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精和白孟愚:民国时期茶业复兴的云南双杰「刀哥说茶」
2020-07-24 00:33:02   作者:刀哥   来源:刀哥说茶    浏览: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早已为中外茶叶界的专家学者认可,但云南人在历史上对茶树的栽培、饮用的历史却晚于内地很多年才见诸于文字,至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下:“茶出银生城界诸

昆明老照片

昆明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早已为中外茶叶界的专家学者认可,但云南人在历史上对茶树的栽培、饮用的历史却晚于内地很多年才见诸于文字,至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下:“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云南茶才首次以文字记载中浮出水面,从此云南茶业历尽沧桑,从辉煌荣耀的贡茶时代到备受摧残的战争年代…

清朝末年,随着印度、锡兰茶的崛起,曾占据世界茶叶霸主地位的中国茶日渐衰落,到民国中期,茶叶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3%,茶叶出口量由国际市场第1位跌至第4位,仅占国际茶叶市场的11.5%,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小叶种茶,无法匹敌印度、锡兰的大叶种茶。

危难之时,真英雄才显本色。民国时期,是中国茶业衰落之时,也是中国茶业大举复兴之旗帜走向全面复苏的时期,作为边陲之地的云南,以滇茶为先锋,率先打响了茶业复兴的第一枪,一批又一批云南茶人闪亮登场,谱写下不朽的篇章。

这期间,有两个不得不提的“特殊”云南茶人,他们均对云南茶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朱文精和中国第一所茶校

中国茶业复兴的第一步,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茶叶栽培、制造技术。

由于封建社会的封闭,中国茶业科技长期处于“经验茶学”状态。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接受了新思想,学习了新文化,并随着西方的农业科技的传入,特别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及其技术,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仿效建立改良场、试验站,设置茶叶专门科研机构等,才深刻地改变了我国茶业科技的落后状况,使茶业科技走出低谷,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光绪后期,已经有向国外学茶的记录:据光绪二十四年《农学报》的一篇《奏折录要》中载:“闻福州商人,至印度学习,归用机器焙制,去岁(1897年)出口四万箱,获利甚厚”。这段记载对福州茶商去印度学习的时间,讲得比较含糊,但这可能是我国派员出国学习制茶的第一例。官派出国考察的例子,只有两江总督派陈世璜去印度、锡兰考察茶业和烟土税则,及清廷派大臣至俄国考求中国出口土产销售这样两例。

至于官派学生到国外学习制茶技术的,则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我国近代最早公费出国学习农业科技的一批留学生,回国以后,极大多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诸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不少人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成为我国的著名农业科学家。

我国派学生出国学茶,起初都是到日本。第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是1913年云南的朱文精。

1913年(民国二年)昭通大关县商人张寿昌、张明经等人在盐井渡成立兴华茶业有限公司。同年底,云南派出赴欧美、日本公费留学生139名,其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熊庆来和大力整顿云南实业的著名经济学家缪云台。

不到半年时间,来自会泽的朱文精与来自宜良的同学陈洪畴一同考入位于静冈的日本农商省制茶部学习,成为中国最早学习种茶制茶的留学生。在他们毕业以后,1919年浙江所派遣的后来被尊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和著名种植专家葛敬应二人才成为第二批中国茶业留学生。

1919年12月云南省长公署任命朱文精为茶业实习所所长的委任状

1919年12月,云南省长公署任命朱文精为茶业实习所所长的委任状

1919年(民国八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朱文精、陈洪畴等人受到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农会的重视,决定为他们提供施展所学的舞台,成立茶叶实习所,所长由朱文精担任。1920年(民国九年)由于茶叶实习所没有实习场地,云南省府又租借场地,成立茶叶试验场,委任朱文精兼任场长。

1920年10月,在了解云南茶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朱文精与陈洪畴共同拟写了制茶厂开办计划书,并对经费作了概算。

1922年10月云南茶业实习所为购买茶种事给实业司的呈文

1922年10月,云南茶业实习所为购买茶种事给实业司的呈文

朱文精、陈洪畴对在勐海设立茶厂的规划,论证充分,切实可行。但因为当时云南地方财力所限,并没有付诸实施。后来在抗战时期,云南中茶公司在勐海创建佛海茶厂,与20年前朱文精的想法不谋而合,印证了朱文精的独到眼光和超前谋划。

