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专场茶会:大红袍的真相&续汤三次的“火锅”
2021-12-26 08:01:44   作者:一石头   来源:味觉的审美    浏览:

武夷四大名枞里,就有大红袍,其他三款依次是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这里的“大红袍”就是一个特定的品种。

大红袍专场茶会

今天的“大红袍”专场茶会,七位茶友,两位老师,我和任雷是老茶友,其他都是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参加茶会的,都是“崭新”的茶友,结果叶老师马力全开,“以茶载道的人生之课”加了一场又一场,风头之劲完全盖过了今天的主角“大红袍”,难怪有新茶友说“今天的茶汤没怎么喝懂,不过鸡汤喝的真痛快!”真的,今天每一次“加课”都像是火锅续汤,而且还是高汤,再接着一通通的“咕嘟咕嘟”,乐的我心里面开出了花。

开场,一如继往地引发人生的思考。

技术和艺术一定是为生命服务的。我们并不是“买到好茶”就能“喝到好茶”了。茶叶是原材料,泡茶是创作的。”叶老师说,有一次朋友们拿出一款茶让他泡,喝过之后都觉得他太厉害了,怎么能把不好喝的茶泡的好喝?真相是:朋友之前把好茶“泡坏了”,现在只不过是叶老师把“好茶”“泡好了”。“你是真的爱那个人吗?那为什么对方偶尔一个你不喜欢的眼神你就生气了?你其实爱的是自己而已,——习茶,让我们可以不那么犯浑。”(我觉得直接引用叶老师的这句原话更有冲击力,意思就是习茶让我们更加清醒、有觉察。后面的“加课”对这个道理有了境界的提升。)

大红袍专场茶会

再来说说“大红袍“吧。

“大红袍”,其实一般泛泛喝茶的人,会把武夷岩茶等同于“大红袍”,都有那个味儿,一喝起来,就会说喝了“大红袍”,这时大红袍就是一个“泛称”。

然而武夷四大名枞里,就有大红袍,其他三款依次是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这里的“大红袍”就是一个特定的品种。

武夷山的一位老前辈姚月明先生,负责《中国名茶志》的福建卷主编,记录北斗和九龙窠在60年代末均曾于衰老茶树上剪穗扦插,成活三株,北斗峰的称北斗一号,九龙窠的称北斗二号。但是后来经基因调查,不是真本。

而众所周知的摩崖石刻“大红袍”三字上所种植的茶树,是奇丹,只是“大红袍”的替身~所以,北斗和奇丹,是单一品种,被误认为是纯正的“大红袍”;而“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先生率先通过“拼配”获得的“大红袍”的口感的做法,已经成为市面上流通最广的“大红袍”样板。

所以,“大红袍”的真相在于,真正的大红袍,谁也不知道在哪里,但是这真的重要吗?茶汤的滋味才是重要的。通过这次茶会,我们只要了解,北斗(一、二号)、奇丹都可以被称为单一品种的“大红袍”;其他称为“大红袍”的,都是拼配而成的,不同厂家拼配的品种多少、拼配比例各不相同,导致口感也不尽相同。

大红袍专场茶会

叶老师说,商品“大红袍”如同“八宝粥”,都是拼配,但是原料有些微的不同,所以口感上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

今日的茶品,临时增加了一款,“奇丹标准样”;然后依次是“清香大红袍”,“浓香大红袍”,“一级大红袍”,“北斗一号”以及“特级大红袍”。

对于我来说,今天“大红袍”茶品远不及上周参加的铁罗汉专场喝的清晰——我刚形成的一个印象:特别好的茶(单一品种),它的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可以令人细品之。

今日茶品的前三款(“奇丹标准样”,“清香大红袍”,“浓香大红袍”),干茶香有差别,茶汤在浓香型那款第一杯焙火味较重之外,想找特征挺难的。关注点也不会停留在“茶汤顺滑、细腻”上,总之我自己喝就是“特点不太鲜明”的感觉(可能拼配大红袍比较综合,所以特点反而不太鲜明)。

然后叶老师说,“标准样”是武夷山地区的岩茶专家共同认定的,“标准样”品种特征鲜明清晰,便于茶友学习。

“清香大红袍”,有一种复合的花香,茶汤的层次和丰富度相比“奇丹标准样”有提升;“浓香大红袍”口感的细腻程度就更上一个台阶,回甘、香气也会持久一些。这样了解之后,感觉我脑中的线清晰了一些,但是我口感的记忆却已经随风远去了……

大红袍专场茶会

有新茶友提到,喝茶喝的是“灵魂”,然后叶老师的“加课”适时的出现,缓解了我的这个尴尬。

茶中的“灵魂”可以用“气韵生动”来体会,“韵”是什么?我们听到过(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到底什么才是“韵”——是那种“舌面沙沙的感觉?”

讲“韵”之前,叶老师岔开来先说了“雅”。“雅”,和“吃饱穿暖”没有关系。同样是种白菜,看着白菜发芽、长大、成熟,脑子里盘算着是怎么卖更好的价钱,看着白菜发芽、长大、成熟——欣喜生命的变换和力量;雅和俗这样分野了。

一提到喝茶,就提养生、健康,有着一个明确具体的目的,喝茶的“雅”就立时少了太多。

回到“韵”,它不是具体的东西;它是一种感觉,带给你美好的回味,会令你深深地去想,去思念,是一种人间值得的感觉。“余音绕梁”,它一定不是一根具体的弦,不是具体的梁,而是那种令你久久回味的美好感觉。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又会提到“舌面沙沙的岩韵”呢?“

因为一旦具体了,茶就好卖了~~”。有茶界的学者说喝茶养生,茶多酚、茶多碱有益身体,但是他们自己都喜欢喝氨基酸丰富的茶叶——因为鲜爽甘甜,而茶多酚、咖啡碱会让人有苦涩的感觉……所以,我们究竟是要人云亦云的深陷坑中迷惘徘徊,还是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冷静,找到与自己相应的那一杯好茶呢?

