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进化论凤庆熟茶沙龙专场(二):凤庆制茶历史 2021-11-13 19:29:07 来源:茶叶进化论 浏览:
李扬老师可以给我们讲一下凤庆制茶史的变迁。上接《茶叶进化论凤庆熟茶沙龙专场(一):独属凤庆熟茶的年轮记忆》一文。
凤庆制茶历史
李扬:我先简单说一下,因为我们做茶是按照好茶的公式来做。其中品种是个关键,我们的茶是以品种来划分的。勐海大叶种做一个系列,勐库大叶种做一个系列。本来凤庆也可以算是勐库大叶种系列的,但是从良种分类来说凤庆大叶种是单列的一个国家级良种,和勐海大叶种和勐库大叶种是并列的。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要专门做一个凤庆的系列,而且凤庆茶确实比较合适入手,它性价比非常高。我们对茶料的要求是茶园要疏植,树要长成成熟型,海拔还要高,这些在凤庆都很容易做到。
由于历史原因,凤庆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处,随便找一个中型的茶厂说我看一下晒青毛料,拿过来一看,基本上工艺是符合我们要求的。
它不像是去易武、勐海那些初制所给你的茶各种工艺五花八门,低温长炒,各种焖黄等等,但凤庆不会。凤庆基本上都是一种标准工艺,按照50年代版《制茶学》那个工艺,到现在都没变。
所以凤庆有这一个好处就是工艺标准,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就是它没有被炒作过,没有被外来的市场思想影响过,它一直保留着以前的那个风格,可能是在滇红盛名的保护之下,没有受到市场那些东西的“侵蚀”。
我们翻历史,最早在凤庆倡导种茶的,是一个叫琦璘的人。琦璘你听他的名字应该是个满族,今天聊天也就不去详细的考证了,但是我记得好几年前我写滇红史的时候大概查过这些资料。关于琦璘有几个版本,有说好官有说贪官,不重要。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就是这个人发展了凤庆的茶业.
他当时引种了大量的勐库种。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去到凤庆看老茶园,问老人这是什么品种,当地的老人都会明确地告诉你这是勐库种。这个就比其它地方的茶农要厉害一点,他们是知道品种的。
实际上当地的品种分这么几大类。第一代叫勐库种,然后勐库种跟当地种杂交之后产生的第二代种子种出来的茶就叫“客子”。然后下一代还有“客孙”等等。这些全部混在一起,就叫凤庆大叶种群体种。
在滇红出现之前那个年代都是做绿茶,晒青毛茶。这个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有些台湾人就很喜欢凤庆茶,为什么呢?首先可能是这个地方确实便宜,然后是邓时海写过一个老庄号叫“福禄贡”。据他考证,这个“福禄贡”是凤庆茶,至于具体是不是那是另一回事,但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个问题我问了杨凯老师,本来想叫杨凯老师今天来说一下,结果他没空。他说福禄贡跟凤庆可能没什么关系。
虽然福禄贡可能不是凤庆的,但是凤庆还有很多其它老字号。比如说六大茶山公司现在有个品牌叫俊昌号,就是凤庆的老字号。
当时云南各地实际上都是做普洱茶的,直到后来出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二战,期间中国是一个参战国。当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沦陷,南方日军又在缅甸登陆,就导致普洱茶这个产品基本上散失了全部的市场。
中原没有市场了,南洋市场也受到站乱影响,就导致这个产品卖不出去,但是中原沦陷出现了一个代偿的效果,就是激活了云南的一些东西。当时全部的人才往西南汇聚,西南联大就是这个历史阶段的产物。除了著名的西南联大,当时来到云南的还有很多重要的工程师、专项技能人才,比如水利专家等等。制茶师也是,原本在安徽、浙江这一带的会做茶的技工都往云南汇聚。
祁红,当时已经很出名了,但是由于战争无法生产,导致中国的红茶就停止了。当时国民政府就考虑能不能在云南地区把红茶恢复,于是中茶公司就派专员来调查。当时认为比较适合做红茶的地方是勐海。于是范和钧就开始去筹建勐海茶厂,计划在勐海把中国的红茶做起来。后来这个厂刚建好日军就打过来了。
但是另外一条路,派冯绍裘往临沧那边走。本来是到处考察一下,最后是要让他去下关的。但是他去到凤庆之后发现凤庆这个地方茶太好了,就给中茶公司建议要不就在这建厂吧。那时候中茶公司的实际话事人叫缪云台,一个资本家,他就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就在凤庆建厂。
当时建厂这个故事就很有意思,主要是缺机器,缪云台说只要解决机器问题就支持建厂,冯绍裘就设计了“冯绍裘牌”的揉茶机和烘干机。拿去昆明麻园有个“裕云机器厂”做,也是缪云台的产业。然后凤庆茶厂就做起来了。
范和钧、冯绍裘这些民国时期的专家有什么特点?全是机械专家,因为当时的思潮就是这样。认为中国为什么落后?就是在工业技术上落后,所以中国要强大,这些人去留学学的就是工业技术。中国茶产业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手工的太多,小农经济比例太多,你要当专家就要有机械化工业化改造的能力,这是当时这批专家的特色。
全文阅读敬请点击《一场沙龙了解凤庆熟茶:绵延不绝的枣香,独属凤庆熟茶的年轮记忆》一文。
延伸阅读:
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二阶段:现代熟茶的命名
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三阶段:熟茶技术与审美的进化
图文来源:茶叶进化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上一篇:茶叶进化论凤庆熟茶沙龙专场(一):独属凤庆熟茶的年轮记忆
下一篇:茶叶进化论凤庆熟茶沙龙专场(三):品鉴90年代凤庆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