1920年10月朱文精陈洪畴拟制的开办制茶工厂计画书节选

1920年10月,朱文精、陈洪畴拟制的《开办制茶工厂计画书》(节选)

1923年,云南成立化学工艺厂,朱文精参与筹办,拟定《筹办云南化学工艺厂茶叶部计划书》。在该计划书中,他认为要发展茶叶出口,就要建立研究部,购置器材,征集茶样,进行近现代科学分析,研究各茶样的茶素、茶单宁、蛋白质、水分、灰分以及其它矿物质等化学、物理成分,优胜劣汰;并建议在宜良设一地制茶厂,成功后推广到景谷、缅宁(临沧)。

1923年1月茶业专家胡德馨等对云南茶业实习所制出品的检验报告书

1923年1月,茶业专家胡德馨等对云南茶业实习所制出品的检验报告书

1923年(民国十二年)佛海县(今勐海县)南糯山设立云南省立第一茶业试验场。

1924年(民国十三年)云南省府向军需局租借牧野山公地190余亩,建立“模范茶园”。此时,朱文精专任茶叶实习所所长,茶叶实验场场长由其同学陈洪畴担任。从1919年茶叶实习所成立到20世纪30年代,十多年的茶叶实习所和茶叶实验场似乎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也导致后来云南省地方政府制茶的重心转到了和中茶公司共同成立的云南中茶公司。

1924年12月10日,为进一步扩大宜良茶业试验场的规模,朱文精在整理苗圃后到宜良宝洪山调查土质气候,为推广种茶寻找合适地点。时值冬季,当一行人走到山顶时,天气骤变,朱文精突然身体不适。回到家中后,身体仍时寒时热,四肢无力,但他仍然坚持授课,至1925年1月15日,病势加重,卧病不起。1月29日,朱文精与世长辞。

1938年,迁往云南的中国茶叶公司成立了“云南茶叶技术人员训练所”和“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训练所的地址最初就选在朱文精和陈洪畴当初在昆明东郊大麻苴创立的省立第一茶叶试验场,教室征用大麻苴村小学的教室和茶场的办公室。

老勐海茶厂

老勐海茶厂

其后,以云南中茶公司牵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先后在云南成立顺宁(凤庆)茶厂、佛海(勐海)茶厂、复兴(昆明)茶厂、康藏(下关)茶厂,先后创制出滇红、七子圆茶、下关沱茶等拳头产品,走上一条艰难而不屈的茶业复兴之路…1950年3月,云南中国茶叶公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管会接管,从此,公司进入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时代,民国云南茶时代终结。

朱文精,这个在中国众多茶叶史籍中甚少提及鲜为人知的中国人,这个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的云南人,创造了云南乃至中国茶史上无数个第一:

中国第一个官方派遣出国学茶的留学生。

中国最早官办茶叶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中国第一个提出对茶叶进行现代科学分析,对茶叶进行理化分析研究。

最早提出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云南的中国人。

(1922年晚他一届的学弟吴觉农再次提出)

创办云南第一个茶叶实习所。

开办云南第一个茶业试验场。

率先倡议开办制茶工厂。

1940年云南茶叶技术人员训练所学生结业摄影

1940年云南茶叶技术人员训练所学生结业摄影,图片来源网络

朱文精还认为,昆明华亭寺、归化寺、筇竹寺、十里堡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价值极高,且外运成本较低,值得推广。可惜在当时的情况下,朱文精的愿望难以一一实现。

朱文精非官非商,没有著书立说,没留下任何豪言壮语,但是历史的尘埃挡不住他迟早会绽放的光芒,浪花淘尽处,自有人杰出,他所留下的,尽管只是云南茶史上迅疾而短暂的一笔,却足够绚烂精彩。

回族实业家白孟愚

在朱文精壮志未酬黯然退场之时,另一个云南人开始登场,抓住前辈振兴云南茶业的接力棒,开始大展宏图。

读云南普洱茶发展史,“沱茶鼻祖”严子珍、“漆器匠人”范和钧、“滇红之父”冯绍裘,相信大家已都耳熟能详,李拂一、唐庆阳也一再听人提过,甚至鲜为人知的留学国外学茶的第一人朱文精,也逐渐为大家知晓。

还有一个人却很特殊,每一部记载普洱茶历史的书中,都有他的身影闪现,似乎每一个普洱茶发展关键时期,他都会适时出来,正如某些影视片中的重要配角,戏份不多却缺他不可,生平不详却令人印象深刻,他是谁?

