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专业毕业的她,却说自己是个「茶小白」 2019-12-20 15:54:45 来源:茶叶进化论 浏览:
原标题:茶学毕业的她,却说自己是个「茶小白」:所谓科学数据,究其本质只是方法之一
茶叶进化论是什么?每个人与茶的经历不同,意义和答案也就不同。记录、呈现,没有太多的加工,或许在茶叶进化论的学员们的故事中,你也会发现自己。
伍扬
伍扬:茶学专业的“茶小白”
“所谓科学数据,究其本质只是方法之一”
伍扬,年轻的90后,来自北方的茶学研究生。
三年前,因为对云南「茶人」生活的向往,而从工科转入了茶学专业。本篇是她的自述:
伍扬:
我是伍扬,一名茶学专业的「茶小白」。
四年前我来云南的时候,正准备考研,姑姑带我去雄达茶城找她的老朋友喝茶。作为一个接触茶甚少的北方人来说,我深深被当时的氛围吸引。
当时正值冬季,一群人围坐在小火炉旁烤火,吃着烧饵块,喝着茶,天南地北地聊天,好不快活!那一刻,我便决定,不妨做个「茶人」吧!
伍扬
之前的工科学习让我养成了「先打框架,后填骨肉」的学习方式,但在读研期间,因为同学大多数是茶学出身的,所以一些耳熟能详的茶叶知识,在我看来都是陌生而深奥的;加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深挖一个点,较少系统的培养,所以我一直很缺乏系统的茶叶知识体系。
读研期间,我的主攻课题是茶叶中蒽醌含量的影响因素。当时走访了云南四大茶区的一些初制所,调查当地的加工环境和加工习惯,自己也尝试着用小堆渥堆的方法发了一堆熟茶,来做蒽醌含量的变化曲线。
参与评茶员大赛的照片
正如李扬所说,茶学专业是一门围绕「茶多酚」展开的学科,所以茶叶进化论以糖苷类为主要角度的方式,让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能够更多元地去认识茶。
茶学专业更喜欢那些可以被量化的数据,对感官上的认知和训练少之又少。比如你告诉我这款茶有点涩,那么作为一个茶学专业的学生,我会告诉你,把你的茶叶拿过来,我来测一测它的茶多酚含量。
在茶叶进化论这里,教会了我如何去感知涩,让我辨别是哪种涩。更可贵的是,结合了江湖派和学术派的认知词汇,通过自己的体系,让我们知道了不同用词习惯的人群中,他们的感官评语是什么意思。
这次上课也让我明白了,所谓科学数据,究其本质只是方法之一,不是全部。人文、历史、社会等的研究也同样重要。
通过人文和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是如何演变、为何演变。这恰恰是我作为一个茶学理科生所缺失的,需要从头开始学习的领域。
毕业后,我曾有过四个半月的审评工作经验。那时公司的销量一直不太好,大环境都认为是营销模式出了问题,所有的人都把眼光放在了营销上,想着各种天花乱坠的模式和概念,而忽略了茶叶品质的改善。
审评工作
现在看来,营销固然重要,但茶叶品质才是一款产品的灵魂所在。一个负责任的普洱茶产品,不仅要想到现在,还要想到未来,能给予消费者一个20年的承诺。
学完茶叶进化论,更系统地了解到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后,我也意识到这些改善并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用心,就能做到。
图文来源:茶叶进化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