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七子號:为什么我们最终落脚在了普洱茶? 2021-04-06 17:07:55 作者:思考鱼 来源:開元七子號 浏览:
1、起因
“听说全勐海的酒店都被订完了”,今晚我们得继续驱车赶回景洪市;如果连景洪都没有酒店,我们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普洱市。
当朋友对我说时,我还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难道就因为明前普洱要上市了?”但现实验证了,还好当晚我们凌晨就到景洪,将就住了一晚。
我也因此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越来越多老茶客落脚在了普洱茶?
2、生态环境体系
普洱茶属于地理标志产品,集中在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临沧市、大理市等地。
当下的云南,是中国地貌最复杂、文化最多彩的省份:
这里有永不回应的高冷雪峰,如云南最高峰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中国位置最靠南的冰川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
有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如西双版纳,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热带北部边缘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
有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独龙江、怒江、澜沧江、沙江、元江、南盘江六大江河奔流而下,其势能已经无可阻挡;
有静谧旖旎的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等等,星罗密布,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
但早期的云南更像是一个“平面”,低矮的陆地、凹陷的湖盆,构成了它的主体,在距今6500万年以来,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猛烈碰撞,青藏高原及其东部的云贵高原,大幅抬升,云南的“立体化”就此开始:
它的西侧,被挤压的大地接连隆起、断裂“折叠”出一众山脉即横断山脉,自西北向东南逐步阶梯散开,在南侧就是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的哀牢山、无量山,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在此交汇,湿润多雨、云雾缭绕,这种高山云雾覆盖了大半个云南。
在东部“空间折叠”中隆起的云贵高原,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好似等待着人们的瞻仰,而在这些高山地貌间,形成了上千个面积不一的坝子,星罗密布,点缀其中。
背靠喜马拉雅山脉,云南地势北高南低,加剧了气候变化,900余千米范围内出奇地形成了7个气候带(区),相当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气候变化;更惊人的是,在局部的高山居然出现了气候垂直带谱,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气候变化更是被压缩在了仅仅数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如此紧凑的范围,拥有如此丰富的气候类型,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相对折叠的地形地貌,又将境内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小型生态区,加上南亚东南亚的暖湿气流扶摇直上,突然遇到北部高山的阻拦,瞬间大量积聚形成充沛的降雨,并形成的多条河流将水资源从北向南调配,其中澜沧江途径迪庆、怒江、大理、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出境后最终汇入大海,就在澜沧江流经的保山、临沧、普洱、版纳一带,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长区域。
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壳运动形成阶梯化的地质地貌,独特的小环境形成丰富的动植物生长形态(混生、共生、多样性),丰富的降雨,为境内,尤其是茶叶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温床。
现在,每年都有大量茶客前往茶山,一睹茶叶这神奇叶子的芳容,名义上看茶,实际是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已经对现代化产生了厌倦,我们急需时不时回归大山深处,感受高山云雾、体悟自然之美。因此,生态环境好,绿水青山,成了普洱茶的一大符号,也就是我们从生态角度切入来反复提的点——“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生态环境好”。
所以,普洱茶的好,首先就落脚在这生态环境体系上,我称之为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体系。
3、发酵变化体系
在茶类里,普洱茶是最先被认同为“可以存的古董”,为什么这么讲,背后就是它的发酵变化体系。
从历代茶人口述历史中,就有乾隆与普洱茶的佳话,实际濮少庄主奉送贡茶进京,他熟知的贡茶也就是现在的晒青毛茶压制好的普洱贡茶,但是经过长达三四个月马背上的装卸运输,茶叶产生了变化,开汤与离开普洱府时的样完全不一样,故此才发生了上吊这一幕。那时候,人们还真没有发现普洱茶的独特价值,也就是发酵这一秘诀。
