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国义说88青的香港故事
2020年9月15日,“八八方砖”新品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这是陈国义亲制的一款希冀延续“八八青饼”传奇的全新力作。新品发布会后陈先生再次走访了云南几大茶区,在6天后做客《普洱》杂志编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清代倚邦与易武土司的名分与地位
一部六大茶山的历史,半部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历史舞台上,历代倚邦土司、易武土司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两大家族的荣辱悲欢,一种茶的兴衰起伏,命运将其紧密相连,共同书写出不朽的传
-
头目视角:清代六大茶山族群变迁史考【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有清一代,六大茶山地方社会,土官、客商、夷民等五方杂处,衣食仰给茶山。各色人等宛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共同演绎出普洱茶命运交响曲。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大倚邦传奇》新书答谢会圆满成功
二〇二四年六月十五日,《大倚邦传奇》新书出版答谢会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如期举行。
-
陈国义特立独行的“茶艺乐园”
陈国义,广东汕头人,2岁随父母移民香港,十几岁就出来“揾食”(广东话,工作、讨生活)。筚路蓝缕,艰辛创业,20世纪70年代,不到30岁的他,做到英国高质石油产品ROCOL公司
-
《大倚邦传奇》:象明四大茶山的最佳打开方式
在撰写《大倚邦传奇》的时候,采用了读者最容易理解,最感兴趣的一种书写方式,那就是象明四大茶山的导览图。当您走进茶山的村村寨寨,置身于历史的河流中,您就会切身感受到生生不息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倚邦《保全碑》背后的故事
庚子年春天的茶山,比起往年寥落的多。外来客商少了,自然而然会影响春茶销售。另一方面,更让人心忧的是连年干旱,比起去年更为酷烈,春茶减产已是定局。
-
金石留声:清代六山茶史上的士绅【马哲峰】
在“走夷方,上茶山”的历史潮流中,活跃着士绅阶层成员的身影,他们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精英,解读铭刻在碑刻文物上的文字记载,透过他们的视角
-
普洱史话:从茶山到六大茶山
普洱茶原产地六大茶山的命运起伏,同车里宣慰司的主权归属与行政划分紧紧缠绕在一起,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演绎出跌宕起伏的历史话剧。
-
普洱六大茶山史上的石屏商帮与关帝崇祀习俗
普洱茶史上,石屏商帮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其于关帝崇祀习俗之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我们不断攀爬梳理文献的记载,并循着石屏商帮的足迹去探寻,其深潜于历史河流中的故事
-
马哲峰:清代六大茶山会馆史略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易武土司地,它的行政辖区与现在勐腊县易武镇基本一致,包含早期被称作漫撒茶山,后期被称作易武茶山的全部地域。
-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大倚邦传奇背后的故事
历经三年的艰苦磨砺,《大倚邦传奇》终于面世了。行知茶文化丛书第六册《大倚邦传奇》,副书名为《从倚邦到象明:四座古茶山的前世今生》。
-
普洱杂志:六大茶山,演变寻踪
1661年,吴三桂将普洱一带,一半划归车里,一半划归元江,编普洱、思茅、普藤、茶山、孟养、猛煖、猛捧、猛臈、猛歇、猛万、猛乌、乌得、整董等十三处隶元江府。
-
三步卖光你的茶|俞惠星
《片茶不留》明确告诉茶商,茶叶畅销要做三件事:“出众”,“一分钟”让茶叶人见人爱;努力“出名”,“一分钱”让茶叶名扬天下;精心“出谋”,“一开口”让卖茶绝对成交。
-
白马非马专栏:浅谈普洱茶“超值消费”的兴起
普洱茶在未来几年将进入新型的消费升级通道:学费茶→品质茶→品牌茶(超值消费驱动)
-
段兆顺:起起落落间,古六山的荣光
六大茶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普洱茶界比较认可的观点,大致是易武、倚邦、蛮砖、革登、莽枝和攸乐。除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管辖外,其他5座均隶属勐腊县,其中倚邦、
-
普洱杂志:茶中之茶,普洱茶
20世纪40年代成书的《新撰云南通志:物产考·茶》有云:“普洱茶之名,在华茶中,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可比”。
-
张理珉:普洱茶可以长期保存但有最佳品饮期
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期”是多少年?这与地域、贮存方法、条件差异,及各人要求不一样,答案会有很大差异。我个人认为应以饮用时,普洱茶冲泡后的品质来判断:
-
普洱杂志:后发酵茶及发酵原理
高照: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云茶科技及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4届第5届常务理事及新一届专家理事,《云南普洱茶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任云南省政府,农业
-
普洱杂志:“88青”,我的真名叫7542
“88青”,就是7542没错。7542是当年用于出口的一款云南青饼茶的唛号。那个年代,普洱茶是没有生茶、熟茶之分的,“普洱茶”是特指渥堆发酵的熟茶,而生茶统一称为“云南青”。
-
如何看待“八中”版面的普洱茶?
当“八中”版面的普洱茶进入你的视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对于我个人来说,脑海会出现两个字“老茶”,因为基于这个版面的正规大厂茶,2003年之后基本就不再使用了。
-
普洱杂志:古茶园,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云南,一块被大自然眷顾的土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有远古地质变化产生的高山纵谷,山系河流纵横分布。优越的地理环境让云南成为了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
-
普洱杂志:风云际会的标号级时代
普洱茶的精彩与好玩,不仅在于口腔味蓄层面,还因为时间,时间不仅赋予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还因为普洱茶在时间维度的不断延展,与不断参与其间的人一起,交织着无数值得玩味的故事,
-
方一知:广西归来话六堡
2024年1月19日,企业外脑方一知从山东坐飞机飞往七彩云南,第二天早晨坐高铁至广西首府南宁,参加著名作家童团结老师和曾艳老师合著的《中国六堡茶大全》发布会。
-
2008-2014:国标立、山头起,大叶种价值再发现(上)
山头古树茶在普洱茶的行业中逐渐构筑出普洱茶的新生态,成为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绿色食品的追求,对良好生态环境和魅力大自然的向往,都在此间找到了答案。