如果我说他叫白亮成,你可能还是发懵,不卖关子了,他还叫白耀明!那个在勐海南糯山最早建茶厂的白耀明,还不清楚?好吧,他还有一个名字,白孟愚,是的就是那个与范和钧和佛海茶厂斗智斗勇的白孟愚!

白亮成号孟愚

白亮成,号孟愚

白耀明,字亮诚(成),号孟愚、莲父,回族,1893年出生于云南沙甸,民国初年,毕业于云南法政学校,毕业后回沙甸创办了新式学堂鱼峰学校、养正学校,培养出不少优秀学子,诸如北京大学教授马坚,北京外语大学教授林仲民、纳忠。史书中毫无例外地用其号“孟愚”,故知亮成者甚少,又佛海茶厂创办期间,白亮成在与中茶派的范和钧矛盾颇多,似乎是个与“正面形象”的佛海茶厂“作对”的人,故很少有对其生平资料详尽介绍的。

在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沙甸回族白亮成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在民国19年(1930年)云南省政府就委任白亮成为县长,但是白先生无心从政,就婉言谢绝,时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陆崇仁因为珍惜人才,看中了白先生的能力和威望,又委任他为云南普洱磨黑盐井保款专员,白先生在任盐保专员的两年多时间中,送至省府的银元过百万之多,且从未发生过差错,这使得省府官员和陆崇仁对他更加信任,升任他为普洱行置税务官,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经常进出车里(今天的景洪)、佛海(今天的勐海)、南峤(今天的勐海县勐遮镇),他在这里看到了茶园满山,坝子中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但当地民众的生活极度贫困。白亮成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要,于是就有了开发这里的想法,并将自己的设想报给了陆崇仁,陆崇仁听完汇报就同意了白先生的设想。

当时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出品机制绿茶茶标

当时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出品机制绿茶茶标

为了实现他的设想,在1936-1937年,他先后赴广东、上海、北京、湖南、湖北、江西等20多个省市进行考察,收集有关市场信息、资料。在了解完市场后,白亮成的第一个计划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制茶厂。为此,他又辗转去了日本,学习茶叶以及其他农作物栽培加工技术。(早在1913年,其前辈朱文精等便已派去日本,成为第一批国外学茶的留学生)。

白亮成回到云南后,把他开发车里、佛海、南峤的设想写成报告,交到当时的省政府和省财政厅。于1937年底至1938年元月,省政府同意首先筹建“云南省思普区茶叶试验场”。云南省政府以财政厅名义投资筹建“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并聘请白亮成出任场长。

1938年4月,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白孟愚在南糯山石头寨下一块盆地上开始建南糯山茶厂,选购国内优良茶种,采用科学技术栽培、管理,以试验开发更为优质的茶叶产品。而他雄心勃勃,要用机器制茶,生产能占领国外市场的茶品。就在半年后,他用牛车从缅甸拉回英国产的揉茶机、烘茶机、切茶机、分筛机和发电机,而这是有史以来进入云南的第一批现代化制茶设备。

原南糯山茶厂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遗址

原南糯山茶厂(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遗址

于是在1938年年底,南糯山茶厂发出了声动云南普洱茶历史的机响,云南第一座现代化茶厂宣告诞生。

从云南省档案馆的史料记载看,南糯山茶厂要比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早建一年,投产后主要以精制红茶、绿茶为主。尤其南糯山茶厂的机制红茶投放东南亚各国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萎凋槽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萎凋槽

1939年,云南茶样品在伦敦、香港、上海等地展出,云南大叶种茶开始引起注意。被称为中国现代茶圣的吴觉农说:“滇茶品种之发现,已使国茶提前进步二十年,滇茶类似印度阿萨密,适足以补国茶之缺陷,以之制造红茶,色浓味厚,极适合欧美人士饮茶习性。我国如欲移植阿萨密栽植而后大量生茶,恐非二十年不为功也”。从此大叶种的滇茶开始为世界瞩目。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揉茶机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揉茶机