我有一个小毛病,每次喝新茶,在享受了新茶的清新之韵后,我都会不太礼貌地询问:“有没有去年或者几年前存的同款茶?”为什么?因为新茶确实难以品出它的独特性,只有一招,那就是尝一尝一两年前、甚至几年前同款茶的滋味。
这样新旧一对比,香气、口感、滋味一目了然。无论是在茶农手里、还是在茶商手里,这几年时间的存储,让茶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新茶与旧茶的对比,新茶存几年后,会变成什么口感滋味,心里有了谱,也就更容易判断一款茶的当下价格以及未来的收储价值(此法因人而异)。
实际,略微了解普洱茶的茶友,都有各自不同的体验。无论是古树普洱、还是大树、小树普洱,在鲜叶采摘之后,需要经过几个小时的萎凋处理,半个小时内高温铁锅杀青,十几分钟的揉捻,最终在晒棚里晒干,熟茶则还需长达几月的发酵工艺,方能有了初步的普洱雏形;但是砖饼沱还需瞬间经过高温蒸汽让茶质地变软,再经过石磨/机器的“极限”压制定型,才可成为我们见到的七子饼形状。
经过如此千锤百炼,原本已经适应热闹非凡场景的普洱,突然一张棉质包裹起来,七饼一提,四提六提装箱,被封存在茶仓、茶室、甚至是不同城市的书房库房,从此无人问津,可能是它没有想到的,尤其是普洱生茶,无人问津的时日可能长达几年、十几年、几十年。
如果我能幻化为其中一片茶叶,这千磨万击,这冷热交替的待遇,估计我是无法忍受的。但是普洱茶,每一片叶子都经过了这复杂的工序,经过热闹非凡的折腾,再经静谧的岁月之刀,硬生生将这叶子打磨得汤色从翠绿透明,逐渐为浅黄到橙黄、金黄、红浓、红暗,滋味由单一变饱满,最后变成囊中之宝。熟茶的人工发酵工艺,加上成为砖饼沱后这一连串自然存储陈化过程,就是普洱茶的独有的发酵变化体系,同时也赋予了普洱茶更高的价值。
因此,普洱茶的第二个好,就好在无与伦比的发酵变化体系。
4、滋味层次体系
普洱茶不仅是好,简直就是妙。
好在哪?妙在哪?归结为一个点,就是茶汤入口的那一瞬间,陈韵有没有?茶香有没有?又是什么香?普洱茶的自然味有没有,是甜、是苦、是涩、是酸、是水味?还是甜苦涩的集合体?谁在前、谁在后?水性怎么样?是滑、是化、是活、是砂、是厚、是薄、是利?喉韵有没有?是甘、是润、是燥?生津有没有?强烈嘛?是两颊生津、是舌面生津、是舌底鸣泉?
呀,简直就是妙不可言,但是上述的这些韵、香、自然味都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一类两类三类四五类的集合体,有时分先后、有时全面出击,有时几乎分不出谁是谁,茶汤入口,满嘴生香、满口生津,似“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春风拂面,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排山倒海,又似“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磅礴气势,真是谁喝谁知道。此处就不再过多赘述。
因此,普洱茶的第三个好,就归结为无与伦比的滋味层次体系。
5、保值增值属性
看似平凡的一片叶子,实际确实是不平凡。
哪怕环境再生态、发酵变化再独特、滋味层次再成体系,如果只是一个食/饮品,还只是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上升为“琴棋书画诗酒茶”而已;人要安身立命、繁衍生命,就必须得有持续的价值,农耕文明安身立命法宝在于土地、种植及相关衍生物,而现代社会已经远远超出这个范畴,一语道破,就是保值升值,而普洱茶恰恰又具备了这样的特性(哪怕有人不赞同,但是它已经具备了)。
1963年北京故宫在清理清宫贡茶的时候,无意间清理出了一批普洱茶,有的甚至是道光年间的陈年普洱团茶,大的跟西瓜差不多,小的跟兵乓球差不多,而且还可以开汤品饮。估计这是普洱茶成为的古董,离我们最近、也是最直观的证词。
有人就会说,普洱茶存上百年,都可以品饮,以现在的条件去存一些,毫无难度?这是肯定,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存茶没有难度,甚至可以海量存储;当时故宫清理贡茶,普洱茶最终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原因并不是完全聚焦在可以品饮这个点上,而是与其他进贡的各类茶作对比,据传其他茶类都已经化为灰烬,只有普洱茶还依旧有形、品饮有色,所以,这一局,普洱茶毫无悬念地完胜。
加上后来大量普洱茶在港台茶客等手中,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岁月变迁,手中的普洱茶依旧有形有色有滋味,甚至开汤后顿感滋味升华、岁月知味,加上邓时海老师撰写《普洱茶》书中所提“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普洱茶定位的传播,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价值被大众广泛接受。
那些年代更久的普洱茶,不仅是稀缺品,而且是高价值品,为“类金融产品”。如此说来,当下我们的存储,是否就会带来明日的不贬值、变保值,甚至升值呢?
因而,普洱茶就同时具备了保值升值的独特属性。
因而,我突然意识到,喝普洱、品普洱、学普洱、追普洱,归结为一起,就在它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体系、无与伦比的发酵变化体系、无与伦比的滋味层次体系及无与伦比的保值升值属性。
6、福利时间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对開元七子號的持续关注,共享一个明前茶,即头春普洱的小福利(先看图)。
茶叶背景调查
2021年3月28日当天采摘的头春景迈(上图为干茶叶底图片),经过纯手工制作,于4月2日到货。
冲泡滋味
茶叶干香突显,第一道茶汤润公道杯兰香扑鼻,茶汤入口回甘生津明显(俗称“满口冒口水”),新茶清新感强。
福利情况:分装100克/袋-牛皮纸袋
福利价:99元/袋。全部包邮,共计66份,做完为止,联系思考鱼。
文图创作|思考鱼,首发|開元七子號(ID:yespuer),文图参考|邓时海《普洱茶》,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