大红袍专场茶会

再续一次”汤”

一般而言,喝茶讲究“形色香味”。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好看的茶不一定好喝,好喝的茶未必就一定好看,所以在如茶喝茶,一般不去追求茶叶的外形。而汤色,会因为茶汤多寡而不同,也不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喝茶,最为注重的还是香和味,在香和味中,味又是核心的核心。

喝茶就是“味觉的审美”。在如茶,不会听到六大茶类,看茶泡茶,看的是茶叶的“粗细,整碎,松紧”,好茶的特质一定是各方面(香气、滋味、回甘、生津……)的好、快、持久等表现。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需要的是一个完整体系的建构,才能作出基(正)本(确)的判断,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斧头的零敲碎打。

判断一款茶值不值钱?可能如茶工作室一款几千的红茶,滋味和香气可以随便PK掉市场上某大品牌几万的红茶,现实却是:几万的红茶欲购难求,几千的红茶可能无人问津。

不管是大品牌的营销策略、还是供需策略,它的价格自有其合理性,所以没有参照的比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并不是一个“值不值”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得有一个口味的养成,然后自己才有能力去找到符合自己性价比的好茶。

大红袍专场茶会

喝“北斗一号”的时候,品质明显有了一个提升,各方面的特点都鲜明了一些,然后就有茶友提出来跟前面的奇丹有些像。于是叶老师又泡了一遍奇丹,他也很认真地喝了一下。然后把这个“相似”作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读。

“喝茶的误区”。

一般而言,一个领域里新人和老人,“我以为的”和“你以为的”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如果有茶友问及一个有关茶的问题,尤其是口感上的问题,叶老师的回答都非常谨慎,因为每一个人对相同词语的定义不同;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能否表达重点都会有偏差,都会令最后作出的判断大相径庭。

以刚才的“口感相似”而论。

新茶友提出和前面的“奇丹”相似,专业一点的茶友就很容易在潜意识里判断是因为这两款都是单一品种;然而新茶友一般是关注不到这一点的,对TA而言,品种、口感、单一品种这种背后的逻辑都还照顾不到,TA说到的相似,可能就是因为这两款都偏花香型、这种更加表面直接的印象,反而会令TA印象深刻。

所以,当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验证的过程。切不可草率行事。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大大彩蛋”了。

大红袍专场茶会

续了一锅更高的汤哈。

佛教的修行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我执”,“我”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我就是问题!”“我”不是具体的,我是一个不断提升认知的过程。

比如,今天你第一次来工作室,找不到地方,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下一次来你就很轻松了,因为你的认知变了,提升了——曾经的经历都会在身上留下印记。

那“认知”要如何提升呢?通过“学习”,叶老师称之为“二方”,方向和方法。

正如同我们要先知道有北京,然后可以坐飞机或者火车、汽车等去北京,这就是方向和方法的区别,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方法”对不对呢?找谁去问、导航又在哪里呢?“过程如何”非常重要,因为很可能在路上走着走着,你就找不到方向了、就迷糊了,这时“升级版的认知提升”来了!

“原理”——事物发生的原理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是检验过程中方向是否偏离、方法是否准确的标准。很庆幸,在如茶,关于“泡好茶”这件事儿,三者皆已俱足,一学一个准,出来都是泡茶大伽!想象一下,你买了一款茶,去交给别人泡,让别人来呈现茶叶的好坏,你来判断,这是很有问题的。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你自己有能力泡好它,有觉察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自己相应的),从而实现“自己能从容地找到一杯好茶”,这才是叶老师最终想让大家获得的内容。

大红袍专场茶会

通过习茶,获得泡好一杯茶的能力;通过学习,提高认知,减少遗憾,让生命多一些色彩。

我们不仅有把好牌打好的能力,更要有把烂牌打好的能力。任何时候,先找自己的问题,再找别人的问题,再来解决问题。大家都是装东西的容器,器以载道。

先把自己这个“器”打造好,才能承载更多。通过习茶,我们了了分明,内心会更加“笃定”,这种心安的“笃定”,让我们不再游移不定,生命中无谓的能量消耗将大大减少,幸福指数从而大大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的“顺其自然”,“自然”到毫不费力,其实背后处处在在都是“用心”。比如如茶花园的亲切怡人,一定是叶老师亲自体验在里面真实的休憩办公,将所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才有诸位茶友之后感受到的“亲切怡人”。

内心的“笃定”,除了了分明的觉察之外,技术也得跟得上。刻意练习之后的扎实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前提。功夫的练习一定是在真实的泡茶体验下进行的。沸水出汤一定得是100度的水堆得满溢了碗口、靠着水的张力才不至于流出——练习高于平时,才能在平时泡茶泡的“自然”。

我们看不清楚一件事儿,只有一个原因——能力不足!能力不足就去练,刻意地练(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时间长度,及时和正确的反馈,及时的修正),当我们有能力把茶泡好,我们也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2021/12/20

大红袍专场茶会

文:一石头,图文来源:味觉的审美,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大红袍茶会 大红袍 大红袍茶

上一篇:近期普洱茶市场成交量有一定上升,无常世事难料变得越来越快
下一篇:高情商的喝茶人,一定不会做这5件事!快来对照看看你做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