1940年,佛海总场成立,白先生又在南糯山茶园中心区,建立制茶厂,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推行机械制茶工艺。后又从沪杭聘来10几名高级技师,制出红、绿茶质优价廉,客商纷纷前来订货,长期供不应求。

1942年,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划归云南省企业局,改称“思普企业局”,白任总办。原一分场改称安峤农场,二分场改称南糯山茶叶种植场。并新建了樟脑培植场和志安纺织厂,白兼任纺织厂厂长。白亮成为代表的“云茶派”,继承了朱文精等前辈复兴云南茶业的使命,以南糯山茶场为基础,成为与范和钧为代表的“中茶派”分庭抗礼的中坚人物。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制茶机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制茶机

南糯山茶厂厂房遗留的制茶机

此时的南糯山用科学方法栽培茶树10万株(他为当地后人留下巨大的茶树资源:现在南糯山上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茶树,就是当年留下的树种。这些都为普洱茶量产奠定了坚实现代化的产业基础),有厂房500平方米,住房700平方米,揉茶机大小各1部、烘茶机1部、切茶机1部、分筛机1部,年产机制茶2000担左右。还设立了职工医院,开辟了球场、娱乐场等文体活动设施,丰富职工生活。其间,白亮成研发的红茶行销欧美国家。尽管白亮成不是第一个在云南生产红茶的人,但他却为后来的勐海茶厂的红茶生产以及普洱茶的广为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值思普企业局兴旺、发达之际,日本侵略军自缅甸进犯中国边境。国难当头,白亮成又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他在车里成立接待站,赶造木筏50多条,供归国侨胞抢渡,使众多华侨平安回国。他还组织茶厂游击纵队,配合九十三师防守边境。

原南糯山茶厂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遗址

原南糯山茶厂(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遗址

由于战争原因,思普企业局经营一直不善,处在一种勉力维持的状态。1946年5月,企业局已欠薪数月,白亮成请求辞职。1948年,白亮成在苦苦支撑了十年后,不得不离开勐海,侨居缅甸。

范和钧佛海茶厂的创建人和第一任厂长

范和钧,佛海茶厂的创建人和第一任厂长

1939年——1942年中茶公司的范和钧等筹建创办佛海茶厂,其间和南糯山茶场以及佛海20多家茶庄利益相冲矛盾重重,范和钧以一己之力,力战群雄,后经中央采取强硬措施,决定全国茶叶均由中茶公司统一领导,统购统销,这场白亮成和范和钧的矛盾,地方派和中茶派的争斗,以中茶公司获胜而告终。但乱世年代没有赢家,也是战争原因,佛海茶厂不能正常生产,1942年11月,范和钧黯然离开勐海。

老勐海茶厂

老勐海茶厂

现代勐海茶厂

现代勐海茶厂

解放后,南糯山制茶厂划归今天的勐海茶厂经营,试验场之名称与隶属关系则在多次变动以后,最终于1979正式改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白亮成生逢乱世,却热心实业,力助桑梓,对云南现代茶业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和朱文精、范和钧一样,不应该被忘记。正如西双版纳“终身州长”召存信所言:“回族实业家、教育家、学者白亮成代表云南省政府开发茶叶以及推行海外贸易。纵观数百年来普洱茶的历程,毫不夸张地说,普洱茶品牌在国际上之所以能够打响,回族人功不可没。”

回族实业家白亮成先生

回族实业家白亮成先生

云南茶业发展史,是云南与内地、与境外茶文化交流的不朽史实,鲜为人知的云南人朱文精不该被忘记,沙甸回族实业家白孟愚不该被忘记,他们和后来崭露头角的吴觉农、勇担茶业复兴大任的范和钧、冯绍裘、李拂一一样,他们或制茶、或学茶教茶、或写茶、传播推广茶,对云南这片茶树发源地的上种植、栽培和利用茶的悠久历史的延续和继承,对云南茶人、茶事和茶文化的记录、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难以磨灭的贡献。(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作者:刀哥,图文来源:刀哥说茶,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

热词搜索: 刀哥说茶 白孟愚 茶业复兴

上一篇:谢付亮:90%茶商不懂这3个字,直接影响品牌生死
下一篇:暖暖说茶:选茶就跟选老公/老婆/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