,后又觉得浪费,慢慢地适应,就吃掉了。
直到现在,对放心的茶叶,我依然是吃掉的。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是前些天,朋友送的生普,最后的一些茶叶末,我还是像以往一样,反复冲泡,只是喝的时候,要耐心一些,否则茶渣上下游动,味道会很受影响。
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2013年,为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做策划,陪同调研的当地政府领导说起一个故事,从前打狍子,射中后会跪拜感恩,并且不会多打。
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已不仅仅是生活态度。
再回头看看100多年的饮茶细节,或许这种对茶的珍惜,现在依然需要。
尽管,看上去,我们的茶叶很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若是不珍惜,肆意浪费,后果不是没茶喝那么简单,也不是没饭吃那么简单,若是严重了,大家可以结合一些科幻电影,展开想象……
更何况——
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末”饮用。
众生,皆苦。
人生,劳苦担重担。
地球,也有自己的苦,甚至苦不堪言。
只是,我们不知道,有时是“不愿意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那就珍惜吧!
毕竟,“无咎者,善补过也”。
珍惜生活中的资源,大大小小都要珍惜,毕竟,岁月流逝,年龄渐长,都渐渐明白了,物质短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当然,相对于物质,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珍惜帮你的人,珍惜问候你的人,珍惜给你微笑的人,珍惜爱你的人,珍惜体贴你的人,珍惜鼓励你的人,珍惜给你回复信息的人,珍惜一切关注你、在乎你的人……
作者简介:谢付亮,著名品牌专家、国学专家、茶叶品牌营销权威导师,《中国品牌》杂志报道其策划的“白茶娶妃”为“茶叶品牌第一案”,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其为“中国茶叶品牌策划第一人”。
图文来源:谢付亮国学茶馆,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