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14个名词,把茶喝明白「一如茶香专栏」 2020-11-07 21:18:31 作者:叶羽晴川 来源:一如茶香 浏览:
常用名词解析,精修班课程内容整理《四》
2020年8月21日
有一些定义,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
有一个定义的问题,或者叫定位的问题。这个茶叶我们怎么去定位,在我们泡茶的过程中是怎么去定位?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把我们泡茶的的过程定义为艺术创作的过程,那么茶叶是什么呢?
是你创作的原材料。同时你要知道它是制茶师的作品,这是制茶师最后呈现的作品,但是到我们手里就是原材料。
1、关于茶器
或者叫茶具,我们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最方便呈现这个茶最好味道的茶具。
比如经常有人问:绿茶用什么泡啊?这个茶用什么泡,那个茶用什么泡?
我们的回答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任何一种茶具可以泡任何茶。我们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最方便呈现这个茶最好味道的茶具,但是不要有一个死的定义,哪一个茶具一定要怎样用。
2、关于茶树分类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说,任何一棵茶树的叶子通过合适的的工艺,可以做成任何一种茶叶。当然茶树品种有适制性的问题,用这个品种做出来的某种茶好不好喝另当别论。
用黑茶工艺做出来就是黑茶,用红茶工艺做出来就是红茶,好不好喝这个另当别论。我们把这些基本的框架性的东西了解一下。每一个品种都可以做成任何茶,但是它有更适制的。我们这样提出来,大家会更清晰。
3、关于地域
它是影响茶叶内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大家逐渐的把这些概念理清楚了以后,你会越来越越清晰。
4、关于年份
如果没有品质的话,年份没有任何意义。就像说,1亿年的鹅卵石不会比一块儿刚刚烧制出来的水泥砖更值钱。对不对啊?
把这个弄清楚。所以在外面不要一提到多少年的茶就稀罕的不得了,对吧。就像今天我们喝50年代的绿茶一样,那就只是见识一下,年份在我们这儿也不重要。
5、关于分类
有一个人我们要记住,茶叶圈里的专家,陈椽教授。他在1978年提出来,以加工工艺分类,以颜色命名。
他的目的是什么?方便传播、推广。我们现在讲的分类是默认的六大茶类的分类。台湾那边有人按照发酵的程度来分类。从这个角度看,分类对于泡茶没有意义。
学生:那有什么对泡茶有意义?
叶:比如说我们了解一下揉捻度和浸出物的速度的关系。对吧,这个是可以的。
6、关于茶艺
涉茶表演艺术,就是涉及到茶的表演艺术,和泡好茶没有联系。但是它的审美分类,属于这个视觉审美的一个范畴。
7、关于茶道
茶道茶道,以茶为载道之器。应该是这么来理解。当然,目前大多数社会上讲的茶道,不客气地说,其实都是睁眼瞎。他们如果没有把这个东西理解进去,所有的道和艺都完全是把历史上文人墨客关于茶的理解,就直接拿来附会一下,就是他们所谓的“茶道”了。
我们说载道之器,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器物,也可以是一种行为,比如说表演。所以说载道之器是有可见和不可见的。把这个理解了才会知道老祖宗为什么不轻易提“道”,因为有的看不见。有些人看不见的,这个跟境界有关系。
就像我们一直举例子一样的,拿杯茶,但是我拿这么高,大家坐在那问这啥呀?这是个杯子!等你站高了往下看,这是一杯茶。或者我降低了,让你看到也知道这是一杯茶。就是这个道理。见得着就有道,见不着啥也没有。但是最有效的是,我就让你只谈这个杯子,或者就谈这个茶,就谈这个味道。就是我谈的味道也能够悟到,那么你就得到,没悟到,那就啥都不算,就好好喝茶就行。对大多数人都适合,不迷茫。这就是关于茶道的一个基础的理解。
好,以上就是:茶艺、茶道、年份、分类,这些东西我们清楚了啊!
