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云南茶山茶树的等级划分,深度学习茶树与茶品质的关系
云南茶山的中的茶树,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长得并不一样。但经过这么几十年来的发展,茶行业已经把云南茶山茶树的等级划分出来了。
-
茶山记:明明可以量产,偏要极力打造发烧友的梦想
美好的东西需要等待,茶也一样。今年的茶品原料,正在进一步被挑选、研发和配制,以作出各具韵味的精品古树茶。今年的茶,无疑是值得期待的,爱茶人大可放松心情,静待惊喜的出现。
-
“勐库四觉”品鉴:以茶觉山,茶汤勾勒出的山峦壮阔
四觉四味,每一味都带我们走进一片林,奇妙的是,四味一气品完,零星闪烁的茶树汇集成一幅勐库群山延绵的画面,不由生出震撼和感动
-
帕沙中寨茶后开采:芒嘎拉古茶4月19日最新茶山资讯
18日上午11:15,帕沙茶后正式开采,8名熟练的采茶师傅同时进行采摘。下午13:30,采摘完毕,耗时约2小时15分,采摘鲜叶6 6公斤,合计干茶约1 7公斤。
-
2020年明泽茶仓茶山行: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脚步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贺开古茶园,徒步走在茶园中,满是茶叶的芬芳。深吸一口,沁人心脾。贺开也是每个茶人向往的地方,今年我们还有贺开和南糯山的预售,抓紧预定哦。
-
云南省长春茶季上山“找茶”又“找茬”
又是一年春茶季。近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赴普洱市、临沧市调研。这已是他连续四年在春茶季前后上茶山、访茶农、看茶企、谈茶业。
-
勐宋坝檬:山高锁不住,茶好名自传
大多数人对勐宋茶的的认知,始于三种茶:一是早已名声在外的那卡茶;二是勐宋最大最粗的保塘茶;三是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茶。
-
勐宋坝檬:山高锁不住,茶好名自传
大多数人对勐宋茶的的认知,始于三种茶:一是早已名声在外的那卡茶;二是勐宋最大最粗的保塘茶;三是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茶。
-
勐宋南本:海拔1920米的茶山上,有棵茶树叫“王子”
勐宋茶山,以集中连片的古茶园来分,小编选取7个典型山头,分别是保塘旧寨、保塘新寨、那卡、大安、南本、大曼吕、坝檬,简称“勐宋七寨”。本文介绍“保塘南本”。
-
深夜,一则茶故事
某日,吴君逡巡茶山,信步至古寺,遇禅师,品茶甚欢。谈及自己学茶访茶经历,颇有自得。禅师沉吟,请吴君次日来禅寺,同访菜农。
-
一片叶子,互相成就
六大茶山,规范生产、助力茶农,与政府合作,作为一个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和知名茶叶品牌,可以为一个更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发展做出贡献。
-
以告庄之行结束:茶人眼中的别样茶山
几天的茶山之行,除了身体疲惫之余,大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神经也处于紧绷状态,今天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我们稍作休息,开始告庄的一夜之行。
-
老班章「2019茶山行」
老班章古茶园生态环境有其先天的优势,与森林共生,树龄古老,全部为大叶种。茶树树干粗大,树龄和其生长的野生环境决定了老班章的茶叶,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强
-
「吃鸡饼2.0版」千呼万唤“鸡”出来,不抱琵琶不遮面
茶道中有句这样的话,“日日是好日”;我们如何摆脱“焦虑”的生活状态呢?暂且喝杯茶,通过这杯茶,或许,你就回到了生活最初的状态了。
-
云南寻茶路:安全篇「沧晓茶记」
蟒蛇虽然外表可怕,但是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据当地山民说,在茶树丛中有一种青色的小蛇你得多堤防,它不仅藏得深,而且毒更深,所幸此行没有遇到这种小毒物。
-
云南寻茶路:生态篇「沧晓茶记」
懂茶的人都知道,我国分为四大茶区:江北,江南,华南,西南。很不幸,西南产区的两个主要省份云南与贵州拖了经济的后腿。
-
曼扫的上午茶时光「勐海行纪之三」
我们是时间的客人,却忘记了时间这个主人的存在,过去、未来都没有了,一切只剩下了当下的一杯茶。
-
2019易武寻茶记:用脚步丈量茶山之薄荷塘「茶人清越寻茶记」
四驱皮卡颠簸+来回徒步6小时,终于到达茶人心中的圣地——薄荷塘。累吗?累!值吗?值!
-
课堂笔记:一个勐库茶山人的所见所闻
我自小生于茶山,长于茶山,生活之中随处可见茶,耳濡目染下我自以为对茶有基本上的了解。上过课的这几天却恍然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