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进化论凤庆熟茶沙龙专场(二):凤庆制茶历史
由于历史原因,凤庆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处,随便找一个中型的茶厂说我看一下晒青毛料,拿过来一看,基本上工艺是符合我们要求的。
-
茶叶进化论凤庆熟茶沙龙专场(一):独属凤庆熟茶的年轮记忆
2020年10月31日茶叶进化论开展了第三期熟茶沙龙,这一次,我们聊一个特别的地方,凤庆。一谈到凤庆,可能茶友们最先想到的是红茶。
-
一场沙龙了解凤庆熟茶:绵延不绝的枣香,独属凤庆熟茶的年轮记忆
2020年10月31日茶叶进化论开展了第三期熟茶沙龙,这一次,我们聊一个特别的地方,凤庆。
-
茶叶进化论李扬:晒红与一般滇红有什么区别呢?
晒红与一般滇红有什么区别呢?请问李扬老师,晒红跟别的滇红有什么区别,它的存储时间是不是要比别的红茶存放时间长?
-
茶叶进化论:滇红的传承岁月,记忆中的滇红味道
凤庆滇红工艺,与一般工艺发展不同。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全国最出色的茶叶工程师都来到这里。1939年诞生之初,就达到了完满,并没有给后人留下改进的空间。
-
我们已经错过了红茶的世界话语权,还要错过发酵茶的世界话语权吗?
著名茶人邹家驹先生不止在一次演讲中提过这个概念:「我们已经错过了红茶的世界话语权,还要错过发酵茶的世界话语权吗?」
-
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四阶段:熟茶的品格
熟茶也可以用咖啡的方式理解,把烘焙度换成发酵度:轻发酵的酸度带来花果味,重发酵则使它深沉,木感尽显。而老派的茶人依然追求着那些经典味道,沉湎在那些过去的故事里。
-
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三阶段:熟茶技术与审美的进化
为什么近年名山头熟茶越来越多?熟茶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看待熟茶的态度也开始变化
-
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二阶段:现代熟茶的命名
1973年往往被业内人称为熟茶诞生年。那年发生了什么?熟茶工艺是保密技术?为什么有云南人不喝普洱茶的说法?……
-
熟茶的故事:观念、技术与审美的变迁|第一阶段:熟茶的前世
熟茶只是近几年的产物吗?古人不喝熟茶吗?有人说熟茶是1973年之后才产生的没有历史,真的吗?
-
茶叶进化论李扬:多样性与环境、社会和人类文明
这篇文章我去年写过一版。由于比较应景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拿出来读了一遍,发现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于是调整后重新写了第二版。
-
茶叶进化论:肠道菌群、膳食纤维与普洱熟茶的奥妙
活性足的古树熟茶,喝起来是余韵悠长、富节奏感、愉悦感强的。不只在于表层味觉感官上的刺激,更在于茶汤咽下后的余韵体验。
-
茶叶进化论李扬:熟茶发酵技术源流探讨。谨以此文纪念周勇先生
周勇先生是香港南天公司创始人周琮的亲弟弟,也是南天公司的重要参与人。是近代普洱茶历史重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
-
茶叶进化论:回溯7581背后的故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
7581是评鉴课程中的重要茶样,很多次的课程,当再次与学员们一同品鉴7581,我顺着大家的描述找了一些它的特点。
-
茶叶进化论:从“茶人相轻”开始,说一说茶人该如何沟通
在这个行业,或者说每一个茶城的小格子间里,都潜伏着大量“独孤求败”:满地都是傻逼,满眼都是烂茶,除了我家店里到处无茶可喝。
-
茶叶进化论:当我们在追老茶的时候,我们在追什么?
一款好茶,可以用理性知识去审视;一款好的老茶,可以让人忘记评判、打开你意识的深井。它的整体风韵,直击人本能。
-
如何泡原料细嫩的熟茶|泡茶方法论01
泡熟茶,基础操作无非还是对茶水比、水温、浸泡时间的控制。如何进阶?择水第一,选器第二,取茶第三。取茶,或者说是撬茶。如何理解?下文会用“如何冲泡原料细嫩的熟茶”来举例说明
-
如何冲泡龙珠:从点入手,瓦解内部!
泡龙珠,很容易。泡好龙珠,有些不容易。
-
茶叶进化论:熟茶能喝出品种?来自底层的“品种味”
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似乎有一个规律:讨论生茶的时候,更多的在讨论山头,这个茶是刮风寨的还是麻黑?但是在喝熟茶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讨论产区和发酵厂。
-
茶叶进化论:熟茶用户画像(修改版)
风格是香气,滋味,质地三个维度的综合。单从汤感的气质来说,熟茶有两种迥异的风格:以勐海种为代表的果冻感和以勐库种为代表的木质感。
-
饮茶笔记:让我们生起小火,煮一壶文山顶老茶头
文山顶老茶头的浓郁、香甜程度比之易武,当然不遑多让,只是风格比易武更清爽一些。茶汤入口,细细品味,圆融而包裹、细腻顺滑,软软绵绵,宛如丝绸,或者说就像是吃下了一大块蓬松的
-
茶叶进化论李扬:关于老茶头,你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
有可能是讲这句话的人接触到的发酵方法的原因。古树一般是小堆发酵,尤其一些很精贵的料可能在每次翻堆的时候都是手工解块,那么解的就比较细致,如果每次都解块及时的话确实长茶头的
-
冰岛茶为什么会比其他临沧茶好?「观念与事实的形成」
冰岛茶极高的市场价值有着摄人心魄的能力,品鉴者对冰岛茶作出评价时非常难以保证不变形。但这并非有什么不对,因为绝大部分人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前不可能分出90分茶和99分茶的高下。
-
第25期「茶叶进化论·高阶品鉴班」开始招生
24期课程在七月下旬的淅淅小雨中圆满结束,这也是茶叶进化论在老地方的最后一期课程。第25期课程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场地位于昆明市拾翠民艺公园,教室空间更大,也能够容纳更多
茶叶进化论 2021-07-28 16:23:44
-
为什么我的红茶叶底又红又绿,是拼配吗?
这款红茶叶底颜色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有青色的叶底呢?是不是由此判断,这款红茶是两种不同的料拼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