8、关于茶修
还有动不动我们经常在外面提的茶修。“茶修”这句说法是不会挨打的,但这句话呢可能就会了。“修心”。心,你可以修吗?其实,形式也是可以修心的,但和泡好茶没关系。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把茶泡好了你还能修心。
9、关于审评
我们目前外面好多品茶方式其实用的是审评的那个理解。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和泡好茶没有关系。因为它的本意是要找出茶的差距,缺点,所以它进行的是茶叶的质检流程。大家把定义搞清楚了。
学生:您说质检的话,我们概念上理解质检其实是找缺点,那个喝茶的方式只是找缺点吗,他优点也能喝出来吧。
叶:也能喝出来,但是它冲泡就是以最大限度的把茶的缺点显现出来,我们可以说它的冲泡方式是恶意冲泡。
10、关于水温
水温越高内含物质浸出越快。这是个很简单的原理,不管什么茶,在相对一定环境之下就是这个原则。我们就讲水温越高水平越高,因为你要控制。
建盏这个我就不写了,那个其实是点茶的产物,好看多于好喝。
11、关于茶叶外形
外形好看的未必好喝,好喝的未必好看。茶叶的外形和口感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狮峰龙井多难看啊,老赵一收到狮峰龙井赶紧问一下,这是那个龙井吗?难看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大家把这些观念真正的掌握了,你们谁出去都是高手。
12、关于干净
这是一款合格茶品必然的品质。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可以炫耀的点,那个什么我们在外面喝茶那个茶多么干净什么的。如果你说这个茶干净没说别的,其实根本就没在夸这个茶。这只是一个基本合格的标准,根本不值得炫耀。
13、关于传统
我们一直在谈传统的就好,那么什么是传统?
我觉得在所有的解释里面,我对于传统的看法,没必要去特别把那些唐代的、宋代、明代的茶恢复成什么样,或者他们的喝法还原成什么样。那是彼时彼地的恰如其分,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之下做出了最优的选择而已。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一个什么样的泡茶方式?
如果说所有老的东西都应该去保留,那么我们就没必要用紫砂壶喝茶了,因为在明代以前,紫砂壶没有。如果说我们一定要保持前人的所谓传统就不能改变的话,那么我们到现在应该还喝着煎茶,或者煎茶之前的,直接拿个叶子放到锅里面煮,岂不是更传统呢?
时代是不断地在变化的。所以我觉得我自己总结这一句话:彼时彼地恰如其分的选择,我觉得还是特别的精辟。我们既不要去羡慕古人,也不要去担心后人,这是时代的流转。很多人说我们小时候滚铁环,我们有那么多自己的做的东西,好玩!现在都买个iPad,不好!那么再等20年,老一辈又说,你看我们小时候还有个iPad,你现在连个iPad都没有了!因为那时候大概在空中点几下就玩游戏了。规律是一样的,只是大家手里玩的不一样而已。就是彼时彼地恰如其份的事,不要特别去担心。
14、关于投茶量
量大则味浓,量少则味淡。道理其实大家都懂。灵活运用就好了。
作者简介:叶羽晴川,20年茶文化研究、传播。20余本茶书的作者。作品同时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出版。“茶,味觉的审美”、“泡茶,是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首倡者。认为泡好茶是有路径和方法的,对于泡茶过程中每一个器具的选择、每一个动作的选择对茶汤滋味的影响都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刻意和专业的练习,“泡好茶成为必然。泡坏了是意外。”在泡茶的过程中,通过对茶汤滋味的追求中实现点点滴滴的自我观察,修正自己,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个结果是自然而然实现的。泡茶和其他的艺术创作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创作过程中的情绪表达方式、以及最终结果的呈现也是一致的。因此,泡茶的过程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图文来源:一如茶香,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上一篇:四个阶段:在时间刻度上品味熟茶
下一篇:观点:发展当代茶艺需要融入茶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