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全产业链规模达到1.1万亿元,茶产业更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4-20 23:31:42   作者:谢付亮   来源:谢付亮国学茶馆    浏览: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依托深厚扎实的产业、文化基础,超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发展韧劲

谢付亮品牌策划课堂

据中国新闻网百家号报道:“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依托深厚扎实的产业、文化基础,超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发展韧劲,确保了基本盘的总体稳定,目前全产业链规模约为1.1万亿元。”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也是令人兴奋的数字。

另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若是以国内人口来估算,人均为茶产业的贡献大约有780元。这个数字同样是令人振奋的。若是每个人每年能花780元买茶,那该多好啊!当然,1.1万亿元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贡献,必然有其他国家人的贡献。而且,1.1万亿元是全产业链的规模,并非茶叶销售额。我这样分析是表达自己的惊喜之情,大家万万不可误解。

我们必须看淡,全产业链达到万亿规模,还是极有意义的。我认为,这对茶产业来说,是个大机遇,必须把握好,继续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原因至少有两点。

其一,茶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做好茶、推广茶,讲好茶故事,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喝好茶,就是通过“有形的茶”来传播“无形的文化”,本质上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顺带也带去了中国茶叶、瓷器茶具,在英国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正是从这开始,英国人开始喝茶,下午茶、奶茶等等都是其后的结果。

其二,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做大茶产业,做好茶文化的传播,更能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

何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没有给出终极的标准答案,但是,在《论语》的《颜渊篇》,孔子给出的答案是“爱人”,原话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茶,带着神农氏的光环“降生”。适度饮茶,的确有益身体健康,也能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个可以安静的角落。从这个角度来看,茶显然是“仁”的,是“爱人”的!至于俭、清、和、敬、静、真、怡等等,都可以说是“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且,泡茶过程,也是茶叶“自我牺牲”的过程。茶叶,“赴汤蹈火”,把“精华”留在了茶杯,留给了人类,自己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所以,我说茶文化的核心是“仁”。当然,茶道离不开“茶”和“道”,“仁”,也应该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核心。

那么,茶产业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区域性的、全国性的都可以,然后利用文化资源做好一系列的“品牌开锋”,让消费者快速知道自己的品牌特色,进而在推动茶叶销售的同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厂房建设、茶园建设、茶叶包装、茶具、茶艺、茶服、茶店装修、日常促销等方面,都可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一切内在相通、和谐统一。具体可以参考《开锋——流行5000年的品牌成功方法》。

第二,利用自身的渠道、店铺、人脉等资源,组织各种各样的主题茶会,以茶文化为引子,广泛讲解传统文化,既能传播品牌、促进销售,又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体做法很多,关键是因地制宜,在“事上练”,在摸索中前进。

作者简介:谢付亮,著名品牌专家、国学专家、茶叶品牌营销权威导师,《中国品牌》杂志报道其策划的“白茶娶妃”为“茶叶品牌第一案”,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其为“中国茶叶品牌策划第一人”。

图文来源:谢付亮国学茶馆,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谢付亮 茶产业

上一篇:中国人的喝茶细节|谢付亮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