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宗立派到细节为王,熟茶进入风格化时代
2019-10-01 01:21:53   作者:白马非马   来源:请上帝喝茶    浏览:

小堆熟茶的出现,让熟茶体系实现了对立的统一,深得马克思哲学之妙,也契合黑格尔辩证逻辑的“正反合”之道。
普洱茶摊晾
图为普洱茶摊晾。本图由云南文华工作室拍摄,第十一届勐海茶王节拍摄于大益庄园。
 

一个时代的降临,一般都会先跟你打声招呼……

就熟茶而言,近年盛行的各种流派之争,其实是熟茶风格化之先声!
 

这几年的高端熟茶热,让花精力去搞懂熟茶,做好熟茶,变得很有“钱”途。茶企茶人花在熟茶上的精力是以前的几何倍数,各种熟茶发酵模型的出现,就是这几年熟茶界经验的总结。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有幸参与了轻发酵(指发七成左右,而不是半生不熟的6.5成以下)、小堆发酵、慢养发酵等各种技术模型梳理与构建。需要说明的一点,现在熟茶已进入了特色化与风格化时代,每种发酵模型都有其优势与局限,企业根据产品研发需要确定发酵模型。百花齐放才是正道,而不是大堆踩小堆,小堆踩大堆,传统的说创新的乱搞,新派瞧不起遗老遗少……


这几年大道理大家搞得差不多了,技术与观念普及很快,熟茶界到了2019年已经没有太多秘密。只要你走进勐海这个普洱茶制造之都,什么样的熟茶都可以帮你做出来。

这表明熟茶2.0时代,即特色与风格化时代,已经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各种熟茶流派与明星茶企,将因此扬名立万……

宏大叙事的东西讲了几年,许多引领时代的技术与观念得到遍及。风格化的熟茶,由论道抢话语权,进入了通过程控技术管控品质的新阶段。以后会形成共识,好熟茶是抓各种细节,抓出来的……
 

熟茶发酵的门派之争,对整个产业是大好事,因为真理越辩越明。大堆一统天下,没有小堆横空出世来搅局,大堆的品质也不会像最近几年提升这么快。按以前的理念,大堆熟茶发酵得能喝就行。

小堆的出现,直指大堆的不太干净卫生,发酵过程腐败菌、杂菌多,用料一般来做宣传。这无疑触及了大堆的痛点,让其在这些细节上改进,让大堆熟茶进化升级。

世界是矛盾的,一言堂不好,小堆如同大堆的诤友,小堆与大堆,相爱相杀,如琢如磨,不断相互切磋着熟茶技艺之提升,从而迅速推动熟茶整体制造水平。

小堆熟茶的出现,让熟茶体系实现了对立的统一,深得马克思哲学之妙,也契合黑格尔辩证逻辑的“正反合”之道。

而大堆熟茶对小堆的质疑,也推动小堆之进步。做大堆的会说,小堆熟茶是“捂”出来的。小堆量小,难起温,做小堆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会把毛茶在发酵筐里压得很紧,通过紧压来起温。这在传统大堆派看来,就是“捂”。其认为,“捂”会影响品质。问题抛给小堆派,那小堆肯定也会钻研技艺,去解决因捂影响品质之问题,让毛茶在发酵时压得紧实,又不影响品质。
 

再说下轻发酵。估计轻发酵是熟茶界误解最深的东东。轻发酵有三个流派。一是针对发酵8.5成,甚至9成以上的重发酵,主张的轻发酵。这种轻发酵,其实是种适度偏轻发酵,即熟茶发到位,但不要熟,稍微轻一些。发到位,稍微轻一点,就是7成熟左右,6.5成到7.5成。

