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增全:发挥古茶树资源优势,引领云茶产业发展
2022-09-29 13:51:34   作者:陶燕蓝   来源: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    浏览:

作为世界茶叶的发祥地之一,这样罕见的古茶山、古茶林在云南还有很多。云南拥有着世界之最的茶资源以及世界之最的茶生态。

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

在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保存着一座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景迈山古茶园,是世界罕见的大面积栽培古茶林,是“人—茶—林”和谐共生体系的典型案例。

作为世界茶叶的发祥地之一,这样罕见的古茶山、古茶林在云南还有很多。云南拥有着世界之最的茶资源以及世界之最的茶生态。

世界之最的茶资源

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蓝增全8月5日在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2022第53次会员双月活动日活动暨“用好古茶树特色优势,促进云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介绍到,云南有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据可查资料显示,中国有古茶树5600多万株,约97%分布在云南。茶组(Sect.Thea)有12个种,除茶(Camellia sinensis)一种占据广阔分布区外,其余种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华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热带北缘地区,其中5室子房的较原始种类分布于云南东南部、中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向北演化为子房3室的种类。所有种都分布在中国,而云南拥有最多的种。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普洱澜沧邦崴过渡型大茶树和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三棵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类型齐全的古茶树就分布在云南。从叶型来看,云南具备“小—中—大—特大”所有叶型特征的茶树。

小叶

小叶

中叶

中叶

大叶

大叶

特大叶

特大叶

世界之最的茶生态

茶树原本是一种森林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固有的特征种类和重要组成分子之一。与壳斗科、木兰科、樟科、金缕梅科构成不同的群落类型。在稳定的群落结构中,茶树处在森林中、下层。如:云南镇沅、南涧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云南元阳厚轴茶(C.crassicolumna)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云南富源十八连山的大厂茶(C.tachangensis)处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云南勐海大理茶(C.taliensis)和云南麻栗坡广西茶(C.Kwangsiensis)常见于季风常绿阔叶林;广西十万大山防城茶(C.fangchengensis)和云南河口金平厚轴茶(C.crassicolumna)处于热带北缘季风雨林中,云南金平厚轴茶(C.crassicolumna)处在山地雨林中。

据已报道的数据显示,云南拥有88个野生茶树群落和120多个人工的古茶山或古茶林。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巴达大黑山野生茶树群落是目前所知大理茶(Camelliataliensis)在我国境内分布最南端的野生种群,位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云南普洱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下,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3266.1亩,胸径5cm以上的野生茶树470718株,标记野生大茶树(胸径≥30cm)3411株;云南临沧双江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是目前已知的海拔最高的大理茶野生种群,处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下。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巴达大黑山野生茶树群落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巴达大黑山野生茶树群落

云南普洱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

云南普洱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

云南临沧双江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

云南临沧双江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

人工森林古茶山、古茶林除了景迈山古茶园之外,还有困鹿山古茶园、贺开古茶园、南糯山古茶园、曼嘿古茶园、勐宋古茶园、蛮砖古茶园、天堂山森林茶园等。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园

困鹿山古茶园

困鹿山古茶园

贺开古茶园

贺开古茶园

南糯山古茶园

南糯山古茶园

曼嘿古茶园

曼嘿古茶园

勐宋古茶园

勐宋古茶园

蛮砖古茶园

蛮砖古茶园

天堂山森林茶园

天堂山森林茶园

最辉煌的古茶文化

云南不仅有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同时还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茶文化。蓝增全从澜沧江流域发达的史前文明、时间吻合、民族关联、语言证实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澜沧江流域的先民发现利用了茶,并通过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与世界连接,将民族的茶、小众的茶,传播到世界各地,提出了“澜沧江孕育茶文明”的观点。蓝增全还表示,占有世界90%以上的云南古茶树资源,富集于澜沧江流域,十九个世居民族的祖先,从神农时期就在这儿繁衍生息,发现利用了被称为“东方神秘树叶”的茶,由此翻开了人类发现利用茶的恢弘篇章。澜沧江流域所孕育的茶文化,是最辉煌的古茶文化。这一辉煌的古茶文化也表达了边疆与内地,边疆与游牧民族地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历史。

蓝增全建议云南应进一步摸清古茶树家底,利用丰富的茶资源构架支撑产业发展种源技术体系,同时利用好灿烂的古茶文化赋能产业。

来源: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通讯员:陶燕蓝

图文转自中茶普洱茶,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古茶树 云茶产业 云南古茶树

上一篇:何青元:云南省茶树资源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