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美食与茶道 2021-01-21 01:52:57 作者:谢锐勤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之前约好友在郊野密林中的草堂里喝茶闲聊,专心研习普洱的好友现场演示茶道,不同山头、不同年份、不同品类的普洱在其精致冲泡下,散发出不同风味与气质。
喝茶器具最基本的是水、茶壶与茶叶,而好友在有限的器具中寻找无限的技能,在无限的技能中找得品茶的乐趣,每一杯都是不同的滋味与感受,最终身心完全沉浸在一片树叶的芬芳中,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受感染。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记得前段时间观看纪录片《寿司之神》时,一直为小野二郎的专注所膜拜。
三流的厨师,寿司就是寿司,厨师就是厨师,两者完全隔离,厨师面目不清。
二流的厨师,美好味道传递出良苦用心,精美寿司的背后是匠人精神的体现。
一流的厨师,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寿司与厨师成为彼此品质的专用代名词。
作为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激活了每一个饭团和鱼片的灵气,让每一口寿司都充满泪流满面般的感动,最终寻得人与寿司的灵魂归一。
在寿司的世界里,寿司就是小野二郎,小野二郎就是寿司,小野二郎将寿司演绎成生命的绝唱,成为高山仰止的顶峰。
寿司如此,茶道又何尝不是呢?
于大多数人而言,茶是茶,人是人,茶只有功能作用。谁泡的不重要,泡成啥口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止渴,因此将明前龙井烫成苦涩老芽也不在乎了。
于爱茶者而言,茶中有人,人中有茶,茶具有审美意义。大红袍就应该有大红袍的岩韵,普洱就应该有普洱的层次感,茶的芳香在泡茶者的匠心下汩汩流淌出来。
于茶痴而言,茶就是人,人就是茶,茶成为生命体验方式。“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茶中有树叶,有山水,有生态;有自己,有众生,有天地。这是一条通往伊萨卡的神奇之路,隐藏着无穷的意蕴。
如果说三流的泡茶者是手上的茶技,那么二流的泡茶者就是精神的茶艺,而一流的泡茶者便是生命的茶道。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无法突飞猛进,无法快速超越,需要潜心笃志,脚踏实地,即便不是十年如一日的磨炼,至少也是“一万小时定律”。
小野二郎名下的学徒,连简单的捏饭团和煎鸡蛋都需要数年夜以继日练习,直到他觉得能上桌请客人品尝才算合格,而追求完美就是一个无止境的修炼过程了。
也许,手上的茶技偶尔也能达到精神的茶艺水平,偶尔也能进入生命的茶道状态,但不稳定,不持久,茶路与心路都需要时间去沉淀,去酝酿,去发酵。当进入生命的茶道后,虽然茶叶还是那个茶叶,水还是那个水,但茶水中的内涵与冲泡者的心境,已经千差万别了。
从有我到无我,从身外之物到身外无物,小野二郎打通了人、米和鱼之间的“任督二脉”,从而在世人面前展开一个完美的寿司世界,这背后该是怎样宽广的境界在支撑啊?
“从来佳茗似佳人”完美的茶世界,又何尝不是树叶的灵性与人的灵气贯通后的惺惺相惜呢?也许,这午后的草堂,我们喝的不是茶,是生态;喝的不是生态,是心境;喝的不是心境,是天地人合一。心系一处,似乎连雨后草堂湿漉漉的空气中,都飘荡着茶香,我们拥有的是一片密林,又何尝不是一个空灵的世界呢?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美食与茶道的征程,也是星辰和大海。
作者:谢锐勤,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