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村丨万里京运第一站
   作者:凹凸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现今白雾村中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达3000余户,仍然保持着滇东北山区集镇古老的淳朴的风貌。地摊或者商铺里,卖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玩的用的。
 
普洱杂志
 
白雾村是一个平常的小村。村前的一展平坝,就是村民世世代代耕作的地方。地里种的,无非水稻、玉米之类的寻常作物。然而步入白雾村深处,就会发现这个地处云南东北部乌蒙山脉之中的村庄,有着不一般的历史。
 
明清时期,从东川矿区采下来的铜运到金沙江畔的象鼻岭,由马帮驮着去东川府换官牒。然后马帮沿昭通、大关、盐津进入四川宜宾,在泸州卸货。马帮的任务完成了,铜被装上小船,从川西坝子出三峡,到大运河口起碇。满载东川铜的大船北上至南京、天津,最后运抵京城由户部铸币,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滇铜京运”。距会泽县城不到三十公里的娜姑镇白雾村,便是万里京运第一站,明清时期独特“铜政文化”的典型样本。
普洱杂志
现今白雾村中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达3000余户,仍然保持着滇东北山区集镇古老的淳朴的风貌。地摊或者商铺里,卖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玩的用的。
 
曾经,这里既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开辟的“西南夷道”上的重要驿站,又是明清时期的万里京运第一站。明清时期,国库缺铜,而云南产铜量占全国的80%,而东川府(含会泽县和巧家厅)占全省的72%,东川府是滇铜最大的集散中心和铸币中心。东川府的铜,每年额定600万斤,运至京城供宝源、宝泉两局铸币,称为“京运”。“京运”之铜或先集散白雾,或通过白雾运到昭通,转往四川,最后由水路北上京城。南铜北运的京运古道,运距之长,运量之大,实属罕见,东川府的铜也因此成为明清两个封建王朝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普洱杂志
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一时之间,作为“京运”第一站的白雾村,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富商大贾、贩夫走卒和矿工匠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政府废内务府专人办铜,改令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八省督抚委员来会泽督办铜锭解京事宜。几年后,八省改由云南会泽督办铜运,造就了这个边远小县城的急速发展。
普洱杂志
据《娜姑文物志》载,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在白雾村这片土地上,垦农田、劝农耕、开山路、筑城墙、凿石洞、建寺观、办教育之风尤为盛行。久而久之,人们在此安居,于是便形成了今天的白雾村。那时,各省前来押运、采购铜的官员特使、商人等常驻于此,并建起了会馆、祠堂、庙宇等10余座,商号150余家。如今的白雾村,很多村民的家谱里,还明确记载着自己的祖籍,有的来自江西,有的来自湖南。而他们的祖上,多是明清时到白雾村来做买卖的商人。
 
白雾村因铜运而繁盛,如今走在白雾街上,人们根本不用去资料典籍里苦苦追寻这个昔日古集市的历史,一字街上那些鳞次栉比的会馆、寺庙、马店、青楼、驿站,便是最好的见证。这些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建筑,让我们仿佛又回到驼铃声声、商贾络绎的马帮时代。
普洱杂志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2015年7月刊
 
作者丨凹凸
 
作者:凹凸,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白雾村 普洱杂志 普洱茶

上一篇:暖暖说茶:如何形成普洱茶品鉴的良性逻辑?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