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熟茶发展史,源于1973「课堂笔记」
以后喝茶,不谈玄论道,我们来谈美。
-
普洱茶的断代:再谈历史认识「课堂笔记」
在李扬老师的分析看来,普洱茶根本不存在生熟之争,因为普洱茶本来就生熟皆有。
-
认识品种,茶叶风格的形成「课堂笔记」
品种这个词,云南茶很少涉及。不过,以乌龙茶为代表的闽台茶区,讲茶,必讲品种。凡农业,也必讲品种。市场上,多用临沧、易武、勐海三大茶区划分茶叶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谈山论寨。
-
学茶三年后,我才真正会喝普洱茶「课堂笔记」
学茶路漫漫,我还需继续探索,去感知茶叶本身所携带的活性物质,品鉴普洱茶身上所独具的美好。
-
活性怎么来?关键在原料与工艺「课堂笔记」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原理,在于微生物的转化。
-
课堂笔记:一个勐库茶山人的所见所闻
我自小生于茶山,长于茶山,生活之中随处可见茶,耳濡目染下我自以为对茶有基本上的了解。上过课的这几天却恍然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
课堂笔记:茶叶进化论到底讲了些什么?
普洱茶审美的核心是活性。活性,是指茶叶内含的能量物质,也就是糖苷类的多寡。为什么这个能量物质是核心?因为普洱茶后期转化主要依靠微生物的活动,糖苷类就是微生物的养分。
-
学院与江湖,对学院派知识的一些反思「李扬说茶」
江湖派知识最早贡献了“越陈越香”以及“茶气”两个大词。尤其是“越陈越香”使得普洱茶成为了一种可升值的投资品,这对于普洱茶的发展产生了迄今最重大的一次影响。
-
谁偷走了我的清凉感?新茶知识解读
为什么新茶清凉感明显,一年后却消失了?回答该问题所需知识点:1、清凉感产生的原因;2、存储中茶叶的变化;3、清凉感为什么变少了?
-
存茶,选择香气还是汤质?
香气高的茶和汤水厚的茶,谁更值得存?茶的香气和汤质属于风格,风格可以影响喜好,但不能代表品质。在越陈越香的语境下,判断是否值得存放需要看活性,也就是回甘、生津、体感的
-
你相信有老班章熟茶吗?
普洱茶熟茶审美需要形成,也正在形成。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今年你一定会见到越来越多的名山头熟茶。
-
茶叶中的烟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散逸的?
为什么我的茶一开始没有烟味,存了两三年就有了?回答该问题所需知识点:1、烟味的产生,2、香气散逸规律,3、为什么开始没有烟味而之后出现烟味。
-
雨水:这是一个不容易把茶泡好的节令「二十四节气」
东风既解冻,则散为雨水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茶叶进化论是什么?有人说是进入普洱茶世界的一把钥匙
茶叶进化论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各有不同的答案。每个人与茶叶的经历不同,对茶叶进化论的感受就不同。本文由一位曾经的普洱茶门外汉自述,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