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普洱茶的盛世危言
2022-02-16 17:13:32   作者:邓增永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普洱茶从2000年前后进入蓬勃发展期,经历了2007年的波折,如今又走过了十余个年头,然而,我们细细审视热闹的普洱茶市场中仍旧存在的一些潜藏的问题。

普洱杂志

普洱茶从2000年前后进入蓬勃发展期,经历了2007年的波折,如今又走过了十余个年头,然而,我们细细审视热闹的普洱茶市场中仍旧存在的一些潜藏的问题。

正如文中所言,普洱茶市场存在着“交易量大、存量巨大、产销失衡、投机成风、市场滞涨、年份茶芜杂”的现象,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仍旧存在或部分存在。而真正可持续稳步发展的市场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篇“旧文”中窥见一斑。

丨繁荣之下的可持续发展之忧丨

从最为简单的层面而言,一个产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产、销、存、消四方面保持动态平衡。若干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及时应对,则有可能累积转变为严重问题,甚至引发产业震荡;如若能够引起业界的重视和及时积极因应,则有可能促进产业再上新台阶。

1、堰塞湖现象必须重视和积极消解。

行业的巨大存量之下,实际上已形成性质不同的堰塞湖。有些企业与商家,一味鼓动客户与消费者收藏茶叶作为投资。普洱茶因其在合适条件下可长期存放的特性,自然会形成年份茶市场。长远而言,普洱茶市场将会形成由当年茶品和不同年份茶品有机组合并动态平衡的消费结构,因此并非所有的存量都会被视为是堰塞湖现象。但是,以下三点必须重视:

第一,年份茶市场的存量,也应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来考量其总量与结构的合理性,超出合理的总量与结构之下的存量,则有堰塞湖之忧。

第二,一部分品质平平乃至粗制滥造的存量茶,对于未来的市场而言,很大的可能也只是低端供给,或者增值有限,或者流通欠佳。

第三,对于那些现在已经被暴炒而已经失去实际的品饮竞争力和性价比较低的产品,实际上就是被炒家透支了未来。这种产品多了,堰塞的几率也就被加大了。

堰塞湖现象如果不能被重视和积极消解,那么势必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普洱杂志

2、炒作之风日盛。

销售不畅之时,大家都在寻求出路,但方向和力量要在正路上。持续不断的恶意炒作和不断凭空拉高,无非是在“博傻”和等待别人高位接盘;大部分接二连三高价拍卖,在当今阶段,除了给大众留下一个“高价”和“太贵”的印象后,意义也早已不大;所谓“千年古树、单株纯料”的概念,如果不能清楚说明其独特产品价值之所在,则脱不了炒作的嫌疑。如果只是出于营销推广或者间

或吸引一下眼球的角度偶尔为之,也是未尝不可,但以此作为长期圈钱之策,则对于行业而言有害无益。

普洱杂志

3、诚信经营堪忧。

如果你作为茶友,兴致高昂跑到茶农家里想要买大树茶,而当两筛子茶叶摆在你面前时,实际上可能在采摘时就已经大小茶树的叶子被混杂了;当你千里迢迢跟随某企业的茶山行,该企业信誓旦旦保证你某款产品就是百分之百的“古树茶”,而实际上在他们的原料收购环节就可能早已经沦陷;某些热门村寨的产品,则更是经常被周边数十公里范围“借名”,或者是被掺杂以其它产地的原料后仍然“绝对正宗”;各路大师和神仙,鼓舌摇唇口吐莲花讲述着一些虚无缥缈的故事,而最终只是瞄准着你的钱包;市场中的年份茶,则更是需要火眼金睛。诸如此类的现象频现,就是说明诚信经营到了必须由全行业重视的时候了。

普洱杂志

4、茶叶资源保护亟需重视。

一是茶山总体生态保护,二是独特资源尤其是古茶树资源的专项保护。云南茶区的总体生态条件优良,但破坏生态和茶树资源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毁林种茶、砍伐大茶树和过度采摘等等。生态与资源一旦被破坏,就往往不可逆转。虽然目前因为底子比较厚而相对程度不是很明显,但实际上有些地方的破坏现象还是很严重,亟需重视。对于特定稀缺资源,应考虑建立准入制度。

5、行业的总体规划与管理应加强。

目前的普洱茶国家标准所界定的产地范围,比传统普洱茶产地范围扩大了许多,这样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可以容纳许多人来生产、销售和推广普洱茶。但另一方面,广阔的产地范围,其产品特点和产制历史与传统存在明显不同,这就需要基于总体规划进行合理引导,而不是一味求同。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管理方面,要改变目前的重申请轻管理的状况——在这方面,不妨借鉴浙江省关于龙井茶的管理办法与措施。在产品的标准制定方面,不妨学习福建省同行在这方面的积极、主动与灵活。在产地推广方面,全国多地政府与协会都显得非常积极而且力度不小,这方面也是云南茶区需要加强的。虽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但毕竟有些事情是需要政府搭台、统筹或者推动的,企业无法替代。对于特定产区,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提供资金,建立种植加工与品牌示范区,进行系统打造。

普洱杂志

丨根本出路丨

目前的普洱茶产业,俨然盛世,但深藏忧患。笔者认为,根本出路无非在于品饮消费市场的稳步扩大,市场结构与秩序的合理营造与引导,以及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培育增量,消化存量,控制产量,优化藏量,则是须长期致力之处。

1、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第一,守住根本。消费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茶叶作为健康饮品,普洱茶因其独特工艺所对应的独特品质,云南茶区总体优良的茶山生态,普洱茶总体良好的性价比好(因为内质丰富而极为耐泡,每杯茶的品饮价值较高而品饮成本较低;包装成本占比与许多茶类相比都属于较低水平),共同形成了普洱茶的根本价值与核心竞争力,必须牢牢守住。

第二,大力推广。一方面,这需要各方协力,积极行动,不坐等,不坐享,持续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多竿齐下,各种方式积极运用、探索与尝试。

第三,不急功近利。立足诚信做好企业经营,耐心培育消费市场,着眼未来建立自身竞争能力。

需要随时牢记的是: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普洱杂志

2、合理引导收藏需求。

收藏需求,只是过程需求,最终着眼的还是品饮消费需求。收藏需求,可分为投资型收藏和爱好型收藏,而投资型收藏又可根据主体的同步而分为经营机构的大量收藏和发烧友或散户的中小量收藏。无论是哪一种收藏,最终都是指向未来的消费。无论是哪一种收藏,都需要合适的储存空间,以及专门的储存管理。这方面,需要合理引导,而不能一味出于自身目的而误导他人拿钱出来买茶放在库里,至于未来如何则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同时,从投资角度,一开始就要思考好大体的投资周期以及未来的出口路径或者回报方式,而不应盲目。

3、杜绝恶意炒作。

一方面,企业与商家须自律;另一方面,政府与协会可探讨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规范。

4、夯实产业基础。

在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茶园生态保护、古茶树资源保护、产制技术提升、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和可做,而这些方面的进步,都是产业基础的夯实。

普洱杂志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的盛世危言》

作者丨邓增永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7年5月刊

作者:邓增永,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邓增永 普洱茶 普洱杂志

上一篇:「胡冬财专栏」六山漫游、溯洄临沧、永德行(合集)
下一篇:王树文:“云南茶叶正史”的编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