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与茶」鲁迅:离开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2004年,在广东大厦的场拍卖中,鲁迅收藏的宫廷茶膏拍出3克12000元的天价,鲁迅与茶的故事引发人关注。鲁迅日记里有茶膏记载,时间是1935年9月26日:“下午……莘农同来并赠普洱茶膏十枚。
-
复兴沙龙:这个春天,从香气开始,和世界建立美好关系
2月10日晚,茶业复兴第293期沙龙·茗师联萌读书会第5期的主题是“你会正确用香吗”,主讲嘉宾为《觉香:会思考的香气》一书的作者卓玛老师,主持人为茶业复兴出品人周重林。
-
茶业复兴周重林:坚贞不移是茶道文化尤为重要的特征
周重林,学者、作家。潜心研究茶学近20年,著有多部畅销茶学著作,代表作有《茶叶战争》、《茶之基本》,茶文入选全国高考,各地会考、联考。周重林长于把茶文化放入人类思想史中体察
-
大问题:茶与奶,谁更高级?「周重林茶业复兴」
南人不食奶浆,北人不饮茶,茶与奶浆,两种分布在华夏不同地域的饮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口感、品质,不只是在外形、味道的区别,它们的意象也截然不同。
-
地埂上的大茶树,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云南茶农的种茶密码
在近20年的普洱茶书写中,詹英佩是一位绕不过的重要作者,她长期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代表作有《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普洱茶原产地——
-
涂睿明《捡来的瓷器史》:被遗忘的元青花
涂睿明,著名瓷人、陶瓷艺术家、陶瓷文化研究者、作家、收藏家。长物居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景德镇瓷艺复兴,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美学,推动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化
-
云南红茶:开放才是未来「云南红茶百科全书」
今天,无论谁谈起红茶,总是会与精致的英式下午茶、优雅生活相联系,中国云南与红茶仿佛成为彼此绝缘的两个事物。
-
他从事普洱茶企业策划17年的经验总结,都浓缩在这篇文章里了
企业外脑方一知首次对外发布“普洱茶经营模型”,这是他从事普洱茶企业策划17年来的经验总结,对茶企经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
茶业复兴周重林:在昆明追寻钱穆与张充和的茶味
宜良好,好在有烤鸭。一入城,满城都是烤鸭招牌。宜良好,好在有宝洪茶。一入口,终生难忘。
-
没有一本书,可以把建水紫陶写得这么美
王迎新善画、能文、工于茶、精于器,有家学传统可承,有云南渊源可接,时逢茶文化大兴,有大为。
-
《云南红茶教科书》:原来云南红茶曾经在世界流行过啊
云南红茶与世界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红茶经由马帮、汽车、轮船一路奔波,从澜沧江边抵达泰晤士河畔,由此开启了云南红茶的全球化时代。
-
《普洱熟茶教科书》:千万人疑惑,新熟茶能不能喝?老熟茶能不能存?
“新熟茶不能喝,老熟茶不能存”我在无数场合都听过,相信你也并不陌生。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但它确实正在或已经影响着许多人对熟茶的认知。
-
王迎新最新著作《美器重光:云南紫陶记》
《茶业复兴》新媒体出版人周重林推荐语:茶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书本上的理论和对历史的挖掘,更在于对时代中茶叶审美体系的建立
-
《新茶路:在倚邦与革登之间》:曼松买茶记
2021年深圳秋季茶博会,周重林主编的《新茶路:在倚邦与革登之间》荣获“2021十大优质茶书榜单”。上月,这本书进入了“长安街读书会”的推荐榜单。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
-
《普洱熟茶教科书》:拼配,普洱熟茶的核心机密
普洱熟茶的拼配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不同季节原料的拼配、不同级别原料的拼配、不同年份原料的拼配以及不同产区原料的拼配等等。
-
勐昌號:首个践行COP15精神的普洱茶企,在上海外滩开了第一家体验店
今年11月,勐昌號在COP15大会举办地昆明发出“践行COP15精神,助力班章可持续发展”的强音,并推出勐昌班章新品。
-
2021茶行业观察:二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1年12月14日,停摆了近半年的茶业复兴沙龙重启,一场主题为“2021茶行业观察,2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沙龙在雄达茶城猫猫茶书馆举办。
中国茶业年度十大新闻 茶行业观察 茶行业大事记 2021-12-16 17:18:00
-
《云南红茶教科书》:什么?红茶也开始讲新老品种了?
滇红茶创制发展至今已80年,其立足根本的茶鲜叶,按树种和工艺不同可主要分为两类,老品种和新品种。新旧之争,常常是历史变迁的主要推动力量,滇红新老品种的交锋从未停歇。
-
《普洱熟茶教科书》:避开这5个误区,买熟茶少走弯路
在2008年版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中,普洱熟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和九级,级别数值越大则代表用料更粗老。
-
林超民:人走茶香入梦来
林超民,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巡视员。著作有《林超民文集》(四卷)《中国民族史》(三卷本)《唐
-
茶业复兴周重林:中国的鬼神多爱茶
陆羽搜集的饮茶故事,鬼神怪异事特别多。我们细读下这些故事,颇有深意。
-
彭桂萼:双江的茶业「1939年重要文献」
彭桂萼(1908-1952年),云南缅宁县(今临沧市临翔区)人,集教育工作者、诗人、学者三重身份于一身。本文原载《西南边疆》第5期,于1939年出版。作为民国时期记录云南地方茶业的重要文献
-
让茶这瓶高山好茶,都有哪些特点?
走遍中国高山茶园、历经2000+研发工时、100+次配方调整 为这瓶高山好茶,我们都做了什么?
-
周重林《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清饮与混饮,谁才是饮茶的主流?
周重林的书《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节选
-
老班章17号:继续上演疯狂,老班章再发酵1017公斤春茶
资深茶人,知茶堂主理人石磊高度评价老班章17号的高端熟茶,茶无疑是寻常生活中最能够承载与呈现美好的独特存在,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高品质好茶的追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