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普洱茶的唐宋遗韵 2020-10-20 11:44:48 作者:段兆顺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男耕女织丝路繁忙;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纸香墨飞辞赋满江;今宵杯中映着明月,豪杰英气大千锦亮。”当年唐朝乐队的一首《梦回唐朝》,点燃了无数年轻人对大唐盛世的“向往”。20多年过去了,“回到唐朝去”仍是不少人内心深处的温暖向往。最近又有人说“宋朝才是中国最好的时代”,以往“积贫积弱”的印象其实被我们误读了。
姑且抛开孰优孰劣,这种争论本身足以证明,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伟大时期。这种伟大,除了经济上的繁荣昌盛外,还体现在文化上的登峰造极。而茶,也在这两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发展到一个巅峰,一举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如今唐宋时期的制茶、饮茶方法,在“有嘉木”的“南方”及内地早已荡然无存,却在《茶经》中从未提及的云南或多或少地保存下来,让我们得以从普洱茶中一窥唐宋茶文化的遗韵。
形成于魏晋时期的中国茶文化,随着陆羽一部《茶经》的问世,而在唐朝达到鼎盛。虽然史书一直以“饼茶”相称,其实唐代紧压茶的形制是十分丰富的,陆羽使用了“或圆,或方,或花”来记述当时压制饼茶的铁制模具,稍晚的陆龟蒙也在《和茶具十咏》中说“方圆随样拍”。也就是有什么样的模具就有什么形状的饼茶,而无论压制成什么花样都是饼状的,所以都统称为饼茶。
《茶经》的写就标志着中国传统茶学的形成,由此构建的茶学框架不仅被1300多年后的现代中国所继承,更深深影响着全世界的茶文化体系。“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制茶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和饮茶习俗的普及。在经济昌盛、文化兴隆的背景下,茶不只是日常饮品,还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层面。唐宋两朝,茶已成为上层人士、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一种雅趣,从茶品本身,到喝茶的器皿,到“泡茶”的方式和玩法,茶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拿现在的普洱茶与唐宋时期的紧压茶相较,就会发现二者之间在形制上极其相似。这种相似,是学习和借鉴,更是传承和发扬。现在的普洱茶,饼茶是“圆”的,沱茶是“圆”的,柱茶是“圆”的,而砖茶是“方”的,唐宋时“或圆或方”的“饼茶”与普洱茶中的饼茶和砖茶,在外观上应该是比较类似的。
“圆”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一圆一方的紧压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巧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在承载着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同时暗合了中国传统美学。
不过,在唐宋时期云南的茶文化还处于萌芽状态。云南人利用茶的历史其实应该很久很久,但究竟有多久没人能说得清楚。身处远离中原的荒蛮之地,云南人的先民是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字的,所以即便是到唐代,云南的历史基本靠传说,以及中原王朝故纸堆里点滴零碎的文字来拼凑。但作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没有文字记载并不意味着古云南人就不会利用茶,就不懂得喝茶,现在普洱茶产区内众多成百上千年的栽培型、过渡型古茶树就是明证。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唐朝时茶在云南的真实写照。从樊绰写成于唐咸通三年(862年)的《蛮书》所记载的这条史料看,当时云南茶的加工是十分简单原始的。“散收,无采造法”即便不是说茶叶采下来后完全没有加工,但至少加工很粗糙,如果非要描述一下,我想与“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比较类似。而当时在内地,茶叶的加工技术已经趋于完善了。《茶经·三之造》就记载了制茶的基本程序:采下来的茶叶经过蒸青、研捣,放入模具内压制成饼状,烘焙干燥,穿孔串在一起,密封保存。可以说与内地相比,南诏国与唐王朝在制茶技术上的差距是很大的。
但到明初情况就不同了,这时以炒青绿茶为主的散茶得到一定程度发展,饼茶和团茶的制作则片面陷入追逐奢侈和争奇斗异的境地,与普通百姓越来越远。穷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一看不行啊,散茶压成饼做成团最后还不是要撬散吗?费时费力还做无用功干嘛,于是一声禁令废了龙团凤饼改贡散茶了。紧压茶和散茶的主次转换由此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喝茶的方式也是简化简化再简化,最终朱元璋的庶子、宁王朱权提倡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把唐宋传下来的烤茶、碾碎、过滤、制作成茶粉等等程序全废了,中国的饮茶史至此从点茶茶艺进入到了泡茶茶艺时代。就在饼茶被废的时候,这项带着浓厚唐宋韵味的制茶技艺,在远离中央政权的边地云南却得到蓬勃发展,最终成就了全世界茶叶大家族中,无论是外形还是内质都最为丰富的普洱茶世界。
