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生命中的诗意和美好
2022-08-04 21:14:21   作者:黎晓阳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关于这些生命中的诗意和美好,苏轼早已在千年前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而江晓英的梳理总结再次将厚实的气质和底蕴展示出来,值得我们一再回味,并努力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与东坡先生一样活

普洱杂志

关于苏轼的诗词和人生,早已获得了中外学者从各个角度的解读,从林语堂《苏东坡传》到叶嘉莹先生的《苏轼词新释辑评》,均有了详尽深邃的探寻。东坡居士诗词中的慷慨悲切与他面对生活时的豁达开阔看似大相径庭,实则有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的强力支撑。

青年作家江晓英所著的《最是人间真情味》,正是在梳理苏东坡人生历程的基础上,对他的诗文、情感、交际和艺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在书写的过程中,又倾注了诗意的情绪和表达,以及作为女性细腻而敏感的共情。如同诗经一般的系列标题浅淡诉说出苏东坡人生的波折坎坷,在四川眉山的幸福家庭和快乐成长,初始文字的启蒙学习,再到考取功名和勤勉从政,这样飘逸又不失温暖的文字,与苏轼前半生的平淡顺遂自然契合。读者也从优雅文字中,感知到了苏东坡家庭中幸福祥和的氛围,家人们高尚的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文艺气息,父亲的温和引导,兄弟二人的切磋比肩,甚至充满传奇色彩的苏小妹也加入了文学的创作和体验中。

普洱杂志

作者还专门书写了一位时常被忽视的人物,即苏东坡的母亲,这位程氏并没在文化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迹,但是读者在感受到一家人的文采飞扬之余,也能够感受到程氏在家庭背后提供的强大支撑,她如同一根“定海神针”,为苏家三父子在诗坛和官场上奔忙起伏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

温雅和煦的家庭氛围,为苏东坡之后的乐观也提供了积极的支撑。人生不可能避开苦难,当苏东坡在变法中经历挫折,最终因为“乌台诗案”被贬流放后,乐观态度支撑着他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而即便是在那些低沉的时光中,苏东坡也只用诗文倾吐自己的悲伤情绪,却把热情留给了他的工作,留给当地的民众,也留给了他的朋友和丰富的生活。

普洱杂志

书中专开篇章谈起苏轼的交友和生活态度,他豁达开朗、交游广阔,没有门户偏见,乐意去聆听和交流各种人文思想和艺术情思,在与朋友们高谈阔论、诗酒唱和的过程中,自身也将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才华和积淀。而在生活态度上,苏东坡更是开拓创新的行动派,无论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还是黄州的东坡肉和东坡居士,似乎不管人生给予什么,苏东坡总能寻找到自洽安然的应对方式,保持自我信念,以包容的心境面对不同风格和文化,而在细节上别出心裁,永远保持纯真和新鲜。

当然,这样的乐观并非没心没肺,大量流传至今的诗文作品已经足够证明苏轼的才情,与父亲兄长的深情厚谊,同佛印的佛偈趣事,还有对亡妻的深切悼念,都通过已成经典的诗文铭刻进了历史长河。这也是苏东坡留给世间最好的礼物。他的诗文之美,已无须在此妄谈,以免贻笑大方。那份坦荡情怀和质朴深情能令近千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沉吟感动,正是这些特质契合了人性深处的良善本能。他的东坡肉也充满了坦然面对逆境的坚强,以及永远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普洱杂志

关于这些生命中的诗意和美好,苏轼早已在千年前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而江晓英的梳理总结再次将厚实的气质和底蕴展示出来,值得我们一再回味,并努力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与东坡先生一样活得洒脱自在、诗意而从容。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9年8月刊

作者丨黎晓阳

作者:黎晓阳,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普洱杂志 普洱茶

上一篇:现在不买大益茶,难道你要等到翻了十倍再买吗?「涂涂说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