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肖时英:把人生“种”在祖国的大地上
云茶的未来在哪里?是什么支撑着千亿云茶产业持续发展,向着两千亿的目标奋进?正是无数在茶科技战线上默默奋斗的人们的坚韧奉献,铸就了产业发展的根基。
云茶产业 千亿云茶产业 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 2022-08-22 21:47:18
-
肖时英老先生曾这样讲述“立体生态茶园”
1987年,肖时英和张木兰正式调入普洱茶树良种场工作,在这里,他们放开手脚做实事、搞科研、搞创新,选育出云瑰、云梅、矮丰、雪芽100号、短节白毫5个无性系茶树良种,分别荣获省市科学
-
采访富华公司张勤民,揭秘绀青大蓝印和90年代定制山头茶的真相
一次偶然的机会,喝到一款号称“90年代定制的山头茶”,它优良的仓储,厚重的汤感,绵长的陈韵,恰到好处的转化和强劲的茶气深深地迷住了我。
-
兴海牌401班章孔雀普洱茶怎么样,哪里购买,多少钱一饼?
兴海牌2004年401批班章孔雀饼(班章乔木生态贡饼)即将售罄,现剩余数提茶品可供龑王家新老朋友体验,还未选购的新老朋友,还望早点入手。
-
方一知:中华茶叶大融合,后发酵茶正当时(四)
话说《中华茶叶大融合,后发酵茶正当时》第三篇,讲到白茶、黑茶、白+黑茶,突出中国茶的两个色调一白一黑,然后从茶叶营销的角度,用色彩这把刀,切割了白茶,切割了黑茶
-
方一知:中华茶叶大融合,后发酵茶正当时(三)
由安溪铁观音,至武夷岩茶,再到福鼎白茶、正和白茶,一直落点福建白茶、中国白茶,福建茶人为茶界树立了品类创新的标杆,市场拓展的典范,闯出了一条地方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发
-
普洱杂志:明朝,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时代
从优异的生长环境,到雨露的滋养,到阳光的雕刻,到加工成型后柔美或硬朗的线条,到生命的转化,再到口腔里释放的滋味,普洱茶集大美之成于一体,最终全部释放在一杯浅浅的茶汤中……
-
“二舅的茶叶”难卖,是整个茶产业的悲哀!
不管如何争议,不能忽略的事实是——二舅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有天赋但命运多舛的符号。茶产业,有很多类似的“二舅”。
-
讲好普洱茶故事:邓时海著《普洱茶》重读
当下茶书出版事业方兴未艾,尤以普洱茶类图书最为引人瞩目。仅以笔者个人的收藏来看,逾六千册茶书中,普洱茶类图书多达上千册。若论其中影响最大者,非邓时海著《普洱茶》一书莫属。
-
国茶红利2.0:从品类创新到系统创新「白马非马专栏」
许多茶企偏重于品类创新,对系统创新重视不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品类很难出现革命性的重大突破,茶企做大做强要靠系统创新。
-
文山茶散记:“喝一小罐茶,值得九斤盐”
朱美予《中国茶业》中广南县20世纪20年代茶产量。20世纪30年代,广南县茶产量约为470担,文山县100担。
-
中华茶叶大融合,后发酵茶正当时(二)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烟酒茶”,一片树叶,历经岁月洗礼,跨越浩渺时空,向您讲述有关茶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后发酵茶。
-
如何穿越周期:身处茶市逆境,我们该如何扭转命运航向「涂涂说茶」
在大周期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在身处茶市行情极度低迷时,每一秒的时间都成为度日如年的煎熬。很多人没有经过2008年第一轮周期,很多人没有经过2015年第二轮周期,终于在第三
-
普洱杂志:老茶很有趣,介入需谨慎
根据多年普洱从业经历,我觉得普洱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块:老茶、新茶、中生代茶和熟茶,其中虽然熟茶贯穿老中新三代茶,但我仍然觉得可以把它单列一项好好研究,这是后话。
-
易武新盛利号的故事
易武普洱茶的历史上,群星云集般的众多茶号,有些茶号如同行星般熠熠生辉,有些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时过境迁,曾经的茶号,无论是声名显赫,抑或是默默无闻,都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
-
红印归来,传奇依旧:历史上“红印”背后的云南茶业
作为“印级茶时代”的经典产品,中茶公司自2015年来,一直致力于重塑经典,复刻升级。2022年中茶大红印-尊享版,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呈现经典品质,延续印级风采。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蛮砖会馆功德碑记》背后的故事
关键时刻,题写“功德碑记”四字的张汉,以及为“功德碑记”作序的罗凤彩,他们落款所署官衔起到了索引的作用。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我们在《石屏县志》中找到了答案。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易武庆春号的故事
易武普洱茶号的历史上,留下了石屏籍茶商深刻的烙印。在众多的普洱茶号中,庆春号创办人许飏鹍在民国易武的历史上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章节,留下了既慷慨悲凉,又哀婉动人的故事。
-
茶业营销究竟怎么做?茶叶未来不在智能,而在良知「谢付亮专栏」
我经常讲,茶商必须把挣钱当作顺带的结果,不要刻意追求规模,不要刻意追求产量,而是要刻意追求:做一杯自己敢天天喝的茶,做一杯老百姓喝起来压力不大的茶。这才是中国茶产业的根本
-
普洱杂志:百年沱茶源流考
1902年,在云南省大理县和凤仪县交界的下关,喜洲商人严子珍、杨鸿春与江西商人彭永昌三个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成立一个贸易商号
-
普洱杂志:大理,云南茶文化的中心
丁谓是谁?熟悉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北宋初年的一位著名宰相。古人为官,能得“相位”,可谓“位极人臣”,已经达到做官的最高境界,丁谓高踞大宋相位七年,可称为人中龙凤,令人
-
普洱杂志:丁谓,宋代茶学的先驱(上)
丁谓是谁?熟悉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北宋初年的一位著名宰相。古人为官,能得“相位”,可谓“位极人臣”,已经达到做官的最高境界,丁谓高踞大宋相位七年,可称为人中龙凤,令人
-
黄丕峰专栏:解码临沧“大勐麻茶区”(五)
元末明初,地处茶马古道中心地带的大勐麻茶区,已是南来北往的大马帮交汇之地。
-
杜国楹:金融or消费,两种普洱茶的关系和发展
正如杜国楹在文中提到的,他自创立小罐茶起,“一直在观察不同的茶、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行业。我也在思考跟咖啡、红酒相比,跟其他消费品相比,茶可以借鉴什么?
-
普洱杂志:普洱茶是否走在“快消”的路上?
茶可以做成快消品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从新茶饮的火爆就可见一斑。但对传统茶企来说,将茶做成快消品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