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进化论李扬:多样性与环境、社会和人类文明
2021-10-22 04:21:53   作者:茶叶进化论李扬   来源:茶叶进化论    浏览:

这篇文章我去年写过一版。由于比较应景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拿出来读了一遍,发现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于是调整后重新写了第二版。

茶叶进化论

作者按:这篇文章我去年写过一版。由于比较应景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拿出来读了一遍,发现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于是调整后重新写了第二版。

先介绍一本书,叫《文明与植物进化》。

这不算是一本科普书,更像一个教授在给研究生上课。比较难读,语法结构非常粗糙。一句话经常要看几遍才能懂。看书时我经常会想象出这种画面,一个中文不太利索的日本科学家,对着幻灯片一字一顿地念。

这真是阅读体验极其糟糕的一本书!即便如此,我也通读完了,因为它真的让我深受启发。

文明与植物进化

《文明与植物进化》(日)岩槻邦男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1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这是书里的一个段落:

有一片森林,由于人类在周边的开发,导致森林消失了。在这段时间里,这片土地里自然生发出来一种变异的草。

这种新的草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极其适应四周都是人造的独特环境。过了一段时间,人为开发停止,森林逐渐恢复。假设森林恢复了,这种新草就会灭绝。

问题来了:如果二选一,是让森林恢复?还是保留草?

您可以暂停阅读,思考您的答案。

这个问题我也在朋友圈发过,90%以上的反馈都是要恢复森林,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普遍有顺天应时的观念。

在真实的故事当中,人们最终的选择是什么呢?是草。理由是生物多样性。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每个支持多样性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我不一定全都赞同。有一些道德主义的观点很有趣,感受一下:

“这个东西就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产生的。它因你而生的,所以你要负责。”

我对生物多样性的态度是基于功利主义的——看它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

一个物种的成功,除了看它当下的物种总量而外,还要看这个物种分化出了多少亚种。当下分化出来的种越多,未来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从长时间的角度看,大环境会变化,单一物种体量不管多大,适应不了新环境,就只能灭绝;相反,如果物种群体很多样,环境变化以后,该类群体只要刚好有一两种基因突变体适应新环境,就可能生存下去。

种越多,包容的基因型越多,就越具备对抗不确定风险的能力,这就是多样性的意义。

对人类来说,我们为什么要保留生物多样性?因为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万一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这种独特生物对人类的生存有积极作用呢?假如我们现在不保留足够的多样性,将来就没有素材可用。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云抗10号——曾经很辉煌的产物。历史上有属于它的位置,可到了最近二十年,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我们习惯了高度精致的制茶方式,因此容易看不上集体时期重视产量的良种。

云抗十号

云抗十号

就像开头说的那株草。在文明前进的步伐中它诞生了,但是由于文明的持续前进,环境改变了,它又不受欢迎了。

应该怎么去看待它看呢?我们至少应该保留这个物种的存在。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需要尽可能地去保留最多样的可能。

而且,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多样性。这不单是科学家的事,物种只是多样性的一个方面,还有观念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等。

2、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看的话,我们经常会觉得当代环境里人的干扰太多了,这种环境是人为活动改变过的。

偶尔去到乡村,觉得乡村才是自然,其实乡村仍然经过人类的改造。我们今天感觉很自然的地方,往往都已经被人类改造过好几轮了,真正完全自然的地方几乎没有。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说要保护环境,是以什么尺度去保护?我们说要恢复生态,以什么尺度去恢复?是恢复到完全没有人为破坏、原始森林的样貌吗?还是说恢复到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那个度?

答案显而易见。根本不用想那种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因为人类做不到。现在看到的自然,都是人为参与过的自然。

最关键的是,人类难道脱离于自然之外吗?人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无法对立来看。

我记得土家野夫说过一句话:“人类从来没有保护自然,一直是自然在保护我们人类”。

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类把世界塑造成这个样子,本身也是自然往多样性演化的一个方向。我们考虑恢复生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呢?多样性。

茶叶进化论

3、生态环境的改变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从渔猎时代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文明,这个过程一直伴随着对生态的破坏。

细看文明发展史,会发现人类并不是因为坏而故意破坏自然,其实人类一直在努力保护自然。

在渔猎时代,一片土地只能够养活一个小部落的人。当小部落的人口增多之后,会发现这一片地的自然资源已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人了。

为了生存,人类就得更多地捕猎和采摘,于是破坏了周围的环境。随着破坏的持续,人类发现这种生活方式不可持续,被迫生出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原本要开发一大片森林才能养活的人,现在只要利用好一小块地、种好稻子就能养活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农耕文明不是对自然界的破坏,而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多人的生存权。

看到这个层面,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就不再是粗糙的对立了。

每一波人类文明的发生都是这个逻辑。农牧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继续增长,同样的土地依然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于是渐渐过渡到工商业文明阶段。

你在这儿专门种稻子,我在这儿专门织布,然后互相交换;我在这儿专门采矿,你在这儿专门养鱼,然后交换......也是以最小的环境损失代价,来换取最多人类的生存权。,就是工商业文明。

如果没有工商业文明,70亿人都在种田的话,地球是承载不了的。

文明形态都是以当下最少的破坏为代价,去换取最多人的生存权。

4、现代文明形态的危机

货币的意义在工商业文明中不断被强化,这引爆了现代文明危机。

货币出现的本质是为了商品交易的方便,货币不是问题,问题是现代人对待货币的价值观。

从某一时刻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追逐货币的保有量作为一种追求和乐趣。

一个人收藏任何一种实物,不管贪婪到何等程度,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人能够实际保有的数量都是有极限的。

可是货币,尤其是数字货币,它的增长只是数字的跳动。人一旦对这种东西产生贪欲,就可以无限增长。而赚到钱的根源,最终总是会追溯到人对于自然的索取。这种索取与对钱无尽的贪欲结合在一起,环境系统就面临崩溃了。

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怎么办?

或许有一个解法,钥匙就是多样性。货币保有量不是唯一追求,也不是统一追求,就像自然中的物种多样性一样,社会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也需要是多元化、多样性的。这种多样不是被迫分化形成,而是伴随着价值观的多样产生的。

这个时代需要一批人像尼采那样呐喊,呼唤出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延伸阅读:

熟茶发酵技术源流探讨——谨以此文纪念周勇先生

茶气新解——肠道菌群与熟茶养生

植物寓言:树想长大,水要供足

作者:茶叶进化论李扬,图文来源:茶叶进化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茶叶进化论李扬 茶叶进化论 生物多样性

上一篇:茶叶进化论:肠道菌群、膳食纤维与普洱熟茶的奥妙
下一篇: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一阶段:熟茶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