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茗粥到泡茶,一杯茶走了多远「一如茶香专栏」 2021-07-26 01:46:29 作者:叶羽晴川 来源:味觉的审美 浏览:
从时光之海撷取茶的碎片。从茗粥到泡茶,茶在告诉我们什么?
茶提供了一个可能
茶叶被发现到被利用,这里经历了多长时间,真的不好去推算。
在时光之海里,我们生命的长度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所以,我们要认知这个世界,就需要通过对历史的观察,考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经验,从而让自己在这短暂而漫长的一生,有自己愿意欣赏的光彩。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很多人期待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样子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自己都不清楚。
我们只能从前人或者他人的经历中去探索发现一些共有的规律,从而实现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
茶,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可能。
很有意思,茶是物质,也是精神的。从一片茶叶颤颤巍巍地突破寒冬,触摸到自己生命里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它就注定了它要走完不平凡的一生。
茶能解决平凡人最为朴素的需求——解渴。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就是一杯解渴的水,这是一杯有味道的水;这是一杯好喝的水……凡此种种,都是日用之需。
而在历史的规律中,日用之需基本都归于俗用。
而日用基本解决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好看,好喝,好用,好听……或者是更好看,更好喝,更好用……的可能。
于是就有了“讲究”这一说法。
这时候事物雅的一面就逐渐地浮出了水面,由此就诞生了种种的艺术门类和方式。
而茶终其一生,都前进在更好喝的路上。
然而,视觉艺术终究是人类最为容易接触和接受的艺术。
正式因为如此,茶文化在味觉审美的路上一直都在艰难地跋涉,盖因作为人的这么一个生物总是容易迷失,作为茶圣的陆羽也不例外。
《茶经》论“邢不如越”,其理由有如下三: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在陆羽说“邢不如越”的三条里面,没有一条是跟茶的味道相关联的。这是甚为可惜的事情。而由此,我们又会发现“紫砂益茶”的说法甚嚣尘上。
然而,再来看看紫砂器中以益茶闻名的著名款式未见有一。
当然,其他奇形怪状具有视觉审美巧思的茶具艺术品层出不穷,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带动了茶产业的发展,却也把茶文化往视觉审美的艺术道路上带得越来越远。
现今的茶艺表演、茶空间其实也是一脉相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种茶和制茶方面,专业技术的优势却又在不断地被体现出来。
我们的茶叶品类越来越丰富,茶叶品质也越来越高,而茶,始终沦陷在日用中不能自拔。
究其原因,终究是品茶者的漫不经心。
当然,会有人说:谁说我漫不经心了,我烧水用铁壶,煮茶用银壶,喝茶用鸡缸杯!泡茶用名家紫砂!都是名器,也都有名气。然而,有哪一个器型或者工艺是因为助益于茶汤的滋味而名闻天下的?
茶出味,器载味,水呈味,人得味。茶之用,以味终,以味始。故,品茶:味觉的审美。而泡茶,则是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
对于每一个泡茶人来说,泡茶的过程就是寻味的过程。
对于每一个品茶者来说,品茶的过程就是赏味的过程。
虽然在几千年的长河里,寻味的过程总是磕磕绊绊而不自知,拨云见日的时刻终究还是要到来的。
余光中先生说:世上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忙出来,唯有文化是闲出来的。
而我个人认为,作为农耕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能“闲”。和狩猎相比,农耕相对来说收成还是有一个基本保证的。
对于人来说,吃饱的保证大于一切,这也是“民以食为天”的本义。在现今这个时代,吃饱已经不是最终的追求了。
在基本的物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之后,“闲”情成了颐养心灵的最佳灵丹,而茶,就成了这棵灵丹的承载之物。
种茶,是种茶人的艺术创作。制茶,是制茶师的艺术创作。泡茶,是泡茶者的艺术创作。品茶,这是对所有创作的认证,和对自我生命品质的提升。
生命的价值在于“授”,而不是“受”,故而创作和付出才是生命意义得以伸张和呈现的唯一途径。
才有了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付出才是收受的源头,处后而能身先。
而茶,作为天地之间毫不起眼的植物,在被人类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让人类发现万物之美,生命之美。这一过程中,又使得人类不断地“窥己之不足,而成他人之美”。
茶之为用:饮,得味。人之为用:利他。
蛮荒时代,古人赤身裸体在原始丛林中奔走,吃了这一顿不知下一顿,生命中总是充满着焦虑和不安,活着不易,而死却太过容易。
究竟是饿死,还是被咬死,病死?在狩猎的过程中,往往不小心就成了猎物的猎物。
当茶叶从众多的可食的植物中脱颖而出,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生命状态得以开启。
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大门。
有意识地用火,使人类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无限丰富。正是因为用火,才有了生嚼食物到了可以利用火来烹煮食物的过程,也就有了“茗粥”,也就有了人类向美好世界一窥的可能。
究竟是不是神农把茶叶从众多的事物中分离出来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开始很认真地利用起上天馈赠给我们的这一礼物了。
茶叶从最初的不加工,到粗加工,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也就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
因缘和合之下,《茶经》因运而生。
从此我们利用茶叶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依据,实现了有据可查,有据可依,甚至是因此而生发出无数的可能。
讲究的开始,就是文化的发端。
从煮着喝就可以,到如何煮,从火、水、器逐一讲究开来。
虽然这过程有太多的误会,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能说明茶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文化的发展是一模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到其他文化发展所需要经历的,茶文化也得经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是我们对于茶文化的发展就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和期待,而不是停留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之中。
煎茶,火的大小,老嫩都有讲究。这比前人已经前进了很大的一步。然而,好玩的人类却由此开启了——可不可以更好玩?
遂,点茶盛行。
和煎茶相比,点茶更具有娱乐性,也更方便大众的参与。
由此倒推的是,对于茶的工艺要求就越来越高了。当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都开始沉醉于这一活动的时候,也是这一活动发展壮大最快的时候。
在宋代,点茶在皇帝宋徽宗的推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他们的追捧之下,龙团凤饼的价值节节高攀。我们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就可以看到: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龙团凤饼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正是因为好玩,由此而带来了斗茶器具的更高级需求,催生了建盏的诞生和发展。
这一切看似没有问题。
然而,龙团凤饼的生产导致了一系列的腐败和民生问题。
这一情况到了明代,在朱元璋的一声令下,龙团凤饼就彻底变成了历史的遗迹。
从那时起,各个茶叶生产厂家开始在散茶的生产上发力。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明代是中国茶叶史上茶类逐渐丰富和完善的时代。
这和朱元璋的废団兴散有没有直接关系,是值得做深入研究的。
散茶的大兴和重视,带来散茶冲泡器具的大兴,特别是紫砂壶的出现,从而带动了更多的文人墨客对茶的关注。
从茗粥到散茶,究竟经历了什么?
当我们翻开这一段历史,我们就知道了。
茶之为用:味。人之为用:利他。
由此而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茶之本“味”,味好而茶存。人之本“利他”,善于“利他”而身“存”。
几千年,由茶而知己。才知“茶如人生。”
作者:叶羽晴川,图文来源:味觉的审美,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上一篇:普洱杂志:1984,春天的故事
下一篇:普洱杂志:茶中自有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