第一个流派可以叫,适度偏轻派。

第二个流派,是半生不熟派,主张发6.5成以下,发五六成,发三四成,甚至二三成的都有。半生不熟派,有个最大问题是,熟茶没有发酵到位,在后期干仓存放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我们说,发酵到7成左右的轻发酵,很适合干仓自然存放,放几年品质会变得很好。但半生不熟的轻发酵,并不适合干仓存放,而要进高温高湿仓继续深度转化。在过去,发酵三四成的茶往往进湿仓,去快速转化,许多是冒充老生茶。这种技术,现在还有一些人在做,许多老茶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我并不反对湿仓。在我的理解中,湿仓应该是一种不太成熟、品质有问题的技术仓。假设,高温高湿的技术仓,能改进湿仓的一些致命缺陷,放出来的茶不霉变,品质很好,何乐不为呢?半生不熟的茶+品质有保障的高温高湿技术仓,可能是半生不熟的轻发酵派之出路。

第三个轻发酵流派是,“生熟配”派。生料拼熟料,或者重发酵料、适度发酵料、轻发酵料、生料互拼,等等不一而足。
 

有朋友说,茶商们忙着:茶背后的技术。小罐茶忙着:茶前面的展示。不同的方向,结果,差别真大。

我回答道:能调配的资源不一样。小的靠技术创新,大的当摘桃派,比如复制大王腾讯。这就是为什么我更尊重中小茶企的原因。所以世界很不公平。小罐茶的熟茶,只需跟海湾合作就解决了供应链问题。其做的只是整合而已。小罐茶的展示,也是整合而来,整合各种专业机构与人才。

搞原创苦逼,用资本整合原创,牛逼。世界的真相很好玩!

这个话题就牵扯到产业开发的两种模式上。一个是细分领域的原创驱动,另一个资本化的系统集成驱动。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创新,其实是中小微企业完成的。因为他们弱,缺乏用资本来放大的力量,所以选择了创新来安身立命。他们的创新形成了行业共识,引发了消费潮流,就会引起各路资本关注,这就是创新的下半场,原创的东东被资本盯上,通过各路资源的系统集成,非主流的创新,变成社会的主旋律。

熟茶的风格化时代,也体现了中小微茶企率先搞原创,大企业跟进,做资本化的系统集成之趋势。

中小微企业,通过原创来开宗立派,将细分领域培育出来,大资本也会跟进,进行产业化的规模打造,将细分领域做大。

为什么要开宗立派?你是草根,不开创熟茶的各种流派,谁会认识你,或者不屑认识你。只有开创了熟茶的各种技术流,草根逆袭的机会才会变大……
 

以前喝熟茶没档次,上不了台面,所以喝熟茶不讲品味,属于牛饮的粗茶而已。高端熟茶的兴起,让喝熟茶进入了品鉴与审美,乃至社交、养生、修身养性之道,逼格一下子上来了,这时开发熟茶就要讲风格。

由品味,品格,上升到茶人的风骨,品牌的风格,产品的调调肯定不一样。有风骨的人,有卓识的见解,其肯定不做大众脸,要用匠心打造作品,让熟茶成为一种生活艺术。喝不同牌子的熟茶,体现不同的生活价值观。

既然是匠心制茶,用技术流开宗立派之后,就要低调做事,没必要把开山祖师天天挂在嘴巴上,而要用细节来体现匠人精神,用作品的表现张力来体现熟茶品牌风格。

风格化时代,由技术流派之争始,到了现在已经是细节为王。再过于强调,我是某某流派创始人,就变成唠叨让人烦的祥林嫂了。

因为消费者会说,你那么牛,拿你做的熟茶来喝一下。好喝才是硬道理。话语权可争一时,细节处理的用心处、高明处、格调处,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与共情,才是长久制胜之道。

睹风格而识熟茶品牌,这就是熟茶界的核心密码!
 

发酵之道论了几年,我已审美疲劳,熟茶的梳理暂时告个段落……

文/白马非马,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由作者授权“爱普茶网”发布。

热词搜索: 普洱茶 熟茶 熟茶发酵 茶企 小罐茶

上一篇:小议茶界写作的“道统合法性”
下一篇:古树茶的下半场:由竞价稀缺资源到产业化规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