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贡茶时代的绝响
中国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仅就普洱茶而言,作为贡茶,清代以前缺乏确凿可信的文献资料,清代之后,伴随封建王朝的终结,普洱作为贡茶亦成为时代的绝响。
-
马哲峰:寻源诰屏山,松溪问白茶
今春赴松溪访茶,拜访了当地两位获得南平市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的制茶人,龙源茶厂厂长谢荣富先生,湛峰茶业董事长陈国爱先生。拜访专家与产地考察,都让我们知悉:想要做一点好白
-
马哲峰:寻源太姥山,福鼎问白茶
时常会在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瀹一盏白茶,轻轻啜上一口,举头望东南,悠然向往海上仙都太姥山。饮茶思源,情系母树。福鼎寻茶,太姥山是个一定要去的所在,那里正是孕育了福鼎白茶的
-
马哲峰:寻源仙山岩,政和问白茶
年年春往东南来,心之所念的政和白茶,出自铁山村,源于仙山岩,承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灵气,年复一年,守候爱茶人的到来。
-
马哲峰:寻源太姥山,福鼎问白茶
时常会在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瀹一盏白茶,轻轻啜上一口,举头望东南,悠然向往海上仙都太姥山。饮茶思源,情系母树。福鼎寻茶,太姥山是个一定要去的所在,那里正是孕育了福鼎白茶的
-
马哲峰:百花潭寻茶记
在灿若星辰熠熠生辉的易武国有林古茶园中,百花潭的名字最叫人听闻之后不由生出千般爱怜。日思夜想的百花潭,是否如梦中所想,静水深流,落英缤纷,如同古树茶的世外桃源呢?
-
马哲峰:桐箐河寻茶记
总是在夜阑茶叙人散后,反复的追问自己:入云南茶山寻茶的日子里,有哪一种茶最是让人觉得喜悦与怅惘交织在一起,在心底深处逆流成河?我想,那一定是桐箐河。
-
马哲峰:哆依树寻茶记
易武,钟情于普洱的茶友们心目中的圣山。从初识普洱入易武正山寻茶,再到迷上普洱寻茶易武的村村寨寨,直到无可自拔的爱上普洱,深入秘境寻找钟情的国有林古树茶,那是独上高山望尽天
-
马哲峰:薄荷塘寻茶记
以茶为业,依茶为生的人,大扺要为了自己的一生所爱,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就像是钟爱普洱茶的人,一生中至少要有一次,深入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的最深处,去探访国有林的古茶园,
-
马哲峰:凤凰窝寻茶记
夜宿易武镇上的客栈,素爱清静,特意选了临山谷而立的那面客房。久居都市的喧嚣与繁华过后,难得在高山之颠的小镇上落脚,夜里有了最深沉的睡眠,梦里犹觉茶香幽。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马哲峰:茶坪寻茶记
回到易武街上,先行一步回来的晓雷,已经烧好了水,泡上茶,笑意盈盈的等候大家围坐茶叙。一盏热茶入喉,整个困顿的身心,仿佛都在刹那间舒展开来。
-
马哲峰:茶坪寻茶记
出行寻访小微产区国有林古茶园,充分周到的准备才是最应当上心的事宜,守兴昌号的掌门人陈晓雷,已经做了妥当的安排,只待艳阳高照,云开雾散后择吉时出行。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冷水河寻茶记
如果走刮风寨茶王树的方向到访冷水河,往返的路程要比这次更远,也艰险的多。让人忍不住丛生感叹:寻茶路远,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
马哲峰:冷水河寻茶记
号为普洱贡茶第一镇的易武,有清一代名播天下,京师尤重之。从遥远的西南边疆,到千里之外的京师,因为普洱茶,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藉由漫长的茶马古道,搭建起了经济、文化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易武国有林寻茶记
茶的外形朴拙,茶的汤色清澈,茶的滋味隽永,茶的香气清幽,茶的韵味悠长。那都是爱茶人永不停息追寻的梦想,那也是每个爱茶人乐享的苦乐年华。
-
马哲峰:易武国有林寻茶记
年复一年,行走茶山,韶华易逝,好茶难寻。问世间,有多少爱茶人,情不知所起,却为茶一往而情深。茶的外形朴拙,茶的汤色清澈,茶的滋味隽永,茶的香气清幽,茶的韵味悠长。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易武寻茶记
耳畔犹自回想起载我的那个瑶族年轻摩托车手的话:“薄荷塘,比去茶王树的路还更小更难走,要(骑车)技术好的才能带人去。”我暗暗寻思:似薄荷塘这般茶路,明年的春天,还有谁愿意与
-
马哲峰:易武寻茶记
易武,普洱茶友心目中的圣地,行走易武,常常会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友一张张的笑脸,那是夙愿得偿后的幸福与满足!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曼林寻茶记
年复一年,行走茶山,亲近自然,品味古茶。早晚迎接日出日落,夜晚邀陪疏星淡月。在这有缺憾的世间寻找刹那的完美,在这难以成就的人生中寻找点滴的收获。这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马哲峰:曼林寻茶记
心有所念,终有回响。经由益木堂主王子富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在2015年的11月下旬得以到访曼林,至此之后,每年春季前往古六大茶山访茶,曼林都是必定前往寻茶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