如果抛开情感因素考虑,比较确信地是从明朝开始我们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时代。
关于紧压普洱茶的最明确记载,出自明万历年间谢肇淛的《滇略》。“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昆明之太华,其雷声初动者,色香不下松萝,但揉不匀细耳。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
这是最早最确切地记载紧压普洱茶的史料,可以看出在明朝建立200来年后,“普茶”也就是普洱茶被当时云南各阶层普遍接受,作为一种畅销商品在云南广为流通。“蒸而成团”则指出当时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得到质的改变,已由唐朝时期的“散收,无采制法”,演变成将晒青毛茶蒸揉后制成团茶形式,但制茶技术还是有缺陷的,以至被当时的中原人士认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差胜饮水耳”。
明朝时云南茶叶的加工技术之所以有较大提升,应当与明洪武年间内地大批移民迁入云南不无关系。至少,他们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包括制作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的工艺。
制茶技术的提升,以及紧压技术的引入,加上劳动人民的智慧,为随后普洱茶外形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从“无采造法”到“蒸而成团”,普洱茶在沉寂中默默守望了上千年时光后,开始了“名重天下”的旅程。道光年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也即到19世纪初,普洱茶仅贡茶就有八种花色。
地理上的距离,一度是品质优异的云南大叶种茶向前发展的障碍,但当紧压茶制作技艺嫁接到普洱茶身上时,普洱茶不但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载体,也将紧压茶的技术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的普洱茶,从圆形的七子饼茶、方形的砖茶到碗形的沱茶、心脏形的紧茶……各种形制相继出现,最终形成了令人着迷的普洱茶世界。
灿烂的阳光里,一片片云南大叶种茶正舒展腰身,恣意地长在高大的古茶树枝头,吸纳着阳光的温度和气息。当它们被一双巧手采摘下来,杀青后被平铺在太阳光下晾晒,水分挥发留出的空隙被阳光的味道填满,永久地贮存在肥厚的叶脉间。这就是普洱茶的晒青毛茶,被蒸压成饼砖沱后叶与叶紧紧拥抱在一起,于黑暗中默默地静候着岁月的流转。
即便没有光,蜷曲的叶片仍会在一个个或大或小或独立或开放的空间里,透过一丝丝的氧气和水分,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依托地沉积着时光,让生命不停地流转。这是一个美的升华,美的转化,也是美的再创造过程。从优异的生长环境,到雨露的滋养,到阳光的雕刻,到加工成型后柔美或硬朗的线条,到生命的转化,再到口腔里释放的滋味,普洱茶集大美之成于一体,最终全部释放在一杯浅浅的茶汤中……
如今,在诸多茶的制作工艺上,我们已经看不到唐宋时期团茶、饼茶的身影了,惟普洱茶还承载着的唐宋遗韵,让我们在品饮普洱茶时不但感受到“品味历史”的精神愉悦,还会遥想起那时的物华天宝、纸香墨飞。
普洱茶所承载的唐宋遗韵,不仅体现在形制上,还蕴含在饮茶方式中。当年南诏人“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算是在喝茶方面跟唐朝人学了个皮毛,不过在内地人的传统生活中几乎早已经绝迹的情况下,唐宋时期的一些饮茶方法还负载在普洱茶的身上。比如云南多个少数民族日常饮用的烤茶,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以及藏区一带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煮饮,通过普洱茶这条脉络,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不少唐宋时期的印记。
可以说,唐宋时期是历史上茶文化兴盛的时期,是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度,也是唯一能配得上“茶道”这两个字的时期。今天我们所说的茶道也好茶美学也罢,基本都是这个时期文字记载的复刻版而已,即便茶品更优异,环境更雅致,器皿更奢华,茶席更精美,从茶文化特别是茶道的角度看,都难以企及唐宋的高度。其实道与不道,不在于表现形式,而在于心境,在于与什么人一起喝茶,在于精神层面的享受。而看似最简单的,在今天却总是最难实现的。幸好还有一方一圆的普洱茶,于“天”与“地”的交融间为爱茶的人呈现一杯浓烈、醇厚、绵长而又让人愉悦的甘美茶汤。
作者:段兆顺,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